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幼教科学学前通用版大班大班上-五上第一单元易错题-公开课.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4550750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幼教科学学前通用版大班大班上-五上第一单元易错题-公开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前幼教科学学前通用版大班大班上-五上第一单元易错题-公开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前幼教科学学前通用版大班大班上-五上第一单元易错题-公开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前幼教科学学前通用版大班大班上-五上第一单元易错题-公开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幼教科学学前通用版大班大班上-五上第一单元易错题-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幼教科学学前通用版大班大班上-五上第一单元易错题-公开课.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易错题卷班级_姓名_学号_一、判断题( )1.点燃的蜡烛、萤火虫都是光源。(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说明月亮是光源。( )3.文艺汇演时,舞台上的彩色灯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发生月食时,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5.光能以直线的方式一直传播下去。( )6.在大雾中打开激光笔时,能清晰地看到一道笔直的光束。( )7.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8.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时,光的传播路线一定会发生变化。( )9.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 )10.不同颜色的光通过棱镜时发生折射的程度是一样的。( )11.晚上灯亮后,小雅就能看见桌子上的苹果了

2、。这是因为灯光照在苹果上,苹果将灯光反射到了她的眼睛里。( )12.反射后的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13.我们能通过潜望镜观察到物体,说明光沿曲线传播。( )14.我们不能直接通过潜望镜去看太阳。( )15.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但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不会发生折射现象。( )16.阳光照射在镜面上后,可以改变原来的传播路线。( )17.一束光最多能够被反射两次。( )18.安装潜望镜的镜子时,要保持镜子平行且反射面朝向同一方向。二、选择题1.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A.波光粼粼的湖水 B.熊熊燃烧的火把 C.皎洁的月光2.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本书,你( )这本书。A.能看到

3、 B.不能看到 C.适应后能看到3.在“光照射玻璃,纸和书的探索”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应该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实验中的白纸可以用厚纸板来代替C.实验中的书可以用木板来代替4.在“光照射烟雾的探索”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香刚被点燃时,用激光笔照射就能观察到清晰的光B.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时,用激光笔照射能观察到一道清晰的笔直光束奇C.在水槽中线香的烟气不断增多的过程中,光束越来越模糊5.小科将筷子放入盛有水的碗中,看到筷子“折断”了,这是因为( )。A.光的折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水把筷子折断了6.当我们看到鱼缸中有两条金鱼时,实际上鱼缸中( )。A.只有

4、一条金鱼 B.有两条金鱼C.可能有一条金鱼,也可能有两条金鱼7.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空,原因是( )。A.青蛙视力不好 B.光沿直线传播 C.天空只有井口大小8.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一叶障目 B.树底下乘凉 C.先见闪电,后听雷声9.光不能穿过( )继续传播。A.清水 B.无色塑料袋 C.薄铁皮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太阳伞遮阳的原理是透明物体可以阻碍光的传播B.窗户安装玻璃比安装窗户纸更明亮,是因为玻璃的透光性更好C.凿壁偷光是因为古代墙壁比较薄,光可以穿过墙壁11.当老师将手伸入鱼缸中时.旁边的小雅说:“水中老师的手看起来错位了(如图所示)。

5、”而正对鱼缸的小科却说:“没有看到错位现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雅说错了 B.小科说错了C.他们都没有说错,角度不同看到的现象可能不同12.下列现象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B.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C.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13.我们做光的色散实验时,使用的三棱镜是( )。A.透明物体 B.不透明物体 C.半透明物体14.下列材料不可以制作成棱镜的是( )。A.玻璃 B.水晶 C.木材15. ( )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A.品红、黄、青 B.红、绿、蓝 C.红、绿、黄16.彩虹通常出现在( )。A.干燥的空气中 B.湿润的空气中 C.下雨时且

