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程完成情况汇报材料——月日.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454039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工程完成情况汇报材料——月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工程完成情况汇报材料——月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工程完成情况汇报材料——月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工程完成情况汇报材料——月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年工程完成情况汇报材料——月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工程完成情况汇报材料——月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工程完成情况汇报材料——月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完成情况汇报材料XX年4月17日 八达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中共八达镇委员会八达镇人民政府 (2010年12月17日)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林改办的具体指导以及县直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全局,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精心组织、团结协作,扎实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并取得了一定实效。现将我镇开展林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镇总面积为371.65平方公里,下辖13各村民委员会,108个自然屯,共4261户农户。本次林改涉及木呈、土黄、红星、那卡、八达、龙保、旺子、周帮、坡皿等9个村

2、委会,共60个村民小组,全镇林改任务面积19.4万亩。 1、林改方案制定情况。为确保全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我镇于2009年9月19日召开了全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为组长的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全镇实际,认真制定了八达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同时,从镇政府、各站所抽出有一定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XX县区派驻新农村指导员以及县下派的林改技术员等100多人,组成9个林改村级工作组和1个林改纠纷调解组,进村入户落实林改工作。全镇已于2009年12月前顺利完成9个村60个村民小组的宣传动员、技术培训和摸底调查等前期工作,制定并表决通过了60个村民小组的集

3、体林权改革实施方案。 2、外业勘界情况。2010年5月5日上午,我镇再次召开全镇林改工作会议,林改工作全面转入第二阶段即勘界确权阶段。6月10日参加在古障镇召开的全县林改工作推进会议后,我镇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借鉴和学习古障、足别等兄弟乡的先进做法和宝贵经验,并于6月13日召开了全镇林改工作推进会,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我镇林改进度。外业勘界以来,我镇各驻村工作队、技术员、调解组三大工作组成员不畏烈日、不辞辛苦,翻山越岭、勾界画图, 1使全镇林改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镇林改完成外业勘界18.59万亩,占上级下达任务面积的95.82%,其中木呈村、红星村、周帮村、旺子村、

4、龙保村、坡皿村等六个村都已全面完成。 3、纠纷调处情况。在林改排查摸底阶初步排查出林改纠纷47起,后来在外业勘界中新增11起,截至目前全镇共有林权纠纷58起,其中“三跨”案件9件(跨省纠纷4起;跨县纠纷1起;跨乡纠纷4起);村与村之间纠纷4起;屯与屯之间纠纷30起;个人之间纠纷15起。在县镇两级调解工作组的协调配合下,按照“大面积大纠纷由调解组调处,小面积小纠纷由各村工作队调处”的分工协作方法开展调处工作,现已调处58起,调处率为100%,其中成功调处41起,调处成功率为70.69%。 4、发证建档情况。随着外业勘界工作进入尾声,全镇的林改工作也逐步转入第三阶段即发证建档阶段。外业勘界结束后,

5、各组技术组人员立即投入内业输入工作,并及时将录好的勘界表和勘界图纸由各村工作队负责到各村民小组进行张贴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指导村民完善和签订承包合同并填写林权登记申请表。目前全镇60个涉及林改的村民小组中坡皿、旺子、木呈等23个村民小组已发放林权证;15个村民小组已提交林权登记申请表、合同书等材料,等待县林改办审核、发证;10个村民小组正在填写林权登记申请表和签订合同书;12个村民小组的公示材料还在县林改办打印未发下来。全镇林改建档发证工作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我镇高度重视林改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成立八达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

6、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任组长,林改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班子成员领导任副组长,各站所负责人和村支书、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专门的林改办公室,并配齐配全办公设备和完善各种上墙制度,办公室值班电话为:8682159。同时还成立了由县镇两级干部组成的林权改革纠纷调处领导小组,负责调处林改工作中发生的林权纠纷,确实加强了对林改工作的领导。全镇9个村委会分别成立由驻村工作队长任组长,村支书主任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本村的 2林改工作。林改工作中,林业站积极当好参谋助手,搞好技术指导;综治、司法部门及时排查和调处林改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维护好林区治安秩序,其他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

7、作,形成合力,确保林改工作顺利进展。 (二)加大宣传,明确政策。在林改工作中,为了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林业改革的重要性及其深远意义,消除顾虑,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林业改革工作中,我镇加强业务培训,多次开展镇、村、组政策业务培训,始终做到政策不熟悉不下村,理解不透不指导。利用黑板报、张帖标语、发宣传单、召开各种群众会议等有效形式,大力宣传林改的重要意义。在宣传工作中,还采取层层推进、由浅入深的方法,先在村干部中宣传,再依次到党团员、离退休干部、村民代表、户主进行宣传,收到较好效果。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强声势的宣传,使林改政策家喻户晓,激发了群众参与林改工作的热情,确保林改工作圆满完成。截止目

8、前,共召开镇级培训会2场,参训人158人次;召开村级培训会议9场,受训182人次;召开群众会议62场,受训2677人次;成功举办林改宣传晚会1台,观看群众达300多人;制度上墙4幅、粘贴标语125条、共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4270封;发放林改知识宣传小册子4500多册。在做好了常规的宣传工作的同时,我镇还坚持将宣传工作贯穿于整个林改工作始终。即:在实施中,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矛盾纠纷,在及时做好调解的同时,将林改政策和土地法、森林法、村规民约宣传好、宣传透,让农民群众真正明白林改的目的和意义,使他们由原来对林改持等待观望的态度向积极参与转变。 (三)组织实施,严把“三关”。自200

