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459586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模块一教育学的形成一17世纪独立学科,培根162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卢梭爱弥儿二规范教育学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诞生于发展:克鲁普斯卡哑国民教育与民族主义凯洛夫教育学马卡连柯流浪儿童、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教育的构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制约人的差异性、制约人的发展水平和阶段)、环境、人的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教育与生产力: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决定教育的速度和规模、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制约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再生产劳动力

2、、在生产科学知识、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决定教育的目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内容)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实现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化、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对当前的政治变化发展产生影响、可以加速民主化进程)西方学校的教育制度的典型类型:双轨制学制英国、单轨制美国、分支制学制苏联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德育(灵魂统帅作用)、智育(前提和支持)、体育(现实途径)美育(动力)劳动技术教育(综合)模块二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

3、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模块三常用的教学方法: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四一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五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模块4皮亚杰他是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认识发展论的建构者和人类智慧的探究者也是20世纪影响全世界教育的伟大心理学家。构建主义的发展观。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注意的特点:

4、指向性(心理活动某一时刻指向部分对象)集中性注意的品质及其影响因素: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记忆的分类:内容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目的性分为:有意记忆、无意记忆。记忆方式分为:理解记忆、机械记忆。思维的种类:工具分为:直接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性分为:直接思维、分析思维。活动方向和思维特点分为辅合思维、发散思维。活动及其结果新颖性分为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表征、思维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知识经验、动机和人格。学习动机的分类:动力来源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动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学习中的

5、成就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学习动机理论:强化理论(斯金纳)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学习动机的培养: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学习迁徙的分类1正迁徙和负迁徙2水平迁徙和垂直迁徙3一般迁徙和具体迁徙4同化性迁徙顺应性迁徙和重组性迁徙5顺向迁徙和逆向迁徙学习迁徙的作用1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促进作用2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徙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培训人员

6、都有指导作用。早期的迁移理论:1形式训练说2相同要素说3概括说4关系转化理论现代迁徙理论:1奥苏贝尔与迁徙理论(认知结构迁徙理论)2产生式迁徙理论安德森3构建主义迁徙理论学习策略的特点:主动性、艺术性、对策性学习策略的分类:认知策略分为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策略、努力和心境管理策略、社会人力资源利用策略。元认知策略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控制。元认知结构:1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2对任务的认识3对有关学习策

7、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人和动物的行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社会认知理论2交互决定观3观察学习的过程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动作表征阶段、映像表征阶段、符号表征阶段)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模块五中学生心里发展的特点: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自尊性与自卑性并存、批判性与可塑性并存、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青春期冲动性与压抑性并存。促进中学生心里健康发展:1重视中学生心里的整体发展2培养中学生的个体独立性3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4开展心里辅导增强心里健康5进行青春期性知识教育。中学

8、生情绪的发展和培养:特征:青少年很想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但是有时又容易发泄出来,在成人的指点和自己的不断尝试下,大多数的青少年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发展模式:生气、恐惧、烦恼、嫉妒、羡慕、情爱、愉快、好奇。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1了解自我2管理自我3自我激励4识别他人情绪5处理人际关系人格的特征:整体性、独特性和共同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生物性和社会性。气质类型理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模块六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心理辅导的主要途径:1开设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的有关课程2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3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内容4结合班级活动开展心里

9、辅导5开展面向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活动6开展小组辅导7进行对学生家庭的心里辅导教育心理辅导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2全体性原则3预防与发展结合原则4主体性原则5差异性原则6整体发展性原则7活动性原则8参与性原则9保密性原则10多向性原则模块七品德: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采取道德方面的态度、言论和行动时,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倾向与特征。品德的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德育构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点(社会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德育的任务: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2培养学生鉴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感3养成

10、学生良好地道德行为习惯。德育过程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品德评价法。模块八班主任的角色:1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2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得力助手3不仅是联系各科教师与团队组织的纽带,而且起着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作用。班主任地位:1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2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的主要执行者3班级发展

11、的核心和灵魂4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二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内容1了解学生:观察法、问卷法、谈话法、调查访问法、书面材料分析法2组织培养班集体: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地班风、组织开展班级活动3:个别教育:优秀生和后进生4课外活动的内容:学科活动、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文学艺术活动、文娱体育活动、劳动技术活动特点:灵活性、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伸缩性三、教师心理 1教师的认知:观察力、记忆力、思维、注意力2教师的意志3教师的情感4教师的师爱:目的性、广泛性、科学性、确定性、教育性四、教师的成长:福勒和布朗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景、关注学生五、教师成长途径:观摩和

12、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行动、微型教学、反思教学经验。综合知识模块一职业理念素质教育的误区:1就是不要尖子生2让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3不要学生刻苦学习4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5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6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7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学生观:以人为本(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教育活动的主体)要求老师: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充满热爱和期待、建立良好地班、队集体、因材施教、正确评价、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地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责任: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模块二 学生的权利:学生的受教育权、学生的人格尊严、学

13、生的身体健康权、表达自由权、人身自由权、通信自由权与通信秘密权。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地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爱国守法(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本质要求)、关爱学生(灵魂)、教书育人(天职)、为人师表(内在要求)、终身学习(不竭动力)。模块四文化素养模块五信息检索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的产生的,文献检索是通过文献去找文献。信息分析通过文献检索获取信息后,需要进行信息的筛选、分类、管理和运用,即信息分析。信息储存的要求:存储的信息要有价值、要方便利用、现代化。通知格式:标题、

14、称呼、正文、内容、署名、日期。学科知识高中政治课程性质是一门以社会主义德育为目标的、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课,具体:1既有德育的性质,又有智育的性质2理论与实践的统一3是心理品质、思维能力、文化知识和政治觉悟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综合提高的有机统一体验性学习:是教育者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外部世界的交往中,进而生成反思与实践的学习方式,它从根本上区别于接受性学习,因为在接受性学习中,学习者的认识是被告知的,是一种知道的学习,而非悟道的学习,而且重认识的结果,轻认识的过程,学生丧失了主动性。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者实际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

15、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教学评价的原则:发展性、全面性、过程性、学生中心、多元化原则新的教育目的观:换位观、生态观、对话观、分享观、多元观。新的学习观:是自主探究、自主构建和积极引导的有机结合,特别是课程目标中涉及的只是目标,很容易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割裂开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情景,在有趣的活动中完成课程目标的要求。新的教材观:教师转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观念。探究教学法: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以解决问题为中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某个疑难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性活动找到答案、获取知识的一中教学方法。基本要求:一要指导学生确定探究主题二帮助学生搜集各种资料三实现师生互动引导探究四交流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