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在哭泣》说课稿.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4568252 上传时间:2024-03-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明园在哭泣》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圆明园在哭泣》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圆明园在哭泣》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明园在哭泣》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明园在哭泣》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圆明园在哭泣(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处集人类智慧、汗水和无限想象力的神话: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这么一个世界奇迹,它荟集了一个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直至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三天三夜的燃烧,而今它只剩下这满目疮痍,残垣断壁。这泣血的断壁残瓦,默默向我们诉说着圆明园在哭泣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我们杭州市育才教育集团第一试验学校将展示的课题是圆明园在哭泣。在教研主题“

2、多元化整合、多手段激情”的指导下,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我们这次设计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1 调动感官,引起心灵上的共鸣贯穿5年级品社课本的主线是历史的发展。圆明园在哭泣这课所处单元的第1课介绍了四大发明的,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与创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第2课和第3课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而我们将要展示的圆明园在哭泣则是第二课的第一课时。试图通过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典型的事例英法联军掠夺、焚烧圆明园的暴行,让学生为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蹂躏而愤慨,激发勿忘国耻的信念。同时,本文的学习对象是5年级的学生。虽然他们在以往的学习当中,已经对中国古代的文明历史有了一定的认识

3、。但是由于年龄和知识的局限,他们对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不甚了解。因此,在课堂上要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感受的调动,使得学生能亲身走进历史,在课堂中为他们打开中国近代史的大门,走进那段不堪的历史,树立“勿忘国耻”的信念。例如:在课堂上综合语文的朗读、画面的对比、音乐的渲染等多种学科手段,通过多媒体有效地组合应用,突破时空的界限,在古今强烈对比之中,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烙下“勿忘国耻”的印痕。2 整合资源,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我们这次教学设计主要可以分为3个大块: 1)辉煌的圆明园万园之园2)残缺的圆明园无比痛惜3)泣血的

4、圆明园毋忘国耻 在这3个设计板块中,我们充分整合有利于学习的教学资源,让它们围绕着教学目标恰如其分地为学习服务。在第一个设计环节“辉煌的圆明园万园之园,”中,教师引导学生去课外收集关于圆明园的材料,像圆明园里的珍宝、圆明园的景点、圆明园面积大小、历史名人对圆明园的赞美等,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让学生能够多渠道、多角度充分地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在第二个设计环节“残缺的圆明园无比痛惜”中,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呈现一些关于圆明园遗址的照片之类的材料,通过照片方式,将学生带入圆明园遗址,让他们能切身感受到圆明园遗址让每个中国人产生的痛惜之情。在第三个设计环节“泣血的圆明园毋忘国耻”中,试图通过古今圆明园的鲜明对比,调动学生去寻找历史的原因,在这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课堂生成的教学材料更能触动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勿忘国耻。这样,学生自己课余收集的材料,教师在课堂呈现的材料,课堂生成的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整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倾听圆明园的陈述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