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现代散文的教学措施.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4548113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现代散文的教学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4、现代散文的教学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4、现代散文的教学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现代散文的教学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现代散文的教学措施.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散文的教学措施现代散文的教学措施,即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1、明确散文特征(1)作者的主观性比较强。首先要学生明白散文的特征。现代散文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的散文,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散文表现上注重情真意切,意在境中。散文一般不像小说那样以人物形象的相对完整的塑造为能事,虽然也并非轻视人物情态的传神。散文更着力于人物(有时候就是作者自己)所处环境的描绘、人与人之间所酿成气氛以及整体意境的形成;而这一切又都无不浸含

2、着某种真挚的情思和意绪。”散文必须向读者坦诚真实的自我,所以散文最难作假。这就引到散文教学的一个问题:散文中没有主人公的问题,散文教学的关键不是抓人物,而是找到作者最想说的那句话。即便是叙事性散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也要有别于小说的人物分析。(2)日益注重“理性”、“理趣”。散文的魅力,在于情感体验之中对社会人生的一种领悟。不只是抒情。散文的特点,首先强调“情思”和“理趣”;但是,散文的理性、理趣,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直接议论,而是寓理于事、于情、于景、于物。也就是说,它和散文的形象性,并不矛盾。2、分析文章脉落解读散文,抓住作者的情感,就必须抓住课文中的线索。作品的线索是指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

3、络,或说是把作品的全部材料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把握一篇散文作品必须首先把握这条线索,把握住线索等于抓住了文章的纲,纲举目张,顺着它便于弄清文章各个部分之间关系,更好地理解作者是如何“形散神不散”地组织材料的,从而领会作者精巧的构思。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如荔枝蜜,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不喜欢蜜蜂想去看看蜜蜂赞颂蜜蜂梦变蜜蜂,把思想感情贯注于文章之中,其发展变化就构成了文章的线索。鲁迅的藤野先生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

4、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东京见闻(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用设问句自然过渡。接着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衬托藤野先生),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3、理解文章主题散文中的社会背景十分重要,我们要从社会背景中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散文中,作者并不是为写物而写物,而是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来表达一种“意”,即托物言志。这里的“物”,可以是偏重于“自然性”的物,也可以是偏重于“社会性”的物,即赋予一定意义的象征物。如荔枝蜜借物喻人,把对劳动人民浓烈的赞美熔铸在所描写的对象小蜜蜂身上,因为他们都“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因此,通过在教法上、学法上动了脑筋,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积极探索新颖而又科学的方法,做到精心设计,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体验到获得知识与能力后的愉悦,保持乐学的高昂情绪,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教无定法,希望在日后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