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化学溶液的形成》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4537048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题《化学溶液的形成》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化学专题《化学溶液的形成》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化学专题《化学溶液的形成》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化学专题《化学溶液的形成》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化学专题《化学溶液的形成》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题《化学溶液的形成》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化学溶液的形成》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化学专题化学溶液的形成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下列清洗方法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稀盐酸清洗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B用酒精清洗残留碘的试管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D用汽油清洗粘在手上的油漆【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有碳酸钙,盐酸清洗,形成的是溶液,不属于乳化原理;B、酒精是良好的有机溶剂,碘易溶解于酒精,用酒精清洗碘渍是利用溶解原理,不是乳化;C、洗涤剂中有乳化剂,具有乳化功能,用它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原理;D、汽油是良好的有机溶剂,油漆中含有油脂等有机物易溶解于汽油,用汽油清洗油污是利用溶解原理,不是乳化。故选C。2下列实验

2、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答案】A【解析】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C、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解: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故A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故B错误;C、镁在空气中

3、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D错误。故答案为:A。3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配制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取、量取、溶解和转移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C10mL98%的硫酸溶液加入到10mL水中得到49%的硫酸溶液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答案】C【解析】A、配制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葡萄糖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葡萄糖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

4、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正确;C、10mL98%的硫酸溶液加入到10mL水中,由于微粒之间有间隔,总体积会小于20mL,故错误;D、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凝固点降低,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故正确。点睛: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这样的,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4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食盐 C冰块 D花生油【答案】B【解析】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B. 食盐。A. 面粉, D. 花生油,均形成浊液。C. 冰块,只

5、有一种物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溶液和浊液的概念。5用括号内试剂有能一次性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固体:NaOH、NH4NO3、NaCl(水)B液体:稀盐酸、H2O、Ca(OH)2溶液(石蕊溶液)C固体:ZnSO4、CaCO3、KCl(水)D液体:Ba(NO3)2溶液、MgCl2溶液、K2CO3溶液(稀硫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NaOH、NH4NO3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分别升高、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B、稀盐酸、H2O、Ca(OH)2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碱性,分别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紫色、蓝色,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C、ZnSO4、KC

6、l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CaCO3难溶于水,用水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D、稀硫酸能与K2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镁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考点:考查酸、碱、盐的鉴别。6下列对水的说法中明显错误的是A尚湖中清澈的湖水是溶液 B蒸馏是净化程度很高的净水方法C可用肥皂水检测沙家浜的水是否属于硬水 D过滤可以除去湖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答案】D【解析】A、湖水中有可溶性的化合物,故是溶液,正确;B、净化水的步骤分为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其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正确;C、通常用肥皂水检验软硬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泡沫多浮渣少是软水

7、,反之是硬水,正确;D、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错误。故选D。7如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4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较大D将60 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答案】D【解析】A、由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它们的溶解度相同,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C、由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40,硫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4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钠

8、的质量分数较大,正确;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将6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变大,溶液由饱和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错误。故选D。8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Bt1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0C在温度高于t2时,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Dt2时的NaCl溶液与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答案】B【解析】A、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要指明温度,错误;B、t1时,KNO3的溶解度是20g,那么该温度时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

9、6.7%,正确;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温度高于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那么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错误;D、t2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那么t2时的NaCl的饱和溶液与KNO3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错误。故选B。点睛: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要指明温度;比较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时要指明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9下列有关汽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水呈碱性B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C喝了汽水常有打嗝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胃酸过多的人要多喝汽水【答案】B

10、【解析】A、汽水中含有碳酸,显酸性,错误;B、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正确;C、喝了汽水常有打嗝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D、胃酸过多即胃液酸性过强,汽水中含有碳酸,显酸性,不能过多摄入,错误。故选B。1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物质溶于水后,水的导电性都会增强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D溶液里的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答案】D【解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错误;B、酒精溶于水不导电,错误;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溶液里

11、的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正确。故选D。点睛: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11请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的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t2时,将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C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Dt1时,在50g水中加入30g的甲固体,可得到甲的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两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A错误;B、t2时,将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能

12、确定,故B错误;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C错误;D、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在50g水中加入30g的甲固体,可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故D正确。故选D。【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12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滑落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A浓硫酸B生石灰C硝酸铵D氢氧化钠固体【

13、答案】C【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B、氧化钙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C、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下降,所以石蜡仍为固态,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不会脱落;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故选C13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剂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增加C溶液浓度不变DCa(OH)2的溶解度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A、因为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因此减少了水,饱和

14、溶液的溶剂减少,故A错误;B、因为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因此减少了水,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会造成溶质析出;溶液的溶质、溶剂都在减少,故B错误;C、饱和溶液随溶剂水的减少,溶质相应析出,变化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且溶液温度没有改变,根据相同温度下的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因为溶液的温度不变,因此,溶质的溶解度也不变,故D错误;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14下列曲线不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含有NaOH和BaCl2的废水中加入稀硫酸B等质量的铝和镁与同浓度稀盐酸反应C接近饱和的KNO

15、3溶液降温至恰好饱和状态D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于Mg的活动性比铝强,故反应速度更快,B错误;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降温至恰好饱和状态,开始是溶液的浓度增大后不变,C错误;溶液的PH值由大于7,至等于7,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而小于7,D图中曲线错误考点: 反应与图像。15以下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C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D若100g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固体,则此时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答案】C【解析】【详解】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