9、9年9月19日林改工作实施以来,我镇党委、镇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工作,严把“摸底调查、方案制定和外业勘界”三关,积极稳妥推进工作。 一是严把摸底调查关,把调查摸底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我镇林改动员大会结束后,林改工作队员就纷纷进村入户按林业“三定”及土地顺延承包时的各种有效证件进行模低调查,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掌握了解各组各户的实情,收集第一手资料,以便在下一步工作中针对不同的实际,不同的问题,做好分类指导工 3作。 二是严把方案制定关,依据各屯实际制定科学、合理、可行且具有指导性的方案。在具体制定各小组方案中,各林改工作组认真指导,把好方案的合法关,使方案达到既不违法

10、,又能充分贯彻好各级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都能依法享有自已的合法权益。做到依法依规、尊重历史、尊重民意为原则,按照各村民小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61个村民小组的林改实施方案经村民小组大会表决同意后已于2009年12月25日前全部上报镇林改办审批后存档备案。 三是严把外业勘界关,由技术员实事求是地将镇、村、小组界线勾绘上图、确权,并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分别落实到户、联户或其他经济组织。在外业勘界中,我镇坚持把尊重历史、事实依据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四至界限尚未被破坏的山林地块给予优先划定,并坚持面积服从于历史四至予以确权;对于四至界限已不存在的地块,要求原户主和与之有争议的农

11、户出示相关证据,根据所提供证据,进行调处确权后再给予勘定勾图。 (四)注重质量、狠抓进度。在林改工作各阶段尤其是在外业勘界阶段,我镇在确保高质量、高标准的基础上狠抓工作进度并采取了一些列有效措施:一是严肃林改工作纪律,严格实行每日考勤制度;二是林改办公室高效运转,切实服务于林改各项工作;三是及时了解外业勘界和纠纷调解工作进度,坚持“五日一报”制度。为了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林改任务,7月19日上午,利用周一例会,镇党委李正荣书记专门对林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一是重新调配技术人员,集中力量支援林改后进村,尽快斩断林改进度的尾巴;二是进一步加强工作队、技术员和调解组之间的协作配合,攻破各个林改瓶

12、颈环节,全面冲刺,全力攻坚,以确保全镇林改外业勘界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五)加大力度,调处纠纷。在开展林权改革工作的过程中,林地林权关系是老百姓最敏感的问题,也关系到我镇社会大局稳定。我镇一直把调处矛盾纠纷作为推进林改工作的重大突破口,在调处过程中,调解工作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尊重历史,又结合实际,以认真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的作用,努力做到户与户 4的纠纷不出组,组与组的纠纷不出村。但由于我镇点多面广、历史遗留问题复杂、跨省纠纷较多、纠纷面积过大,群众观念淡薄等因素导致林权纠纷调解进度比较慢。为了突破这种被动局面,5月24日,镇林改纠纷调解工作组两次召开会议,深入分析

13、,商讨对策,找准突破口。决定选取纠纷面积较大,村民居住集中、群众积极性高的木呈村作为纠纷调解试点村,为下一步全面推进林改纠纷调处工作做表率,探经验。会后,我镇还组织林改调解工作组成员前往普合苗族乡学习考察,吸取借鉴兄弟乡镇的先进做法和宝贵经验。6月13日全镇林改工作推进会后,调处工作组倍感责任重大,再次召开研讨会,整合力量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纠纷调处工作中,全力争取突破林改进度的瓶颈关,为外业勘界铺好路。同时镇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跨境纠纷调处,2010年10月28日,我镇还组成专门调解工作组前往XX省XX县区坝美镇会同坝美镇调解组共同协商调处双方土地纠纷事宜。双方组成联合工作组于10月29

14、日至30日先后下到坝美镇底先村科楼屯、坝于屯以及八达镇坡皿村弄汪屯、那卡村平那屯、土黄牧场等纠纷实地,组织有争议的双方群众进行现场指认和现场调解。经过开展大量工作后,由于纠纷时间长、纠纷原因复杂等因素尚未达成协议,但双方群众均同意维持争议地的原状,和睦共处,等待进一步调解。这次调解活动大大地缓和了双方群众的矛盾,为今后调解工作也打下坚实基本。 三、以林改为契机,发展林下产业经济为贯彻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展林下养鸡产业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经营权落实到户的优势,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空间环境,提升林地利用率、产出率和复种指数,发展林下

15、产业经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镇发展林下养鸡工作领导小组多次深入村屯,悉心动员和组织引导群众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发展林下养鸡产业,推进全镇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分别在土黄村老街屯和那卡村八门屯建立了汇农生态养殖场和京达养殖场两个年出栏量5000羽以上的养殖示范点。两个养殖场均以养殖本地土鸡、野鸡、三黄鸡、矮脚麻鸡、专用 5蛋鸡等为主,现每个养殖场存栏量为近10000羽。其中由土黄村返乡农民工玉杰同志建立的汇农生态养殖场已成为全镇发展林下经济取得成功的典型例子。2009年7月返乡后,在镇发展林下养鸡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和帮助下,他先后投入13万

16、多元在自家的板栗林地创办了1100平方米的汇农生态林下养殖场,完善了养鸡场的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有育雏室1座,小鸡舍2座,中鸡舍2座,大鸡舍2座,拥有50多亩的林地,年出栏30000羽,年纯收入可达10万元。同时,在玉杰养殖能手的示范带动下,周边的群众纷纷效仿,也办起了林下养殖,目前,全镇已有“林下养鸡”示范点13个,鸡种6万余只。为打造“林下土鸡”品牌,镇党委、政府还将成立“林下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继续对养殖户给予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并积极推行“品牌+基地+养殖户”产业发展模式,走产品开发、基地建设、防疫、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化之路,带动更多村民一起把“林下养鸡”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林改工作主要体会 在林改工作开展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