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夸张》教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460474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趣的夸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趣的夸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趣的夸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趣的夸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趣的夸张》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趣的夸张教案陈太平【教材依据】 本课选自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册第课的内容。本课教学题材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学生在时尚文化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喜闻乐见的漫画的欣赏、学习,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顺应了现代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格的培养,既要有民族性又要有世界性。 【教学思想】 漫画是一中视觉艺术,报纸、杂志、电视是漫画的最佳载体,无论大人小孩都喜欢漫画,毫不夸张地说当今孩子们的世界,但事实上他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临摹一些卡通人物上,没有创新,没有想像。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临摹只能作为训练孩子们的绘画技巧的手段,而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练习的唯一目的。最终

2、还是要以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作为学生创作的对象,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以幽默的手段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和介绍,让学生了解有关漫画的知识。 技能目标: 、让学生通过对漫画的学习、理解、体验和创作,初步掌握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评述、体验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 【教学难点】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人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记号笔或黑色水彩笔,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如果走在人群你还

3、能认出我么?生:(异口同声)当然 师:挺欣慰的,能不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在人群中认出老我的啊。生:从老师的五官,身材等-师:那你们能认出两幅画是谁么?(出示两幅自画像,一副写实,一副是漫画)生:都是老师。师:(引导学生)一副和老师很像,一副是特征很像。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二幅画的表现方法-漫画二、发展阶段 师:(出示图片-)相声演员马三立。你们认识他么?你怎么认识他的。生:听过他的相声。师:比较本人的照片,这幅画显然不同,可是我们还是能认出是马三立。为什么啊生:A:用了夸张的手法。 生B:用了变形的手法。 师:能具体说说在这个人物形象上具体用在那些部位夸张变形了呢? 生:与真人头像

4、相比,漫像人物的脸比较瘦,嘴巴也大了许多,二眼睛和鼻子小了许多,这就是夸张变形。 师:真不错!那我们在画漫画时,是不是就可以任意变形,无限夸张呢? 生:不能。 师:那我们在画肖像漫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议论,不知道如何表达。 师:让我们再来看几个人的肖像,看看大家能不能认识。 师先后出示李咏、刘德华等人的肖像,让学生辨认,一边辨认,一边让学生分析夸张、变形的手法在漫画中的应用。 看来,我们在画肖像漫画的时候,不但要学会使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更主要的还要牢牢抓住人物的特征。三、练习阶段 师:看着同学们兴奋的样子,个个都跃跃欲试了。 生摇头。 师:我们对自己的同学是非常熟悉的,如果是你,你想画谁,想怎么表现呢生:各抒己见。展示部分学生照片,展示给学生, 要求:请同学们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用最简洁的线条抓住人物特征将形象快速描绘下来。 展评阶段 、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示一部分同学的漫画作品,请同学评价。 、同学交换作业,互评(教师讲明基本评价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