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463108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后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读后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读后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读后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后感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后感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解析“写读后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教学,在五年级的习作教学中是一个起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为完成本次习作学写读后感,我特意从课外选择李佳星同学的习作为范文,将“学写读后感”的作前指导课与作后讲评课,视为一个整体。通过一篇初稿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点可以出现在文章的不同位置,读后感的行文结构不是单一的,但总的可以引议联结为框架结构,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同时拓宽了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的写作思路,学生完成的初稿中能明确自己的感受点,并呈现出了多个角度,但不能将感受写具体,没有说服力。通过阅读初稿中的片段,感受到结合原文中的关键词句不要生硬地转述,可以对感受深的语句产生联想,自然

2、流露自己的想法。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这层面意义来看,写“读后感”就要做到努力为学生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为学生搭建一个轻松快乐的习作框架结构,减少学生写作烦恼,降低习作难度,让学生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点”,联系实际抒写自己的感受,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内容,采用框架结构,自主表达,表现情意性、自主性。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方法,了解写读后感的好处,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2领会本次的写作要求,指导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能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真实

3、感受和见解,并能自拟题目。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例文,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抒真情讲实话,自由表达,写出真实的感受和见解。课前准备1. 教学课件2. 作文稿纸3. 教学例文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同学们,最近老师和几个朋友一起聊天,他们说自己的孩子已经上六年级了,想让我给他们的孩子推荐些书,我想,这个问题还需要大家给我帮忙,大家愿意吗?2.今天,我们就给他们推荐一些好书,让他们听了你的推荐,也能产生读这本书的欲望。同学们最近都读了哪些书?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交流后,教师总结:介绍时,除了要把这本书精彩的内容告诉大家,还要说出自己阅读后产生的感受和见解

4、,这样才能使别人喜欢上这本书,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后感。下面我们以小作家刘佳星的(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为例来看一下读书感的具体写法。下面大家先来回忆一下这篇文章。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设计简析:通过创设让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这一情境,能有效唤起学生的回忆,激起学生的表达交流的愿望,使他们能主动投入到交流活动中去,这也是对学生作前准备情况的检查,又自然地过渡到习作指导的下一个环节。)二、阅读例文,感悟写法1. 播放介绍圆明园毁灭的录音。(出示课件)2.张佳星同学读了圆明园的毁灭后心潮澎湃,写了一篇读后感,也激发了我们读一读这本书的欲望,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写的。学生读例文。3. 读了张佳星

5、同学的这篇读后感,大家想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写读后感呢?四人小组交流。4.学生交流。5.教师小结:我们写读后感一般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写:(1)引,引出所读的书或文章,简要地叙述原书或原文的内容。例如像张佳星同学写的这篇文章就是这样的,先简要地引出自己所读的书以及内容。(2)议,对这本书或文章中印象深刻的人或事等内容进行议论。例如张佳星同学的这篇读后感的第二自然段就是议论,是对海伦凯勒以及她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行了议论。(3)联,联系生活实际或在书籍、电视等媒体上看到的人和事来谈感想。例如张佳星同学的这篇读后感的第三自然段就是联系,他由失明失聪的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联想到了我们应该

6、怎样去珍惜每一天。(4)结,用一两句精要的话总结自己想要阐明的感想或见解。例如这篇文章最后用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一段话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了总结,进一步地阐明了自己要表达的感想见解。相机板书引议联结读了什么,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感悟。对全文做一个深度的总结,升华主题。以上是我们写读后感的一般方法,但这也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读后感。也就是一点一点、一句一句或一段一段地引用叙述,然后分别谈自己的看法体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想体会才是最最关键的。6 .写读后感应该注意什么?根据以往

7、的经验来看,同学们写读后感一般会犯三大毛病:(1)复述原文。所谓复述原文就是大量地复述原文的内容,使得读成了重点,而感成了次要内容。(2)感想杂多。所写感想内容多而零碎,没抓住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来写。(3)感想空洞。说大话,空话,不切合实际,甚至还有说假话,无病呻吟。(设计简析:根据学生的习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习例文,明白习作要点,让学生下笔时既有章可循,又能有选择地借鉴,学到写作方法。)三、动笔成文,相机辅导1.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仓库,搜寻一下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抓住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并给它拟个题目。可以像张佳星同学们那样拟题目:从想到,也可以是:读有感,还可以起正

