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大山深处的坚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4604775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大山深处的坚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xx年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大山深处的坚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xx年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大山深处的坚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xx年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大山深处的坚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xx年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大山深处的坚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大山深处的坚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大山深处的坚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年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大山深处的坚守”撰写人:_日 期:_xx年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大山深处的坚守”曾老师,男,1954年xx月出生,xx县xx中心小学xx小学一级教师。xx年省优秀教师,xx年省师德标兵。他坚守在xx西部乡镇最偏远的山村35年,潜心钻研教材教法,探索出“以大带小、动静搭配”的教学模式,学校教学成绩连续12年获得片区第一名。为了改善简陋的办学条件,他多方奔走,争取到专项拨款和社会捐资400多万元,使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每逢刮风下雨,他都要亲自护送学生上学,确保学生安全。他坚持走访困难学生,拿出自己的微薄工资资助他们,至今仍在帮

2、助10名学生。他关爱留守儿童,与学生同吃同住,悉心照顾他们的生活,赢得乡民的认可。xx年,福建日报对他的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进行宣传报道,被评为漳州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大山深处的坚守曾老师同志先进事迹曾老师,男,1954年xx月生,汉族,xx县xx乡xx村人。1977年xx月当民办教师,1985年xx月转为公办教师,xx年xx月任xx小学校长,xx年xx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小学一级教师。1977年xx月起到xx小学任教,坚守山区教育工作岗位三十余年,做出突出成绩。xx年xx月被省人事厅、教育厅授予“福建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xx年被省教育工委、教育厅、省总工会评为“福建省师德标兵”,被漳州市精

3、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xx年xx月初省委书记书记孙春兰特地批示:曾老师的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可进一步广泛宣传。同年xx月xx日福建日报刊登大山深处三十五年的良心坚守,宣传他无私奉献精神,被漳州市推选为最美乡村教师候选人,曾到县、市进行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演讲,十月份当选福建省第九届党代会代。xx年xx月漳州市教育工委推荐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候选人。xx自然村位于福建xx西部的偏远的大芹山脚下,是xx乡最偏远的小山村,距乡镇13公里,与下寨镇、国强乡、九峰镇毗邻。这里山高路陡,交通十分不便。xx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学生来自九峰镇三坑村,国强乡新建村、三五村、下岩村,下寨镇联

4、荣村,本乡顶寨村、下石村、xx村等八个行政村。现在校生184人,7个教学班,10位教师。其中寄宿生94人。一、心系教育,无怨无悔破烂不堪的宗祠当教室,坑坑洼洼的黄泥地面,几十张歪歪斜斜的课桌,一块自制斑驳陆离的黑板1977年曾老师老师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始了教师生涯,自从22岁担任民办教师开始,他就一心扑在教育教学上。扎根山区初小、小学,除了要忍受孤独寂寞,还要忍受常人难于想象的艰辛。曾老师家住半山腰的打铁曾小组,从家里到学校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习,他每天早上6点出发,踩着坎坷的山路,翻山越岭,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从不落下一节课,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责任感支撑着他,白天在初

5、小上课,晚上,还在夜校上扫盲班,多年的艰辛,他毫无怨言。二、勇挑重担,绘蓝图由于xx自然村地处偏远山区,交通等不便,令许多老师望而生畏,校长、教师也像走马观花般频繁更换,再加上校舍陈旧,教育教学质量长期处在学区后列。开家长会,家长都不来学校,甚至很多家长都纷纷把孩子送到外面去读书,给家长增加许多负担,最低谷的时候学生数只有80多人。xx年,曾老师勇敢地挑起这一“烂摊子”,接任xx小学校长。面对全乡条件最艰苦、教育教学质量最低下的xx小学该怎样走出一条“新路”,他从当校长的那一天起,更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用尽苦心。学校条件艰苦,“人心”不稳,社会、家长满意度低,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改变这一

6、状况呢?经过好几个晚上的冥思苦想,曾老师为xx小学的发展在心中绘出了一幅蓝图:“学校要发展,必须改变观念,必须重塑学校的形象。”曾老师默默地对自己说。他想到做到,利用双休日时间,多次走访了村里有名望的老干部,外出能人,取得他们的支持,共商办学大计。村里德高望重退休干部赖深渊、村里老支书、xx集团赖建辉董事长等也很热心家乡的事业,他们被曾老师的用心办学精神所感动,多次专程赶回学校,出谋献策。在xx年上学期的期末,xx小学举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村家长、老干部、社会能人等参加的家长会。200多位家长全部参加,在宁静的小山村,“盛况空前”。会上,曾校长把学校的状况、办学的理念、学校的发展目标对家长做

7、了诚恳的阐述,表达了办好xx小学的决心和信心;老干部慷慨陈词、家长们畅所欲言,群策群力。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在曾老师的苦心耕耘中空前高涨。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曾老师对xx小学的发展充满信心。自他担任校长以来,学校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最大限度的得到家长的认可与支持。三、“化缘”建学校xx年学校布局调整时,村民们都很担心xx小学被撤并。由于xx小学特殊的地理位置,教育局非常重视,陈耀灯局长专程了解后,做出了“撤点并校,xx不撤”的决定,对xx小学村民、师生是一大鼓舞!学校的发展,办学条件必须改善。简陋的校舍一直是曾老师心中的痛。村xx年集资兴建的教学楼因资金短缺无力装修,门窗也没安装,一

