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朗读(夏征文).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4561297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朗读(夏征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朗读(夏征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朗读(夏征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朗读(夏征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朗读(夏征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朗读(夏征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朗读广丰县泉波中学:夏征文在当今新教法迭出的语文教改大潮中,朗读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被许多人忽视,有人说它过时了,也有人认为它并不重要,还有人认为让学生朗读太“浪费时间”,不如多讲一些。其实,我们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大多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上能看得懂,老师不必讲得过多。而朗读却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我们应注重朗读,在实施现代语文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语文课堂充满朗朗书声。一、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有人说:“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而语感教学要抓诵读。”这话说的十分有道理。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反复诵读后,才能对作品

2、的思想内容,艺术形象等进行品味辨析,增强语感;才有可能对语言的优美有深入的体会,从而也才可能受到感染。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学生在初读时,也许感到并无什么特别之处。然而通过反复朗读,文中渲染的那种父慈、子孝的真情,就会使学生激动不已,尤其是对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背影的描写,学生读罢,会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在教陈太丘与友期、孙权劝学等文言文时,针对不同的要求,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先是读准字音和句读,再是读出轻重和语气,三是读出一点文言文的味道,再分角色读出人物的情感和态度,最后是研究阅读,在读中发现问题,一共读七篇,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质疑,在读中探究,通过反复朗读,学生不但能熟练背诵课文,

3、而且能深入理解了课文的内涵。可见,反复诵读,时间长了,学生的思想感情自然就会丰富起来。这样,领会文章意思也就比较透彻了。二、 朗读可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们汉语的内涵极为丰富,表达思想感情的区别也很微妙,每篇文章中语言的表层含义仅靠老师来讲解是不行的,须借助朗读。让学生在诵读中领悟,挖掘其思想内容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读书百篇,其义自见。”这句话正说明了诵读对理解课文的重要作用。当然我们教学时要将诵读和理解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教朱自清另一篇散文春时,我是这样设计朗读的。首先让学生粗读课文。读后,让学生弄清本文“总分总”的结构。然后重点训练学生朗读描写春天的五个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

4、图、迎春图,读前四幅图画,要求学生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读第五幅图时则要求加强语气,加大力度。学生通过这样的朗读,就能感觉到江南春天的温柔。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由此,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写景散文,在反复诵读中,学生记住了它优美的词句,体会和理解了其中的感情。诗歌教学更要花较多的时间通过表情范读,学生反复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诗歌巧妙的艺术构思,强烈的感情色彩,优美的意境等,理解诗歌的内在思想意义。由此可知,知识的理解不单是老师讲出来的,还要由学生去读,去想,诵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式。三、 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反复朗读一篇文章,不仅能学习它精美的谋篇布局,而且能感悟其思想

5、感情,因此在写作时学生就能不知不觉地加以运用了。例如我在教学荔枝蜜时就让学生对开头和结尾反复朗读,并达到会背诵的程度,这样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而对开头和结尾是怎样照应的这一写作手法有了掌握,所以当我让学生写一篇以某物为线索的记叙文时,他们都能依照此文的写法很快地写出来了。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呤诗也会呤。”再如,福楼拜的星期天这篇课文对屠格涅夫、左拉、都德、福拜楼的外貌有多处集中描写,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他们发现每处描写都抓住了人物不同的个性特征,这样学生就学会了抓住特征写外貌的方法。老师再“趁热打铁”,让他们作一个对班级同学外貌描写的小练习,从而锻炼

6、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读”是语文学习的主线,是素养的储备积累和能力形成的主渠道。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喜欢给学生朗读作文。早读课读,课前三分钟读。初中三年下来,作文听得多,积累得多,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曾经教过七年级的一个女生,把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很流利地都背诵下来了。在一次当堂完成作文中,巧妙地把文章中运用了十几个背过的课文词汇,为文章增添了色彩。我抓住这个例子大大表扬一番,其他同学纷纷仿效,把背过的好词汇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有一个学生形容超市品种繁多,用了口技中的“凡所应有,无所不有”的句子,从朗读、背诵到运用,学生作文水平整体提高,这是教师所希望的结果。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教师若

7、能抓好朗读这一点,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四、 朗读还能激发学生想象,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中学语文课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名篇,尤其一些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的文章,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教学时有目的地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诵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如,我在教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第二段(百草园的景色)时,并不是单纯地讲解,而且将难点点到为止,然后让学生反复集体诵读,这样死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从而唤起了他们的想象,学生眼前仿佛出现了菜畦、桑椹、何首乌等优美的景物,同学们沉浸在充满美感的情境中,也走进了作者心中的“乐园”。可见,诵读能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能激活学生丰富的想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情趣。综上所述,朗读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并不过时,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充分发挥诵读的作用,就会把学生带入作者创设的优美情境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模仿、学习、想象、创造,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