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461380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重庆市北碚田家炳中学 成萍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预防传染病一节是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学习传染病的基础知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都很浓、热情较高,且思维活跃、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强,并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协作学习习惯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本节课内容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且近几年中各种新旧传染病此起彼伏,艾滋病、非典、肝炎等的猖獗引起了人们的极度关注。学生对传染病的相关知识知道的很少,故有强烈

2、的求知欲。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传染病的特点、认识病原体。2.列举常见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能力目标:利用各种方式展开调查,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和展示自我的能力,学会判断、筛选、分析、归纳传染病及预防的信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养成关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2、 在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学会分工、合作,培养集体协作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四、教学方法谈话法 讨论法 讲授法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真实情景再现导入新课

3、播放录相片段师总结:认识传染病,预防传染病,我们迫在眉睫,责无旁贷。观看录相资料。谈感受:1、病症2、危害3、类型4、特点等 直入主题试听刺激,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出示学习目标PPT展示学习目标并作简单讲述(出示PPT第4页)观看、听讲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方向,有目的。探究主题一:传染病的概念1)调查2)病原体的概念调查学生对疾病类型的基本认识情况(出示PPT第4页)1、生活中你们得过哪些传染病?2、你怎么认为这些病是传染病呢?(出示PPT第5、6页)学生积极思考,多名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为课堂新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对一些传染病的病因进行分析、讨论而总结出病原体的概念。学会判

4、断、筛选、分析、整理传染病及预防的信息。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中来。直观展示图片,使学生从认识具体的生物种类迁移到概念的总结。3)传染病的定义、特点1)展示各种病原体的图片。2)引导学生根据致病的病原体的不同,对传染病进行分类3)展示病原体概念1) 学生给出传染病的定义2) 学生分析传染病的定义而说出传染病的特点。病原体种类繁多,多是我们看不到的,一些很具代表性的图片让学生很是惊奇,学生兴趣一直很高。会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究主题二: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2)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1)播放学生患流感的视频想一想: 生活中如何预防流感?引导学生思考“感

5、冒如何在教室内传播的”并利用谈话法逐步揭示传染病是如何流行的。1) 观看视频2) 思考老师的提问3) 积极发言4) 分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得出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概念。1)学生发言2)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措施,总结出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一般措施。3)形成概念: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一环节,既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利用谈话法,与学生一问一答,问答丝丝入扣,与学生分外融洽,在不知不觉间突破重难点。探究主题三:认识常见的传染病1)出示表格,提出学生讨论的问题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10-1113)老师在学生发言时适时引导点

6、拨。1)小组讨论2)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探讨常见的几种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的知识点。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回顾学习目标梳理知识线索达标训练出示达标训练题根据自己的理解,正确解答习题。检测目标达成度七、板书设计13-2 预防传染病一、传染病概述 1、 传染病的概念: 2、传染病的特点:流行性 传染性 3、 病原体概念: ( 包括:细菌 病毒 真菌 病毒 寄生虫等)二、传染病流行和预防 传染源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预防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三、认识几种传染病 八、

7、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一节课是讲不完新课内容的。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案,我在一节课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教学效果显著。 我认为本节课教学亮点有以下几点:一、真实情景再现导入新课: 以一段有关“H1N1流感”视频导入新课,学生看得真确,听得明白,在回答问题时,很快就引出传染病这个话题。引入直入主题,试听刺激,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二、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简单阐述,看起来好像耽误了两三分钟的时间,但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方向性,目的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线索清晰,新知学习由三个探究

8、主题构成: 1、传染病的概念2、传染病的流行与预防 3、认识常见的传染病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小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探讨常见的几种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在不知不觉间突破了重难点。 四、目标达成度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会判断、筛选、分析、整理信息;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养成关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所以圆满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我反思了课堂教学,发现其优点及不足如下:优点: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双主共学”理念,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切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层次展开教学,教学目标明确

9、,重难点突出,导学得法,教学思路清晰,语言精练。 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度很高,让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在学习中不断去体验,这让他们感到了学习的快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不足:由于教学内容较多,没有给学生留下更充足的时间自我学习。我认为进行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本着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的,然而若要真正落实下去,一堂课的时间会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所以很多时候不得不占用本应属于学生进行活动的时间。努力方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更多地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发展,更严密地组织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个细节,处理好每一个环节,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打造“双主共学”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