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阀、背压阀、阻尼器.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4588096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阀、背压阀、阻尼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全阀、背压阀、阻尼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全阀、背压阀、阻尼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全阀、背压阀、阻尼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阀、背压阀、阻尼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阀、背压阀、阻尼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阀用在受压设备、容器或管路上,作为超压保护装置。当设备、容器或管路内的压力升高超过允许值时,阀门自动开启,继而全量排放,以防止设备、容器或管路内的压力继续升高;当压力降低到规定值时,阀门应自动及时关闭,从而保护设备、容器或管路的安全运行。 安全阀可以由阀门进口的系统压力直接驱动,在这种情况下是由弹簧或重锤提供的机械载荷来克服作用在阀瓣下方的介质压力。它们还可以由一个机构来先导驱动,该机构通过释放或施加一个关闭力来使安全阀开启或关闭。因此,按照上述驱动模式将安全阀分为直接作用式和先导式。 安全阀可以在整个开启高度范围或在相当大的开启高度范围内比例开启一也可能仅在一个微小的开启高度范围内比例开

2、馆,然后突然开启到全开位置。因此,可以将安全阀分为比例式和全启式。 安全阀的结构、应用和公称通径的确定应受到规范的约束,或者应得到法定机关的同意。在不同的规范之间,其约束条款以及有关定义可能不同。在应用安全阀时,必须遵循其适用规范的要求。背压阀背压阀的名词来源于,Back Pressure Valve。它代表的意思是说由于阀的功能而形成一定的压力,压力一般可以调节。最常用的系统有,流体计量投加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化学反应条件、物态临界状态控制等。基本可以分为调节和过流两部分。背压阀一、概述计量泵等容积泵在低系统压力下工作时,都会出现过量输送。为防止类似问题,必须在计量泵的进出口至少0.7Bar

3、的背压。通过在计量泵出口管道中安装背压阀就能达到目的。二、主要功能1. 为背压阀两端管路提供压力差2. 在要求不是很严格的系统中可作为安全阀使用。3. 和脉动阻尼器配合使用减小水锤对系统的危害,减小流速波动的峰值,保护管路、弯头、接头不受压力波动的冲击。4. 为计量泵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改善泵的工作性能。三、工作原理背压阀是通过弹簧的弹力来工作的。当系统压力比设定压力小时,膜片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堵塞管路;当系统压力比设定压力大时,膜片压缩弹簧,管路接通,液体通过背压阀。四、背压阀的使用在出口管路中,背压阀应和脉动阻尼器同时使用,用脉动阻尼器吸收泵和背压阀之间的流量峰值。没有脉动阻尼器时,背压阀

4、将随着每次泵冲程的进行而快速打开和关闭。有脉动阻尼器时,背压阀将在半开和半关的位置上振荡,因而脉动阻尼器可以减少背压阀的磨损速度。对于大流量的泵,且出口管路长而细,背压阀的安装位置应靠近加注点,以减小虹吸的趋势。当输送含有悬浮状固体的介质,在背压阀入口端应安装带管堵的三通(或四通),使管路在不拆卸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清洗。背压阀只是一种管路元件,只有与其它管路元件(如脉动阻尼器、安全阀、止回阀、截止阀)配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效用五、选型指南管路通径有DN6、8、10、15、20、25、32、40、50、65、80、100十二个型号。入口端压力有0.3MPa与1.0MPa两个系列,进出口端压力差可以通

5、过调节弹簧长度调节。材质有PVC(P)、SS304/316不锈钢(S)、碳钢(A)进出口联接方式提供内螺纹、法兰、软管接头三种方式供选择。六、 注意事项1、 避免与系统发生共振。2、 与脉动阻尼器同时使用时,脉动阻尼器应安在泵与背压阀间,以吸收泵与背压阀间的流量峰值。减缓背压阀的磨损速度。3、 室外使用应加防护棚或防护罩。4、 对背压阀进行任何维护以前,应停止运转设备,释放压力,关闭背压阀与系统相联的阀门,同时确认脉动阻尼器内没有压力。维修时注意防止被输送液体伤害人体。5、 若背压阀进出口接反,背压将会成倍增加,给系统带来危害并可能发生危险。6、 运转中发现背压阀发生故障应及时切断电源。阻尼器

6、大家知道,使自由振动衰减的各种摩擦和其他阻碍作用,我们称之为阻尼。而安置在结构系统上的“特殊”构件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我们称为阻尼器。 利用阻尼来吸能减震不是什么新技术,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或减震器)来减振消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有五十多年历史的液压粘滞阻尼器, 在美国被结构工程界接受以前,经历了一个大量实验,严格审查,反复论证,特别是地震考验的漫长过程。工程结构减震与阻尼器二十世纪,特别是近二、三十年人们对建筑物的抗振动的能力的提高已经做了巨大

7、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一成果中最引以为自豪的是“结构的保护系统”。人们跳出了传统增强梁、柱、墙提高抗振动的能力的观念,结合结构的动力性能,巧妙的避免或减少了地震,风力的破坏。基础隔震(Base Isolation),各种利用阻尼器(Damper) 吸能,耗能系统, 高层建筑屋顶上的质量共振阻尼系统(TMD)和主动控制( Active Control)减震体系都是已经走向了工程实际。有的已经成为减少振动不可少的保护措施。特别是对于难于预料的地震,破坏机理还不十分清楚的多维振动,这些结构的保护系统就显得更加重要。 这些结构保护系统中争议最少,有益无害的系统要属利用阻尼器来吸收这难予预料的地震

8、能量。利用阻尼来吸能减震不是什么新技术,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来减振消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到二十世纪末,全世界已有近100多个结构工程运用了阻尼器来吸能减震。到2003年,仅Taylor公司就在全世界安装了110个建筑,桥梁或其它结构构筑物。 阻尼器之分类:Damper:用于减振;Snubber:用于防震,低速时允许移动,在速度或加速度超过相应的值时闭锁,形成刚性支撑。阻尼器只是一个构件.使用在不同地方或不同工作环境就有不同的阻尼作用.Damper:用于减振;Snubber:用于防震,低速时允许移动,在速度或加速度超过相应的值时闭锁,形成刚性支撑。 目前各种应用中有:弹簧阻尼器,液压阻尼器,脉冲阻尼器,旋转阻尼器,风阻尼器,粘滞阻尼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