8、副标题,正标题的内容往往是自己要表达的观点见解,副标题就是读有感,或从想到等,例如有一个同学的读后感的标题是这样的:做一个不屈不挠的人-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2.学生尝试习作,教师巡视,相机辅导。 四、指生读习作,投影出示,师生共同评议。(好与差各一篇)提出评点要求:(1) 是否有读有感,以感为主? (2) 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3) 是否联系实际? (4) 还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鉴、学习?(多发现优点)(整体评价) 五、侧重一个方面重点评,优点与不足,作出评价,提出修改意见。六、师生小结。师:同学们,我们在一起来回忆一下读后感的结构?生:引议联结。教师再次强调读后感的结构,领悟读后感的写作技巧

9、,激发学生的写作及修改习作的兴趣,再次自我完善习作。七、展示典型习作(投影出示原先评改的两篇习作,看是否改好。)八、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引议联结扼要概括“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展开联想,联系社会或自己的生活抒发感受。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要与开头照应,或者归纳出结论性意见,或强调某一观点,或发出号召精彩片段一上课,我与学生通过回答形式温习了关于读后感写作的一些基础知识。 师:“什么是读后感?” 生:“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人们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把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成文章,就

10、是读后感。” 师:“回答完全正确。请问,读后感的写作要求有哪几个方面?” 生:“理解原文,抓住要点,谈最深的感受。” 生:“尽量概括地简要地叙述原文,重点要放在谈感想上。” 生:“要联系实际,要有感而发。” 生:“要适当应用引证法、例证法、对比等方法来论述中心论点。” 师:“同学们关于读后感写作的基本知识可以说是掌握得比较全面了,那么写读后感的基本模式是怎样的呢?” 第一步是“引”,这部分要概述材料,引出观点; 第二步是“析”,这是分析原文谈感想,进行初步论证; 第三步是“联”,这是重头戏,联系实际,生发开去,在论证感想,深入论证; 第四步是“结”这部分主要是得出结论,重申观点,照应开头。 那

11、么,怎样写好读后感呢? 首先读懂原文,抓住文章的内容。 提供材料指导审题、立意、构思。(出示投影) 教学反思今天,我给同学们讲授如何写读后感。此节习作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掌握写读后感的结构和技巧,运用读后感这一读写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读写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写好读后感呢? 要写好读后感,关键在于把握好“读”与“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结合实际,写出真情实“感”。在教学中,我发现了学生写读后感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第一、“读”和“感”分离。有些同学写读后感,只写“读”而不写“感”,成了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的“内容简介”。也有同学写读后感,只写“感”而不写“读”,成

12、为无根底的随意而发的感慨。 第二、“读”和“感”在读后感之中两分天下,这也是不对的。前边的“读”实际上是写文章内容简介,后边发一通感慨。 第三、不会结合实际,感想很空泛。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做了如下的指导: 一、精心细读课文。 首先要指导学生用心地“读”,理解地“读”,有情感地“读”。没有这样的“读”,不可能有“感”。 二、要选好“感点”。 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点很多,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感点”。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一篇文章,给学生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或者说学生从中得到的体会不止一个。面对众多的感点,我们必须指导学

13、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感点,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不可面面俱到。 三、联系实际谈感受。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或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于是激发了“感”。首先,是联系个人实际。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没有情感的读后感苍白无力,有情感的读后感才能感染人。用作品上的人物、事迹观点,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人物言行,这样的读后感才是有价值的读后感,这样的读后感才是真实感想。 总之,写读后感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可以先叙述文章内容,后集中谈体会,这种写法适于只谈一点体会。还可以边叙边谈体会,“读”和“感”交叉写,这种写法可以谈几点体会。不离开文章的内容,要真切联系自己的实际抒发感想,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就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