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欢乐的泼水节7.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4580598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 欢乐的泼水节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 欢乐的泼水节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 欢乐的泼水节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 欢乐的泼水节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 欢乐的泼水节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 欢乐的泼水节7.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和县历阳二小 吴 俊课 题 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材简释 课文描述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全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描绘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讲述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快乐情景。第三自然段叙述了人们的快乐一直延续到深夜。课文配有插图,图文结合,内容充实。因为民族的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必须多指导朗读课文,创设情境,才能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六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2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设计理念 一堂课里,老师的“导”要服务于学生的“学”的,而学生的“学”要得益于老师的“导”。一开头,老师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引导、启发、暗示等把学生带进语文学习的天堂。在本堂课中,我用一个个的问题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融入到傣族人民隆重而欢乐的泼水节的气氛中,从而将自己的感受在朗读中体现出来。语文教育绝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工具和技能,而更应该重视

3、涵养学生的情趣和情操,培养学生的灵性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由于学生很少会去到云南的西双版纳,有的甚至听都没有听过。学习这篇课文的难度就在于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傣族人民在泼水节中幸福的感觉。单是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学生很难了解。然而听音乐,看视频录像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事也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通过视频录像就更加能够在视觉感官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带动他们学习的兴趣。设计思路 欢乐的泼水节一文记叙了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读题就知道“欢乐”是全文的主线。如果说这是形式上的欢乐,显性的,那么在这一天能为别人送去自己真诚的祝福,快乐着别人的快乐,则是隐形

4、的,意义上的欢乐。基于这两点,我把教学重点定在第二自然段的第三句话和第五句话。通过学生对文章中字词的理解来体会傣族人民的快乐,同时采用视频录像让学生真实的体会那种快乐的氛围,更加使得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朗读中。补充说明在第一课时中,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大体了解一下课文讲的是什么,学写生字。通过谈话导入课文,让学生自己先根据拼音读课文,检查自读的效果,出示一些词语,让学生去掉拼音后能迅速的将词语读出来。接着一段段的朗读课文,主要抓住字词的读音。最后通读全文,教学生字。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出示云南西双版纳的图片)这个地方漂亮吗?你们

5、愿意跟老师去吗? 那我们赶快收拾好行李,快乐出发吧。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展示课件) (1)师描述:各位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迷人的西双版纳,这儿一年四季都春色满园,有椰树掩映的多民族村寨、竹楼,还有高高耸立的佛塔,浓郁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看,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学生接读: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2)(板书:泼水节) 什么意思? (3)老师还知道泼水节是一年啊只有一次,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吗?(指导读好“一年一度”)(4)是啊,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而且每年只有一次,当这个大家盼望已久的节日到来时,傣族人民的心情怎样呢?(引导学生说出:快乐,

6、高兴)(板书:欢乐)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让我们提好桶、端好盆赶紧去大街上,你们会看到些什么?(出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大街上。)为了迎接泼水节,你什么时候来到大街上的? 小朋友们,泼水节还没有开始,你干吗来得那么早?(理解:早早地)看来你们都盼望着泼水节的到来,所以都“早早地”来了。(2)你们都很早来,但是大街的两旁却(出示: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泼水节的水与平时的水有什么不一样?(指名学生说说有什么不一样)指导读好:滴上香水、撒上花瓣我们捧起来闻一闻,可真香啊!看一看,这水可真漂亮呀!指名读,小结:我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欢乐时刻

7、的到来,就让我们一起表达出此刻的心情来吧!齐读。(3)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看,泼水开始了(观看视频录象)指名回答。(板书:追赶泼洒)(4)出示: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指名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指名回答)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达你们欢乐的心情吧谁用朗读表达自己欢乐的心情?谁用表演表达自己欢乐的心情?台下的小朋友们都是导演,你们根据课本的描述来评价他们表演得好不好? (在评议中理解“互相追赶”“灌” “泼” )(5)让我看看,你们身子上都成什么样子了?出示: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指导读:湿淋淋身

8、上都湿了,你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个词语中看出人们很开心?(指导读好:笑开了花)谁能连起来笑咪咪地读好这句话?(6)呀,漂亮的节日服装都湿了,你们为什么还是那么高兴?指名回答,并出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水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这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怎么能不高兴呢?”就是(非常的高兴)因为清水象征着吉祥、如意和幸福,(点出:吉祥、如意、幸福)所以,当泼水节来临了,人们是那么欢乐,那么高兴,你也能高兴地来读一读吗?指名读。你最想把这代表吉祥如意的清水泼带谁的身上? 出示:我要把清水泼在 身上,祝 。练习说话。是啊,泼水节的水,不仅仅是用来互相追赶,互相泼撒,还带有一种美好的祝愿!难怪还

9、要被滴上(香水),被撒上(花瓣),闻着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水,想着别人对自己由衷的祝福!真是件幸福快乐的事啊!板书:相互祝福(7)勤劳的傣族人民在泼水中向往吉祥、如意、幸福,此时的傣族人民完全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让我们也去参加这欢乐的泼水节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泼水活动结束了,我们是不是也该结束今天的旅行了呢?为什么?(1)(出示课件)师描述:对,泼水只是泼水节中的一项活动,泼水节还有其他很多活动,傣家小伙有节奏地拍打着象脚鼓,傣族姑娘则唱着傣家歌谣,跳着孔雀舞蹈,还有的赛起龙舟,夜幕降临了,他们又燃放起五颜六色的焰火,尽情沐浴在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中。(2)出示:第三自然段内容闭眼听其他小朋友朗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说说,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4这真是一个欢乐的泼水节(指导读题) 三、总结全文1夜深了,傣族人民还是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让我们带着欢乐的心情,跟着傣族人民,再去参加这欢乐的泼水节(齐读课文)2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节日,你们有没有查找资料,了解还有什么少数民族有什么的节日? (课建展示彝族、壮族的节日图片及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