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常见症状.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4559452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常见症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四章 常见症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四章 常见症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四章 常见症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四章 常见症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常见症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常见症状.doc(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常见症状症状定义:是指患者主观感觉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症状学研究症状的识别,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第一节发热一、 定义:当机体在致热病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二、 病因与分类:、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如大手术,内出血,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病内分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a、物理性b、化学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a原发性低热,0.5以内;b感染后低热;c夏季低热;d生理性低热,精神紧张,运动后;三、 临床表现(一)发热的分度:低热37.3-38中等热度38

2、.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二)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体温上升期() 骤升型:几小时达39-40以上() 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 高热期:体温上升达高峰之后保持一定的时间。、 体温下降期:分两种形式骤降:数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渐降:数天内逐渐降至正常四、 热型及临床意义、 稽留热: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水平,达数天或数周,小时波动小于1度、 弛张热(败血症热型):体温大于39,24小时波动大于2。、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天至数天。、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常见布鲁菌病、 回

3、归热:体温逐渐上升达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常见回归热,霍奇金病。、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B,风湿热五、 伴随症状、 寒战、 结膜充血、 单纯疱疹、 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出血、 关节肿痛、 皮疹、 昏迷第二节皮肤粘膜出血一、 概念:皮肤粘膜出血是因机体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所引起,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难以止血为临床特征。二、 病因与发生机制:基本病因有三个因素:即血管壁异常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及凝血功能障碍。、 血管壁功能异常:血管破损局部小血管收缩,初期止血血凝释放血管收缩素毛细血管较持久收缩,止血。()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

4、性假性血友病,() 过敏性紫癜,单纯性紫癜,老年性紫癜及机械性紫癜等。() 严重感染,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及代谢障碍,VitC缺乏、尿毒症,动脉硬化。、 血小板异常:数量及功能异常() 血小板减少a、血小板生成减少b、血小板破坏过多c、血小板消耗增多如:(2 )血小板增多:a、原发性 b、继发性、 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障碍,导致皮肤粘膜出血。() 遗传性: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症等。() 继发性:严重肝病,尿毒症,it缺乏() 循环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或纤溶亢进。三、 临床表现:皮肤粘膜出血表现为血液瘀积于皮肤或粘膜下,形成红色或暗红色斑,压之不褪色。血小板特点:同时有出血点,紫癜和淤斑

5、,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血尿,黑便,脑出血血小板病者:血小板数正常,出血轻,皮下,鼻出血,月经,但手术时出血不止。血管壁异常:皮肤粘膜的瘀点,瘀斑、伴关节痛,腹痛,累及肾脏时有血尿。凝血功能障碍:内脏,肌肉出血或软组织血肿,常有关节腔出血,有家族史及肝病史。四、伴随症状第三节水肿一、 定义: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全身性水肿: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局部性水肿:液体在局部组织间积骤。发生在体腔内称积水。二、 发生机制:产生水肿的几项主要因素:、水钠潴留、毛细血管滤过如右心衰、毛细血管通透性如急性肾炎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淋巴回流受阻。三、 病因与临床表现:(

6、一) 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特点: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对称性,凹陷性,通常颈,恕张,肝肿大、静脉压、胸、腹水。、肾源性水肿:特点:早期晨起眼睑及颜面水肿,以后发展为全身水肿。常有尿改变、高血压、肾功能损害。3、肝源性水肿:失代偿性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腹水:特点:主要表现为腹水,也可首先出现踝部水种,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及上肢无水肿。门脉高压症、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异常。4、营养不良性水肿:特点:长期营养缺乏,水肿前常有消瘦,体重、皮下脂肪。水肿从足部开始逐渐蔓延全身。、 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肿:(1)、粘液性水肿;非凹陷性,颜面及下肢较明显;(2)、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月经前714天出现 眼

7、睑、踝部、手部轻度浮肿,乳房胀痛。 (3)、药物性水肿;激素; (4)、特发性水肿:女性;(5)、妊高症、硬皮病、血管神经性水肿。(二)、局部性水肿:局部静脉,淋巴回流受阻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如:血栓性静脉炎四、 伴随症状、 水肿伴肝肿大、 水肿伴重度蛋白尿、 水肿伴呼吸困难、 水肿与月经周期有关、 水肿伴消瘦第四节 咳嗽与咳痰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内的异物。(一) 病因:呼吸道疾病;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因素。咳痰定义:是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病态现象。(二)、临床表现;干性;急性咽炎早期急性支气管炎,二窄;咳嗽

8、的性质湿性:慢支、肺炎、肺脓肿、支扩 、TB。发作性咳嗽;咳嗽的时间与节律慢性咳嗽;3、咳嗽音色:咳嗽声音嘶哑:如声带炎;金属音:如纵隔肿瘤;阵发性连续剧咳:如百日咳、喉部疾患;咳嗽声音低微或无声:如极度衰弱。4、痰的性状和量:痰的性质可分为粘液性,浆液性,粘液脓性,脓性、血性。(三)伴随症状: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大量脓痰、咯血、杵状指、哮呜音。第五节 咯血一、 咯血定义:是指喉及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二咯血与呕血的鉴别咯血呕血病因肺TB、支扩、肺炎 、肺脓肿、肺ca、心脏病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胆道出血。出血前症状咽部痒感,胸闷、咳嗽上腹不适、恶心、呕

