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底数幂的乘法.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4525716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底数幂的乘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同底数幂的乘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同底数幂的乘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底数幂的乘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底数幂的乘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 学 设 计 金安区枣树初级中学 张求来【教材分析】 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和整式的加减之后,为了学习整式的乘法而学习的关于幂的一个基本性质,又是幂的四个性质中最基本的一个性质,学好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其它性质和整式乘法的学习便容易了.因此,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既是有理数幂的乘法的推广又是整式乘法的重要基础,在本章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教学目的应是“熟练掌握”.为了使“熟练掌握”,一方面要正确理解法则.让学生自己得出法则,是正确理解法则的措施之一;同时还要扫除正确理解的障碍,即消除一些容易混淆之处.另一方面,通过把法则运用到各

2、种情况中去来达到熟练运用.对于易混淆之处,应提高新旧知识的可分辨性.通过变式对一些以前学过的,对现在法则容易产生混淆的内容(如合并同类项);以及以前容易发生错误的概念(如指数1认为没有指数)进行分辨,从比较中加深对正面法则的理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记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能正确地运用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并从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猜想等探究创新能力,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推导和应用,使学生初步理解“特殊-一般-

3、特殊”的认知规律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体味科学思想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地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难点:灵活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教学方法】 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尝试相结合.【教学过程设计】问 题 情 境师 生 活 动设 计 说 明(一) 数字游戏、提出问题亲爱的同学们,现在有 2、3、5 三个数字,请你任意选择其中的两个数字并用运算符号连接成一个式子.你能找出运算结果最大的式子吗?(二) 探索交流、发现新知(三) 变式训练、深化(四) 提炼小结、完善结构(五) 布置作业、延伸学习师:用找数的方法引出幂的含义,进而由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引入同底数幂的加减乘除运算,然后定向

4、解决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生:由原来的被动式接受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师: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式子2323特点,从而引入本节课题.2、鼓励学生根据幂的意义独立求出103104 a2a3a4a53、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醒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不要将a+a+a与a.a.a相混淆.(同时渗透幂的组成要素:底数、指数,为后续的找规律作好铺垫.)4、提出新任务:在注意了解学生对幂的意义的理解程度,要求学生说明每一步的理由.5、提高任务难度: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前后底数和指数的关系,并鼓励其运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6、提出挑战:能否用一个比较简洁的式子概括出你所发现的规律?7、更高挑战:你能从幂的意义这个

5、角度加以解释、说明,验证它的正确性吗?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师生:共同得到性质1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1、学以致用:师:引导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学生:正确地运用同底数幂乘法.2、挑战自我:师:引导并及时纠错.学生:正确地理解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条件.3、各显身手师:巡视并及时单独指导.学生:检查自身掌握情况.4、解决科学中的数学师:出示题目.学生:口答解决.5、你一定行:师: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运用公式的逆用.学生:积极思考.掌握公式的逆用.清点我的收获: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困惑? 学生:积极总结知识.师: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巩固性作业:课本P54 第1题提高性作业:仿照本节

6、课的方法,预习并尝试独立探索下节内容:幂的乘方.起点低,易于抓住学生同时复习了底数、指数、幂的含义.为新知识的学习作了有效的铺垫.用递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易于接受新知.法则的推导过程,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先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再通过交流、讨论,发现法则,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通过抢答题激发兴趣,同时在纠错过程中更深刻掌握知识.公式中的a可代表一个数、字母、式子等.同时对于两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的乘法也适用.强调符号的同时进一步对法则进行剖析:条件是乘法同底数幂;结果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同时教育学生学习要多思多想,力求学深学透.在学生梳理知识是同时,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反思的品质.在巩固新知的同时还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猜想等探究创新能力【附板书设计】【附教学设计说明】1、教学中充分利用操作、观察、分析、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探究知识并解决问题的能力.2、注意教学态度与语言的使用,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学生交流,用积极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自信心.3、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挖掘教科书的内涵,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来引领学生,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