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453046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丹阳全州中心小学 眭瑞玉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作了最新的精辟阐述: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趣味性和应用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为此,我们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数学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2、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必须在导入部分努力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中,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这一阶段教师应该保持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借助多种直观媒体教学手段或艺术化手段创设有利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生活情境。 有位教师在上新课分数的基本性质,精心设计了一个动画故事悟空分瓜来引入新课。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途中,一天中午,炎热难当。孙悟空找来三个同样大的西瓜。为了公平,他把第一个西瓜平均分成四块,每人吃1块。八戒嘴馋,嚷着:“师兄,第二个西瓜我要吃2块,第三个西瓜我要吃3块。”孙悟空满口答应,就把第二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让八戒

3、吃了2块;把第三个西瓜分成12块,让八戒吃3块。八戒吃了十分高兴,可师兄们却在暗暗笑他。故事说到这儿,老师话锋一转。问道:“同学门,八戒有没有占到便宜呢?”这饶有趣味的生活情境也为学生作好了知识铺垫。二、调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探索新知。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每一部分与客观事物和学生原有知识,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教学中教师应适时点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使学生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不断双向转化,尽量做到“新知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规律让学生发现,结论让学生概括。”如在“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中,学生在“想办法找出圆形纸片的圆心”

4、这个问题引导下有了探究的欲望,(此时学生已有会画圆这一基础),通过学生积极合作,相互启发,用折叠的方法找出了圆心,把这张对折的纸展开,面对纸上的折痕,教师又及时引导“除了圆心,你还看到什么?”学生又自然转入探索半径与直径,通过学生自学课本,动脑想一想,动手画一画,量一量,小组讨论,交流,从而得出全新发现,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在同 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实现了知识的“再发现”。最后要求学生利用所学圆的知识设计新图案。完成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三体验生活实例

5、,反思教学得失。这一阶段教师通过生活实例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总结以上教学层次的得与失,对教学进度灵活调整,并采取“小先生制”的方法,让大多数学生在各小组中经历二度学习、充分发挥好“小先生”的助手作用。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在教学了元,角,分的进率后,(1)学生在书上完成“想想做做”第二题。(2)电脑屏幕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这里有1张5角币,2张2角币,5个1角币,从中拿出5角,怎样拿?哪些小朋友能上台把你的拿法展示给大家看一下?(3)电脑出示卡通小朋友豆豆需要买一张邮票去寄贺卡。卡通豆豆:阿姨,我买一张邮票。阿姨:一张邮票的价钱是8角。豆豆:啊?在人民币中,有1角

6、,2角,5角,就是没有8角的呀,这可怎么办呢?师:是呀,怎样付8角呢?学生分组表演付钱过程,实行小先生负责制,同学们在各小组中经历二度学习。老师以学生身份参与小组活动。并通过小组代表各抒己见的交流,学生的互评自评,教师的赏识激励,在教学互馈中教师反思得失,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四、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新数学课程中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 用的数学,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使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数学已有回到生活中去,才会显示其价值和展示其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所以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联系生活的数学

7、实践活动,体验“生活中处处用数学”。在“认识人民币”巩固练习时,教师创设“小鬼当家”的购物生活场面。星期天,妈妈为了培养豆豆的生活自理能力,早日养成节俭的传统美德,决定让豆豆当一次家,妈妈先从让豆豆买早点开始培养。妈妈请豆豆用5元钱买一家三口的早点,你准备帮他选择哪些物品?有什么理由?一个面包5角,一个茶叶蛋4角,一根火腿肠8角,一袋牛奶1元5角,一块蛋糕2元,一块巧克力3元,一根油条3角,一个大饼4角,一杯豆浆1元。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经观察,思考,讨论,学生说出了许多不同的安排,既经济又实惠,并讲出了各组不同的理由,还潜意识地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如第十二册教师在教了“圆的周长”后布置学生用自行车和一把米尺估算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学生先要通过各种方法测量自行车车轮的周长及平均踩一脚车轮滚几圈,还要均匀地脚踩踏板统计出从家到学校所踩的次数,这样在学生动手操作中活学了知识,学活了知识,充分挖掘培养学生的各种潜能。总之,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真正做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趣味化,教师才能真正找准自己的位置,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才能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师生才能够真正做到陶行知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