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症识别培训课件

上传人:1396****413 文档编号:554616731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5.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症识别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症识别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症识别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症识别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症识别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症识别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症识别培训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 登革热疫情登革热疫情 截止2017年8月份杭州市那边出现大概一百多例时登革热病例,未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越南卫生部在8月15日公布的消息,今年越南已发现8万多例登革热病例,其中24人死亡,远高于去年同期数据。近期若有计划前往南亚国家和地区旅游的市民,应避开疫情严重地区。l2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一)传染源一)传染源: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 :白纹伊蚊、埃及伊蚊等白纹伊蚊、埃及伊蚊等(三)易感人群(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

2、免疫力,但对异型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l3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主要传播媒介主要传播媒介l埃及伊蚊埃及伊蚊lAedes aegypti l白蚊伊蚊白蚊伊蚊lAedes albopictusl4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非重症

3、感染及重症感染等。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l5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一)急性发热期(一)急性发热期 急性起病,首发高热,畏寒,24h内体温可达40。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皮疹:于病程第36天出现充血性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出血倾向:如皮下出血、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及束臂试验阳性等。l6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

4、识别l7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l8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l9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 (二)极期(二)极期 极期出现在疾病的第38天。部分患者高热持续不缓解,或退热后病情加重,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等重症预警指征,往往提示极期的开始。可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明显的血浆渗漏,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等。具有极期的少数患者发展为重症登革热。l10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 (二)极期(二)极期 在血浆渗漏发生前,患者常常表现为进行性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计数迅速降低。不同患者血浆渗漏

5、的程度差别很大,如球结膜水肿、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水和休克等。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部分病例发生皮下血肿、消化道大出血、阴道出血、颅内出血、咯血、肉眼血尿等严重出血。l11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l12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 (三)恢复期(三)恢复期 极期后的23天,患者病情好转,胃肠道症状减轻,进入恢复期。部分患者可见针尖样出血点,下肢多见,可有皮肤瘙痒。白细胞计数开始上升,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多数患者表现为普通登革热,仅有急性发热期和恢复期。l13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0 1 2 3 4

6、 5 6 7 8 9 1040发病天数体温临床表现出血休克器官损害血浆渗漏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压积血清学和病毒学IgM/IgG病毒血症期发热期极期恢复期病程3836热退期双峰热l14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 重症病例重症病例的的高危人群高危人群1.老人或婴幼儿;2.伴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慢阻肺、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者;3.二次感染患者;4.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5.孕妇。l15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 重症病例的临床预警指征重症病例的临床预警指征1.退热后病情恶化;2.腹部剧痛;3.持续呕吐;4.血浆渗漏表

7、现;5.嗜睡,烦躁;6.明显出血倾向;7.肝肿大 2 cm;8.少尿。l16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 重症病例的实验室预警指征重症病例的实验室预警指征1.血小板快速下降(低于血小板快速下降(低于5 5万);万);2.2.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HCTHCT)升高(升高(20%)20%)。l17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WBC减少,早期开始下降,第45天降至最低点,以中性粒细胞下降为主。多数病例PLT减少,最低可降至5 x 109/L以下。2.尿常规:可见少量蛋白、红细胞等,可有管型出现。3.生化检查:ALT/A

8、ST轻中度升高,少数总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乳酸脱氢酶升高,部分患者心肌酶、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l18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 CT或胸片可发现一侧或双侧胸水,部分患者有间质性肺炎表现。B超可见肝脾肿大,重症患者还可表现胆囊壁增厚,并出现心包、腹腔和盆腔积液表现。CT和MRI可发现脑水肿、颅内出血、皮下组织渗出等。l19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 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 急性发热期可应用登革抗原(NS1)检测及病毒核酸检测进行早期诊断,有条件进行病毒分离。急性期IgM阳性,或IgM/IgG阴转阳可临床诊

9、断 恢复期IgG较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可确诊;有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尽快检测,无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留取标本送指定机构检测。l20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 登革热患者实验室诊断时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IgMIgG(初次感染)发病天数发病天数抗原NS1检测 病毒培养或核酸检测IgG(二次感染)l21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诊诊 断断 u流行病学资料:居住或来自疫区,蚊叮咬史;u临床表现: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u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u病原学检测阳性:NS1及病毒核酸、IgM/G抗体等u排除其他