9、吐等出血方式咯出呕出,可为喷射状血色鲜红棕黑,暗红、有时鲜红血中混有物痰、泡沫食物残渣,胃液反应碱性酸性黑便除非咽下,否则没有有、可为柏油样便,呕血停止后仍持续数日出血后痰性状常有血痰数日无痰三、病因:、 支气管疾病;、 肺部疾病;、 心血管疾病;、 其他:血液病,SLE、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等)子宫内膜异位。四、临床表现:、 年龄:青壮年肺TB,支扩、风心;40岁肺ca、 咯血量;小量500ml/日或一次100500ml。、 颜色和性状:鲜红肺TB、支扩、肺脓肿、出血性疾病;铁锈色血痰肺炎、肺吸出病和肺泡出血;砖红色 冻状粉红色泡沫样痰肺梗塞粘稠暗红色。六、 伴随症

10、状:发热、胸痛、呛咳、脓痰、皮肤粘膜肺出血、黄疸;第六节 胸痛一、 病因;、 胸壁疾病:急性皮炎,带状疱疹、流行性胸痛、肌炎、肋间N炎、肋骨骨折、白血病、 心血管疾病;心绞痛、AMI、心肌炎、心包炎、主动脉夹层、肺梗塞、主动脉窦瘤破裂。、 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肿瘤、气胸、肺炎、肺ca;、 纵隔疾病:纵隔炎、纵隔脓肿、肿瘤、食管炎、食管裂孔疝、食管ca、 其他:隔下脓肿、肝脓肿、脾梗塞。二、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 胸痛部位:、 胸痛性质:胸痛刀割样或灼痛、剧烈带状泡疹绞窄性并有重压窒息感心绞痛。心梗剧烈并有恐惧、濒死感。干性胸膜炎尖锐刺痛或撕裂痛。肺ca胸部闷痛夹层动脉痛突发胸背部难忍撕

11、裂样痛。肺梗塞突发剧烈刺痛、伴呼吸困难、发绀。、 持续时间:、 影响疼痛因素:三、 伴随症状:伴吞咽困难或咽下痛者、伴呼吸困难、伴苍白、大汗、血压、下降或休克。第七节发绀一、 定义:发绀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二、 病因与临床表现:(一)、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中心性发绀:是由于心脏疾病导致SaO引起。特点:全身性、除四肢与面颊外、皮肤温暖。肺性发绀;心性混血性发绀、 周围性发绀:是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特点:常见肢体末梢与下垂部位、皮肤温度低、发凉。淤血性周围性发绀、缺血性周围性发绀、混合性发绀:全心衰;(二)、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 药

12、物或化学物质中毒所致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硫化血红蛋白血症:时间长、血呈蓝褐色;三、 伴随症状、 发绀伴呼吸困难、 发绀伴仵状指、 发绀伴意识障碍及衰竭第八节呼吸困难一、 定义: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二、 病因:(一) 呼吸系统疾病:、气道阻塞、哮喘、慢阻肺、气管及支气管炎症、肿瘤、异物、肺疾病:肺炎、肺不张、肺脓肿等。、胸廓疾患:胸廓脊柱畸形、气胸、胸腔积液。4、神经肌肉疼痛:呼吸肌麻痹、重症肌无力、多发性、根炎。5、膈运动障碍:膈肌麻痹

13、、大量腹水、妊娠;(二) 心血管疾病:各种原因所致心衰、心包压塞、肺栓塞等。(三) 中毒:、尿毒症、糖尿病同症酸中毒、农药中毒等。(四)血液病: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五)神经精神因素: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四、 临床表现:(一) 肺源性呼吸困难:肺源性呼吸困难是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临床上分三型:、 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吸气费力,显著困难、重者出现“三凹征”,、 呼气性呼吸困难:特点: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而缓慢 ,常有哮呜音。、 混合性呼吸困难;特点:吸气与呼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增快,经常伴有呼吸音异常,可有病理性呼吸音。 (二)

14、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右心衰引起;左心衰呼吸困难特点;劳力性、仰卧加重,坐位减轻,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心率。右心衰呼吸困难特点:体循环淤血所致。(三)中毒性呼吸困难:酸中毒,糖尿病酮症,感染,药物,CO等。(四) 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特点:呼吸变慢变深,常伴呼吸节律的异常。癔症特点:呼吸浅表而频数60100次/分。 叹息样呼吸主观,客观相分离。(五) 血液病:重度贫血,休克。第九节 心悸一、 定义: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二、 病因:、 心脏博动增强;生理性剧烈运动、饮酒、药物病理性:心室肥大、心搏出量,如:甲元、贫血、发热。、 心律失常:过速、过缓、心律不齐;、 心脏神经官能症:三、 伴随症状:1、心前区疼痛;2、发热;3、晕厥抽搐4、贫血、5呼吸困难;6、消瘦、出汗。第十节 恶心与呕吐恶心:为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并有迷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