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0-10.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4627357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0-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0-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0-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0-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0-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0-10.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班级 姓名 得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5分) 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5分) 稍逊( ) 丝缕( ) 禁锢( ) 滞( )留 喑( )哑 田p( ) su( )衣 闪shu( ) 油go( ) mng( )胧2、填空:(14分) 莫道不消魂,_ ,_ 。 _ ,虫声新透绿窗纱。 3池上碧苔三四点,_ 。4_ ,客行悲故乡。5望长城内外,_ ;大河上下,_ 。6酒困路长惟欲睡,_ 。7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诗句“_,_ ”表明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 8水浒又称_,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_ 。作者是_,_ (朝代)人。9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

2、项是 ( ) ( 2分)A有条不紊 粗制烂造 惊心动魄 燥动不安 B坦荡如砥 慷慨解囊 鹤立鸡群 义愤填鹰 C富丽堂皇 忍俊不惊 凶神恶煞 南辕北澈 D深恶痛绝 与日俱增 骇人听闻 略胜一筹 10下边不是病句的一项( )( 2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11仿写:(5分) 如果说生命是一本书,那么时间则是一支笔,书写着人生;如果说生命是_,_,_;如果说生命是一

3、条长河,那么时间则是涌动的波涛,推动着人生。 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 ,_ _。 12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_。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它仅仅是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 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13用“如果如果”或者“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期盼。(5分) 二

4、、阅读答题(45分) (一)沁园春 雪 毛泽东 (19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誓比高。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沁园春”是 ,“风骚”原指 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上阕的表达方式是 ,下阕则主要是 。(5分) 2、“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的节奏是( )(3分)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惜秦

5、皇汉武”中的“惜”意思是( )(2分) A爱惜、惜别 B可惜、惋惜 C叹惜、痛惜 D珍惜、过去 4、加线句运用的修辞是( )(2分) A夸张、排比、比喻 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 D比喻、夸张、借代 5、“望”和“惜”各贯穿到词中的哪一句?( )(2分) A长城内外 秦皇汉武 B原驰蜡象 成吉思汗 C大河上下 唐宗宋祖 D欲与天公誓比高 只识弯弓射大雕 6、表现全词主旨的一项是( )(2分)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江山如此多娇 C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在词结构上的作用各是什么? (3分)(二) 傅雷家

6、书(节选)(14分)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没有谁可诉苦。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对平衡,不至于受伤害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在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生也有很大帮助。这次

7、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舞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地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以客观的现实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

8、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8、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段主要内容(20字左右)(4分)9、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4分)10、文中加线句有什么作用?(2分) 11、你从这段话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三)读书养气写作 (12分) 人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 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

9、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补充先天不足,避免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邪气,戾气,迂腐之气,狭隘之气,也可以养。因此,在读书时,要吸取_,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所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人们平时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

10、的体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愈文风如潮,柳宗元文凤如泉,欧阳修文风如澜,苏轼文风如海,就是指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渗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宜言”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读书少的人,自身气弱,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成为死读书的“两脚书橱”,作文时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读书多的人,自身气足,学养丰富,不仅读书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人虽有先天的禀赋、

11、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出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多久,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了。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12、联系上下文,在第段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2分) 吸取_,剔除糟粕。 13、第段中加点词“气”具体指的是 。 (2分)14、第段画线句运用了_和_的修辞方法。(2分)15、作者在文中对学生的读书提出了 _和 _的要求。(2分) 16、第段中说:“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

12、,吸收了文章的气。”请你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 三、写作:(40分) 题目:渴望得到_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以记叙为主,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九上(一)答案: 一、1、xn l g zh yn 圃 蓑 烁 膏 朦 2、B 3、D 4、C 5、似曾相识燕归来 蓬莱文章建安骨 五十弦翻塞外声 月有阴晴圆缺 留取丹心照汗青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B 7、;。 8(略) 二、(一)9、词牌名 诗经 离骚 写景抒情 议论抒情 10、A 11、B 12、C 13、D 14、D 15、“江山”句承上,“引”句启下。 (二)16、抒发作者对勇敢、乐观和自信的赞美。 17、“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18、寄予了要勇敢面对生活,乐观对待人生。 19、拟人化的手法,雨是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形象。20、台湾 郑愁予 郑文韬 2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三)22、精华 23、精神力量 24、排比 比喻(后两空答案略,作者名与篇品必须对应,否则不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