肖复兴《借书记》.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4635701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肖复兴《借书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肖复兴《借书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肖复兴《借书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肖复兴《借书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肖复兴《借书记》.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教案 教师姓名 崔维达 科 目 语文 授课班级 日 期 课 题借书记课 时2课时课 程 目 标教 学 目 标1. 了解作者及文革的时代背景。2. 掌握生字词,流利并有感情地熟读课文。3. 概括文章大意,体味作者情感。4. 勾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语句,简要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教学重点概括文章大意,体味作者情感。核心问题文中有多处直接抒写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请你找出来,圈画、批注,说一说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突破问题勾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语句,简要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教 学 方 法朗读、交流教 学 用 具多媒体课件课 型阅读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2、思 第 页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意图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一、导入二、通读全文了解大意。三、精读课文,体味情感(1、 作者介绍肖复兴,1947年生,中国著名作家,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2、 写作背景:文革时期。3、他曾说过:书不再是安身立命的功名之事,而是一种惯性的生活和心灵的轨迹。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着肖复兴,去体验一下他那记忆犹新的借书往事。1、 解决生字梦魇、簇拥、急遽、震撼殆尽、汲取、怯懦、绽开氤氲、矗立、契诃夫2、 积累词语断简残章、劫后余生、

3、如胶似漆、柳暗花明3、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紧扣题目思考: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请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标题就是本文内容的概括,抓住“借”字)3、 文中的第一段,作者说有一段“纠缠、无法抹去”的梦魇,你能来说说这是什么经历吗?(文革时期,烧书)4、 文章的题目是借书记但为何先写烧书,再写借书?表现作者对书的强烈热爱之情。纵使深处艰难的时代背景,依然渴望读书。也更能表现出高老师对我的恩情可贵。5、 文中有多处直接抒写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请你找出来,圈画、批注,说一说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示例:“因为拥有他们,那个冬天不再寒冷,那个春天尤其芬芳。”作者在读书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开阔

4、了视野,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冷的冬天和芬芳的春天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充实美好的感受。勾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语句,简要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三、展示人物性格。四、推动情节的发展。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示例:“那一天春天甬道两旁的杨柳枝条吐出的新绿那么清新,让人难忘”这句话渲染了美好愉悦的气氛,烘托了作者幸福快乐的心情。在高老师的帮助下,作者读到了很多书,并从中收获到了宝贵的文化知识与丰富的生命体验,使得他的内心格外的开阔与满足。六、作家积累。学生畅所欲言,讲述自己借书的经历小组互动,解决生字词简练概括。根据原文分析。做批注,每人至少三处。分享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