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4530650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测试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1、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2、某固态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的该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A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3、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C、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4、下列关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中,能说明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发出白光 B、放出热量 C、

2、木炭质量减轻 D、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5、下列前者为物理性质,后者为化学性质的是 ( )A、汽油易挥发,碘能溶于酒精 B、铜绿受热易分解,氧气具有氧化性C、金属铁能导电,钢铁易生锈 D、酒精能燃烧,金刚石很硬6、由废弃塑料(如一次性快餐盒)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市向市民公开征求建议。以下建议不可行的是( )A、禁用塑料制品 B、不滥用塑料制品 C、回收利用废弃塑料 D、开发新型可降解塑料7、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汽车排放的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是粮食增产的主要方法C、不随便抛弃旧塑料制品是减少“白色污染”的重要措施D、海

3、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物质资源8、 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于是就拿磁铁来吸了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 )A、假设 B、观察 C、做结论 D、实验9、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没人的地方B、给烧杯中的物质加热时,可以用酒精灯给烧杯直接加热C、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个酒精灯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 mL、给试管里的液体

4、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度角、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l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C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 g碳酸钠粉末 D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水浇灭12 、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1克食盐时(1克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A、5.3克 B、5.1克 C、5.0克 D、4.9克13、 用托盘天平称量5克药品,天平调平后,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此时应 ( )A、增加砝码 B 、添加药品 C 、减少药品 D 、调节平衡螺丝

5、14 、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肯定大于6毫升B、肯定小于6毫升C、肯定等于 6毫升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毫升15、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 B C D16、下列实验中(如图),观察不到明显

6、变化的是( )17、下列物质中,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 )A、氮气 B、空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18、“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2002年桂林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泼上汽油焚烧 B、倾倒入渡江中 C、深埋入土中 D、碾压粉碎后再回收再利用二 、填空题19、量筒 试管 烧杯 酒精灯 广口瓶 滴管用上述仪器的序号填空。用来盛放少量药品进行化学反应的仪器是 ;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仪器是 ;给

7、物质进行加热的仪器是 ;储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20、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 处,试管里液体的 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 度角,试管口 对着自己或他人。21、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4)试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22、下列描述: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铜绿是一种绿色粉末 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与水 氧化铜为黑色粉末 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珠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二氧化碳不

8、可燃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23、加热固体引起试管破裂,你能说出可能的原因吗? 24、小亮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活动与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观察它的颜色、状态、硬度,并嗅其气味。结果记录为_,这些属于物质的_性质。(2)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可观察到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3)点燃蜡烛,可观察到灯芯周围石蜡融化,灯芯上的蜡烛燃烧,其火焰分为三层,则A层为_,B层为_,C层为_。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

9、所示)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与火焰接触的_层最先碳化变黑,由此说明_。(4)将一直干燥的烧杯照在烛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由此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等物质,这种变化属于_变化。(5)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提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实验探究: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

10、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因为_。(4)通过对蜡烛燃烧的观察,你认为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类型是 。25、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

11、的 温度最高;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猜 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