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某旅游景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460370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71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市某旅游景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桂林市某旅游景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桂林市某旅游景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桂林市某旅游景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桂林市某旅游景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林市某旅游景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市某旅游景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景区污水处理站处理的污水的主要来源是游客的粪便污水,污水量的大小主要由游客量的多少决定。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景区每天接待的市民及游客量日益增多,必然会导致粪便污水量的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若景区没有相应的比较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而让粪便污水任意排放,则必然会对景区旅游环境及周遍水域产生环境污染。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在景区建立独立的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本研究课题采用的生化组合工艺就是根据桂林市某四星级景区每日200m3/d, NH3-N含量严重超标而设计的,使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并对该工艺进行流程设计计算、设备选型、环境和经济效益分析,以求既经济实用又环保节能。关键

2、词:景区污水处理站 工艺流程 技术经济比较 生化组合工艺A tourist scenic spots in Guilin Sewage Treatment Project DesignStudent: Zhu Feng Teacher: zhong Xue-meiAbstract: Scenic sewage treatment station, the treated effluent is the major source of tourists for faecal sewage, sewage mainly by the size of the number of tourists d

3、ecis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improving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daily reception area of the public and the growing number of tourists,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waste flows in the increase in such circumstances, If no corresponding node in a soun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while allowing uncontr

4、olled discharge of sewage wastes, it has to be right environment and the scenic tourist OS and OE Semenov waters pollu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dependent node in the corresponding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The research

5、 topics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process is based on a four-star Guilin scenic daily 200 m3 / d, NH3-N content exceeding serious designed so that the treated effluent discharge standards later. On the technology and process design, equipment selection,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for

6、both economic and practical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Keywords: scenic sewage treatment station ;technological process; comparison of technological economy;biochemical technology portfolio 目 录摘要IAbstract.II前言11 设计说明书11.1 概述11.1.1设计依据和范围11.1.2设计原则11.1.3设计范围11.2 城市概况与自然条件21.2.1城市概况21

7、.2.2景区概况21.2.3设计资料21.3 处理站站址选择31.4 设计方案范围41.5 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处理工艺选择41.5.1 影响流程选择的因素41.5.2 工艺流程的确定原因51.5.3 工艺流程的比较51.6 主要处理设施及处理设备的设计说明81.6.1 格栅、提升泵81.6.2 化粪池91.6.3 曝气硝化池91.6.4 厌氧池91.6.5 接触氧化池91.6.6 沉淀池91.6.7 污泥浓缩池91.6.8 消毒间91.7 生化处理121.7.1 污泥处理原理131.7.2 接触氧化池的构造91.6.3 接触氧化法的特点91.8 工艺设备及运行方式131.8.1 工艺设备及运行9

8、1.8.2 操作流程91.8.3 注意事项91.9 污泥的处置141.10 污水站总体布置141.10.1 污水处理站平面布置141.10.2 污水处理站高程布置151.11 其它161.11.1 工程布局及建议161.11.2 设备制作与防腐涂漆措施162 计算说明书172.1 格栅172.2 化粪池192.3 曝气硝化池192.4 厌氧池212.5 接触氧化池272.6 沉淀池302.7 污泥浓缩池302.8 主要构筑物及处理效果一览表302.8.1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302.8.2 处理效果302.9 高程计算342.9.1 格栅高程损失计算342.8.2 化粪池高程计算352.9.3 曝

9、气硝化池高程损失计算342.9.4 厌氧池高程损失计算342.9.5 接触氧化池高程损失计算342.9.6 沉淀池高程损失计算342.9.7 污泥浓缩池高程损失计算342.10 水头损失计算343 人员编制和经济投资估算373.1 工程投资估算373.1.1 估算范围373.1.2 投资估算方法373.1.3 估算说明373.1.4 分项估算373.2 工作制度和人员编制383.2.1 生产组织383.2.2 人员培训383.3 单位水处理成本38致谢41主要参考资料和文献42前 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经济稳步高速发展,城区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旅游景

10、区旅游人数不断攀升、景区污水水量也逐年增加。这些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周围水体,致使这些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质日益恶化。这不仅影响了景区的旅游环境,也使景区周围环境严重恶化,给城市造成了污染。建设比较完善的独立的景区污水处理设施是控制水污染的有效手段,也是景区特别是大型及著名景点基础建设的重要一环,它标志着景区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成为衡量景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尺度之一。本设计为某4A景区污水处理工程的初步方案,采用生化组合工艺,使污水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新改扩一级标准后排放。该项目致在改善景区水环境,提高景区几周边水环境质量,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适应对外开放,加

11、速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46 1 设计说明书1.1 概述1.1.1设计依据和范围1)中华人能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9)4)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 48-1999)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96)6)桂林市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7)桂林市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报告8)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1.1.2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选择先进、可靠、适宜的治污工艺,

12、确保处理达标排放。2)符合国家现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新改扩一级标准;工艺优化,减少占地、投资省、运行费用低;3)尽量节约,又能达到治理目的4)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和可研评估报告的指导下,对该景区污水进行治理,力求获得最大的社会、环境、经济综合效益。5)充分考虑未来发展,合理预留远期发展条件。6)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提高行业的装备技术水平。7)结合国情,合理确定自动化控制标准。1.1.3设计范围 本工程包括污水站、河流放流管、站外管线及中途集水井等配套设施。本设计范围只包括污水处理站内的全部生产性构筑物及辅助生产设施的设计。河流放流管及站外配套设施已由

13、建设单位另行委托有关的单位承担。1.2 城市及景区概况与自然条件1.2.1城市概况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水系,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 1940年始设桂林市,曾长期为广西省府。解放后,桂林为省辖市。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成新的桂林市。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

14、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另外,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的赞美。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城,众多的爱国作家、艺术家会集在这里,谱写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悠久的历史,为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富饶的文化。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山水甲天下”的赞誉。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踏来,流连忘返。 桂林市现有总人口476万人,市区人口62万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居有壮、瑶、回、苗、侗等几十个民族,共有少数民族68万人。汉族人口最多,占人口总数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