6、看不到太阳的空中17.下列有关“影”的词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湖光倒影 B.形影不离 C.立裘见影18.关于白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B.白光只能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C.太阳光不是白光19.平面镜里的像都与物体( )。A.左右相反 B.相同 C.上下相反20.下列物品没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A.台灯的灯罩 B.医生戴的额镜 C.放大镜三 、资料分析【材料一】小明同学做实验的时候发现,透过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看物体时,物体被放大了。他感觉这一现象很神奇,便查阅了资料并得到以下内容:透镜可以分为凹透镜和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为凸透镜

7、;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叫凹透镜。当光射到透镜上,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所以用凸透镜看报纸时,报纸上的字会变大;而用凹透镜看报纸时,报纸上的字会变小。(1)结合查阅的资料,小明认为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2)凹透镜和凸透镜利用的原理是(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3)小明同学摸了摸近视眼镜的镜片,感觉镜片中间薄、边缘厚,他认为近视眼镜是(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材料二】日食,又叫日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的阴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

8、日食现象。月食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地球上的人就会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每月十五前后。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1)材料中提到了三种现象,请将其名称填在相应的示意图下面的横线上。_ _ _(2)材料中提到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每月十五前后,结合我们学过的月相知识可以判断日食只可能发生在( )。A.农历每月初一前后 B.农历每月初八前后 C.农历每月十五前后(3)说一

9、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利用了材料中的原理。(至少2个) 【材料三】其实,早在我国唐朝就已经有了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张志和在玄贞子中就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小科根据书中的记载制造彩虹。 方法一 方法二1.小科采用方法_时可以看到人工彩虹。2.小科能看到人工彩虹的主要原因是光的( )。A.色散 B.直线传播 C.反射3.当我们观察到天然形成的彩虹时,彩虹出现的方向和太阳所在方向是( )。A.相反的 B.相同的 C.没有关系【材料四】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太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而单纯色光经过三棱镜将不再分解。

10、牛顿在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讨论会上公布这个重大发现时,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反而遭到激烈的反对。人们当时理解不了牛顿的精辟见解最常见的白光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光,而色彩鲜艳的光却是简单的。牛顿为了说服大家,又做了多次把七色光混合成为白光的实验,结果得出了相同的结论。(1)阅读材料后,我们可以知道( )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光。A.红光 B.绿光 C.白光(2)据说,牛顿为了说明日光的成分而制作了“牛顿色盘”。“牛顿色盘”和我们在课堂上做的彩色轮很像,不过它将圆盘分为七个扇形,依次涂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当“牛顿色盘”快速旋转时,可以看到圆盘呈( )。A.白色 B.黑色 C.红色(3)如图,

11、用一面镜子挡住光的去路,会发现光改变了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画出改变后的光的传播路线(用带箭头的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材料五】用一个长方体牙膏盒,在侧面的上端,剪开一个方形的口。在它对面的下端,也剪开一个相同的口。然后在左右两面,和对角成45,沿直线切开口子,并插入小镜片。最后,用胶带将镜片从外边固定住。如右图所示,一个简易的潜望镜就做成了。(1)请在图中用带箭头的线画出光的传播路线示意图。(2)制作潜望镜时,用到了_面_镜。(3)潜望镜利用了( )原理。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材料六】杯弓蛇影:有人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客人以为酒杯里有蛇,回去疑心中了蛇毒,

12、就生病了。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海市蜃楼:大气中由于光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当空气各层的密度有较大的差异时,远处的光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会发生折射等光学现象,这时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物体的影像。这种现象多在夏天出现在沿海一带或沙漠地方。古人误认为是蜃吐气而成,所以叫蜃景。通称海市蜃楼。立竿见影:指在阳光下竖起竹竿,立刻就看到了竹竿的影子。比喻行事能马上看到效果或付出能马上得到收获。多用于描述某种具体措施能立刻见效。1.材料中与光沿直线传播有关的成语是_,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成语是_,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成语是_。2.与光现象有关的成语、俗语还有很多,请仿照下面的例子写一写。例: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至少2个)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