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457650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年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年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

2、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Na2OBO2CKC1O3DKCl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32019年5月17日,我国首台80吨液氧甲烷(CH4)发动机“天鹊”(TQ-12)20秒试车成功。该发动机具有性能高、安全性好、易操作、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其中甲烷为推进剂,有可燃性,液氧为助燃剂。下列有关甲烷(CH4)说法正

3、确的是()A甲烷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B如果甲烷不纯,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C甲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4D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克4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ABCD5瓶中CO气体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表示C原子,“”表示O原子)ABCD6下列选项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的物质可能是氧化物的是ABCD7室温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B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C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D

4、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mL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8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A绿色出行B工业废气达标排放C街道洒水除尘D燃放烟花爆竹9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下列有关CO(NH2)2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分子含有7个原子B氮、氧原子个数比为1:1C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D由四种元素组成10 “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践行绿色生活”是新时期的发展理念。下列措施不符合该理念的是A植树造林,美化环境B生活污水随意排放C严禁向江河里倾倒垃圾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多角度认

5、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从宏观角度分析,氧气是由氧_组成(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从微观角度分析,氧气由氧_构成。(2)认识物质的性质如图所示,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伸入烧杯中,向其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3)认识物质的变化寒冷的冬天,“暖宝宝”因其能持久稳定发热受到人们的欢迎。“暖宝宝”中的发热原料是由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等物质组成。打开“暖宝宝”密封包装,原料与空气接触,“暖宝宝”就会开始发热。“暖宝宝”发热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水、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三

6、、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溶液在生产、生活和实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实验步骤为计算、_ 、量取、溶解。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和水配置,则需20%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_g。(2)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图一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填序号);要使NaNO3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 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填“甲”或“乙”);甲、乙两物质溶解度

7、曲线的交点的含义是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利用下列提供的仪器装置回答问题:仪器名称:A为_小丽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现反应速率过快,小丽思考后将所用仪器B改为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使用装置G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填“a”或“b”)端通入。小明选用A到G中仪器,组装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他所选仪器有_(填写一套即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小刚选用H装置放入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H装置的优点是_,反应一段时间后他关闭活塞,发现装置中固液无法分离,原因可能为_(写出一种即可);小刚用制得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得到0.1mol铜,则理论上参与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_

8、(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14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铁的应用(1)下列铁制品的利用与金属导热性有关的是_(填字母):A铁铲 B铁锅 C刀具(2)“纳米a-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因为它能吸收空气中的_;铁的冶炼工业炼铁的原理是高温下用CO作还原剂,将铁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2)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提供热量外,还能_;实验探究炼铁原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上图装置模拟工业炼铁的过程,请按要求填空:、(1)实验时装置A中的现象是_;(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9、式:_;(3)实验过程中,CO的作用有_(填序号);CO气体作为反应物;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停止加热后,防止A中生成物被氧化;停止加热后防止B中的溶液倒吸入A中。拓展延伸利用上面的装置测定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装铁的氧化物的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20g;硬质玻璃管与铁的氧化物的质量共为26.4g;通入一氧化碳并加热至铁的氧化物全部转化为铁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澄清石灰水吸收,且B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2g。根据以上实验记录,计算此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为测定某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

10、的含量(杂质不参加反应且部分不溶于水)。取样品20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固液混合物115.6g,过滤,滤渣1g,再向滤液中加入水185.4g,最终只得到氯化钠溶液请计算:(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2)最终得到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精确到0.1%);(3)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_。16为确定15.8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能产生氧气的质量,小柯与小妍两位同学采用方法如下。根据他们测试方法,回答及计算:小柯:实验测定法小妍:计算法在老师指导下,将15.8g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得到氧气1120mL解: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

11、分数:=40.5%氧气的质量为:15.8g40.5%=6.4g答:15.8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产生氧气6.4g。(1)大家经过讨论,认为小妍采用该方法计算氧气质量错误。理由是什么?(填选项)A 高锰酸钾中含氧元素B 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含氧元素C 氧气中含氧元素(2)已知:在小柯的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小柯得到的氧气的质量为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15.8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产生的氧气的质量为多少?(要求有解题过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详解】A、Na2O是只由钠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B、O2是只由氧元素组成

12、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C、KC1O3是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D、KCl中没哟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A。2、C【详解】A、空气是人类及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天然资源,故A正确;B、空气有自净能力,能净化空气中的少量有害气体,故B正确;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多少是按体积计算的,不是按质量计算的,故C不正确;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惰性气体”,故D正确;故选C。3、B【详解】A、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每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甲烷属于可燃性气体,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符合题意

13、;C、甲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4=3:1,不符合题意;D、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6,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4、A【分析】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很多,但都有一个前提条件:装置不能是敞口的,否则本身就是漏气的,无论如何检查也毫无意义。【详解】A图中是一个敞口装置,无法检查气密性,选项A符合题意;B用手握住试管外壁,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

14、性良好,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选项B不符合题意;C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内水柱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选项C不符合题意;D向长颈漏斗内加水,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5、C【详解】A、该图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以单原子的形式存在,不是一氧化碳分子,故错误;B、该图中是2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形成的分子,故错误;C、该图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形成的一氧化碳分子,故正确;D、该图是二氧化碳分子,故错误;故选C。6、A【详解】A、示意图中只有一种分子,该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可能是氧化物的分子,符合题意;B、示意图中有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示意图中只有一种分子,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的分子,不符合题意;D、示意图中有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7、A【解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