10、诊断l22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诊断分类诊断分类 疑似诊断疑似诊断:流行病学史,典型症状及体征,流行病学史,典型症状及体征,WBCWBC或或PLTPLT减少等减少等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疑似病例:疑似病例+IgM+IgM抗体阳性。抗体阳性。实验室确诊实验室确诊:疑似或临床诊断患者加上以下之一:疑似或临床诊断患者加上以下之一:急性期登革病毒急性期登革病毒NS1,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恢复期或恢复期IgGIgG抗体倍以上升高等。抗体倍以上升高等。l23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 重症登革热的诊断重症登革热的诊断 登革热患者有下列情况

11、之一者:1.严重出血包括皮下血肿、呕血、黑便、阴道流血、肉眼血尿、颅内出血等;2.休克;3.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肝脏损伤(ALT和/或AST 1000 IU/L)、ARDS、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脑病(脑炎、脑膜脑炎)等。l24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治疗原则及措施治疗原则及措施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治疗措施:治疗措施:支持及对症治疗。支持及对症治疗。抗休克治疗抗休克治疗 并发症治疗并发症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中医辨证治疗l25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登革热的临床处理方案

12、登革热的临床处理方案第一步 综合评估:1.1.病史包括症状、流行病学、过去史和家族史病史包括症状、流行病学、过去史和家族史 2.2.体格检查:全身体检和意识状态评估体格检查:全身体检和意识状态评估 3.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特异性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特异性检查 第二步第二步 诊断,病程和病情严重性评估诊断,病程和病情严重性评估:第三步第三步 处理处理:1.1.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 2.2.根据临床表现和其它情况分组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和其它情况分组治疗:A A 居家治疗居家治疗 B B 住院治疗住院治疗 C C 紧急处理和尽快转诊紧急处理和尽快转诊 l26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

13、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一般治疗:一般治疗:1.1.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卧床休息,清淡饮食;2.2.防蚊隔离至退热及症状缓解;防蚊隔离至退热及症状缓解;3.3.监测神志、生命体征、尿量,血小板,红细胞压积监测神志、生命体征、尿量,血小板,红细胞压积等;等;对症治疗:对症治疗:1.退热:物理降温为主,高热用扑热息痛,慎用阿司匹林 2.补液:口服补液为主,汤或果汁,慎用碳酸饮料;3.镇静止痛:可给与安定、颅痛定等处理。门诊及急诊病人,应每天观察病情、口服补液量和液门诊及急诊病人,应每天观察病情、口服补液量和液体丢失量、尿量及出血、血常规等。发现症状无改善或体丢

14、失量、尿量及出血、血常规等。发现症状无改善或热退后恶化、明显出血、少尿、气短等应立即住院。热退后恶化、明显出血、少尿、气短等应立即住院。l27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重症登革热的治疗重症登革热的治疗 1.1.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及综合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及综合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2.2.动态监测神志、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尿量、动态监测神志、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尿量、血小板及电解质等。对出现严重血浆渗漏、休克、血小板及电解质等。对出现严重血浆渗漏、休克、ARDSARDS、严、严重出血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重出血或其他重要脏

15、器功能障碍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3.3.补液原则是在维持良好的组织器官灌注。补液原则是在维持良好的组织器官灌注。可给于晶体液,严重者应及时补充白蛋白等胶体液。可给于晶体液,严重者应及时补充白蛋白等胶体液。l28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 重症登革热重症登革热病例病例分析分析 病例一 患者张某,女,43岁,农民工,既往体健。因“反复发热6天,阴道出血1天”于2014.9.4入院。入院时神志清,阴道出血、肝功能明显损伤,血小板低下,PLT 17*10E9/L。入院后12小时出现休克表现,意识丧失、无尿、全身明显瘀斑,血压60/30mmHg,考虑低血容量性休克,转ICU治疗。

16、转入后在24小时内出现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持续昏迷、DIC、肝功能衰竭、乳酸酸中毒等6个器官或系统功能衰竭及严重内环境紊乱。给予CRRT、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容量复苏、抗感染、输注血制品等治疗措施,患者于昏迷8天后神志转清,拔除气管插管。l29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 病例一实验室检测结果病例一实验室检测结果 2014-9-8 WBC 32.72*10E9/L,HB 55G/L,PLT 17*10E9/L。9-8 BNP 6840pg/ml,CK 3405U/L,AST 10387U/L,LDH 9621U/L。肌红蛋白 519ng/ml,肌钙蛋白0.248ng/m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T波倒置。肾功能2014-9-5至今无尿,持续CRRT治疗。l30l登革热早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期诊断及重症识别症识别 诊断及转归诊断及转归 肝功能 2014-9-12 总胆红素 800umol/L。凝血功能 2014-9-8 PT 57秒 PTA 11.53%APTT120秒 D二聚体20000。CT 2014-9-10 颅内未见明显异常,双肺多发感染,少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