8、到雨天、冬天,更让他心疼。为改善办学条件,曾校长多次带领同事外出“化缘”,争取在外乡贤的资助,终于得到其任教过学生xx集团董事长的鼎力支持,先后捐赠130多万元,扩建装修教室、设立教学奖学金等。县教育局对山区教育也大力支持,拨出专款,支持山区学校教学楼建设、学生公寓建设,并配齐食堂设备;同时,为使山区的孩子受到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教育局还为xx小学配置音乐室、体育室、科学室等,并配齐各种器材。去年,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下派驻村干部郑青到该村任第一书记,在学校与福建日报之间搭起了帮助的桥梁。电脑、图书这些城里孩子熟悉的知识载体,山区小学的孩子也都拥有。自从他当校长以来,学校的校容校貌,昔日的土木危房

9、已成为历史。争取资金、垒围墙、硬化操场、道路每一次的协调,每一分资金的到位,他不知磨了多少嘴皮,跑了多少的路。四、潜心练好“内功”曾老师深谙“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道理,执教之初,尊重老教师,虚心学习,同时刻苦钻研语文、数学教材和教学方法,潜心练好“内功”。当时乡村缺少教辅资料,不得不利用周末时间到50多公里外的县城收集。不断摸索,厚积薄发,他终于总结出“以大带小、动静搭配”的教学模式,原来沉寂的课堂变得活跃了,原本害羞的孩子在他的鼓励下变得勇于展现自我了。同时,曾老师注重素质教育,教学生把知识变为能力,把寓教于乐、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等方法融入教学实践中。“曾老师教得很灵活,我们

10、学得很快活。”这是学生的评价。五、“春泥”更护花“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曾老师这样说,也这样做了。xx小学生源自11个自然村,这些自然村都是群山环抱,山高路陡、溪流众多。每逢风雨天,曾老师最为艰辛。这事要从30多年前说起。有一次,下大雨,有部分学生没带雨具,这时曾老师就领着孩子们到店铺里去买雨具。就在去店铺的路上,雨越下越大,他很不放心,想想还是把孩子送回家比较安全。后来,他用了1个多小时才把孩子们送回家,家长见了非常高兴,极力挽留他在家吃饭,他婉言谢绝了。以后每逢刮风下雨,他都惦记着孩子们。最让他惊心动魄的一次护送是刮台风下大雨。那次有8个学生,撑着伞,要过一条长度一百多米的小道,而下面是万丈

11、深渊。一阵风刮过来,学生吓得抱在一起,曾老师立马叫学生放掉手中的伞。为了学生上学的安全,他坚持凌晨5点多就起床,披蓑戴笠,手执手电筒走在泥泞的山路上,走到离学校4公里外的古坎自然村,护送孩子上学,和孩子们在滑溜的山路上行走。到了小河边,他手拉大些孩子,肩背小个子孩子,一个个安全把他们护送过河。放学后,再把孩子们安全送回家后,自己才摸黑回到家中。为此,他不知摔伤过多少回,妻子不知为他操过多少心。因上学不便或家庭贫困等原因,孩子辍学是山区学校的一个顽疾。“一个也不能少,不能让山区的孩子再当睁眼瞎。”曾老师对自己说。为了此,他自掏腰包给贫困孩子上学。有个村民,家里穷,眼见孩子已经到读书年龄,他着急找

12、上曾老师。曾老师二话没说,当场掏钱给家长交学费。至今,他还资助着这家的另一个读四年级的小孩。不管学生家多远,只要有想要辍学的,他就天天去家访。xx村村委会主任赖金山常说:“为了让辍学的孩子重回学校,曾校长不知踏破了多少双鞋子,翻越了多少山山岭岭,趟过了多少小河溪流”碗尾自然村的林德辉,读小学三年级,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曾老师三番五次步行3公里多山路到他家做家长思想工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家长最后同意林德辉继续上学。林德辉重返校园的那一天,曾老师从微薄的工资中为他垫付了书杂费,并一直资助他到小学毕业。曾老师每学期都要为一些交不起书杂费的学生垫交钱款,至今仍帮助着10多位学生。山里家长外出打工的

13、多,他们最担心、操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曾老师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在学校还没扩建时,曾老师住在学校,就让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住到他的宿舍里,他把这些孩子看成自己的孩子,与他们同住、同吃。现在,在上级的关心下,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了,有学生专门的宿舍、食堂。曾老师同样把这些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儿女们一样看待。他住在学校里,晚上在学生休息时,小孩年纪小,他半夜2点,总是准时起床为学生盖被子。为了让这些学生住得安心,他带头与老师们一起,轮流与学生住在同一个宿舍里,嘘寒问暖,让这些留守儿童虽离开父母,也能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学生生病时,他总是第一时间到位,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亲自为他们喂药,请医生诊治。对这些

14、孩子的学习,曾老师也是特别的关顾。外出打工的家长们说起xx小学都十二分的放心。不仅如此,邻乡的许多外出打工的家长也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国强乡三五村的赖志宏夫妇外出打工,闻讯,也将孩子赖朝辉送到这所学校,我们问他时,他说:“我很放心,孩子在这所学校住得很开心,我一个多月回家后才接孩子回去,孩子年纪这么小,一住一个多月,我从没再操心过,我真感激曾校长。”xx年,私立学校慕名高薪要聘请他,他婉拒了。曾老师说:“一想到山区那些可爱的孩子,看到孩子们那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眸,想到了家长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我应该属于山区的孩子。尽管家人会有怨言,总会理解的!”“咱山里人的好老师!”山里人的语言很朴素,但正是他们最真的心声!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