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德育实践课.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4524536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上好德育实践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上好德育实践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上好德育实践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上好德育实践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上好德育实践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德育实践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德育实践课.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深入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课教学一、什么是德育实践活动课?德育实践活动课是在新形势下,就如何加强德育工作实效,在德育工作方法和途径上进行的大胆尝试。它是一种以教学过程为基本过程,紧紧围绕一个教育主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讨论、辩论”、“概念诱导启发”、“情境体验”、“活动游戏”、“课后行为延伸”、“深层探索”、“社会调查”等多种教学模式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课型。它是主题班团队会的拓展,是两课(中学思想政治课、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有益补充,是把学生德育活动纳入课堂教学的一种全新模式。它强调“体验”、“整合”、“开放”、“自主”八字特征。主题班团队会,由于模式固定,内容缺乏新意,而且更富突出学

2、生的表演性,所以主题班团队会只是部分学生的事情,其他学生只能扮演观众、听众的角色,这样导致一些主题班团队会只能流于形式。提到两课,尽管也在不断改革,但由于中考和高考两根指挥棒的指向,使它仍然没有摆脱学科化和应试化的倾向,仍然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仍然存在着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授理论、死记硬背概念等脱离实际的现象,导致两课仍然以学科教学为主,还不能真正做到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而德育实践活动课吸取了二者之间的优点,主题鲜明、内容集中、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生动形象、新颖别致、时代感强、实效突出,是“大德育观”、“以人为本”理念和“三贴近”原则的集中体现。它完全以

3、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包括内容的选择、方法的使用均由学生来完成。二、德育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功能:1、德育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传统德育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忽视作为独立个体,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的、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表现在德育的目标和内容的设置编排上,在途径和方法的确定选择上,既不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也不关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的过程成了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观众和听众的角色。在预先安排的固定目的、组织方式、活动程度等具体要求下,学生被动地进行着一种程式化、履行公事式的机械表演。这种反

4、理性的教育方法造成了教育与现实之间的悬殊差距。而德育实践活动课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从学生兴趣出发,从学生的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发,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的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借助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努力探索,在活动中不断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体现了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特征。2、德育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道德的实践本质决定了德育实践活动课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德育实践活动课就是通过多种符合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特点的教育实践

5、活动以及学生在实践中的角色地位的需要、兴趣、爱好与追求两个方面的交互作用,使他们在完成学习、工作、劳动任务和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践履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道德规范、行为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会产生遵守道德规范、评价和协调人际关系及个人行为的需要。这样,学生便将形成相应的品德,发展一定的道德实践能力。学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要完成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转变,其中道德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实践性德育课为学生的品德外化提供了实际锻炼的机会,同时,学生对一定道德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和深化也依赖于德育实践活动。三、德育实践活动课的类型:学生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内容是极为广泛、极为丰富的。就其内容的性质

6、划分,可概括为学习性的德育实践活动课、人际交往性的德育实践活动课、社会公益性的德育实践活动课、自立自理性的德育实践活动课。1、学习性的德育实践活动课学习活动是学生德育实践的主要内容。为此,德育必须引导学生学习适合现代生活的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要使学生懂得诚实、自强、责任心和尊重别人,要学习做人与做事的学问。必须用现实社会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入社会。在学习性活动中,学生能够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还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正确的唯物辩证观和科学精神。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创造

7、精神、刻苦认真、耐心细致等优良品德,以具备在未来社会中独立生存的资本。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是成功实施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但一定要注意这类活动重在动情,在情感上推动学生,真正能够扣人心弦激动人心;学生到学校来就是为了学东西的,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获取各种知识,是学生的普遍心理和最大愿望,所以整个活动要与学习紧密相关,万勿忘记治学这一根本。倘能注意这两点,那这样的活动势必会受到学生欢迎,且容易获得成功,有事半功倍之效。2、人际交往性的德育实践活动课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学生的人际交往也越来越具有复杂和深刻的特点。学生通过人际交往性的实践活动

8、、亲身体验人际交往的道德行为规范。在交往中,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负责。学会与人相处等做人的准则。更重要的是通过交往、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能够用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来对照检查自己,从而克服自己的短处和缺点,对自己有了更客观、全面的认识从而形成了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对青少年来说,良好的交往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3、社会公益性的德育实践活动课社会公益性活动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活动,也是处理自我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手段。如手拉手互助活动、为希望工程募捐活动、青少年志愿者活动。这类活动教育学生懂得从小要为社会、为国家承担一份责任,应尽一份义务。在助人中体验服务的快乐,在奉

9、献中培养无私的精神。学生从中不仅获得了人生意义的感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则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说、学、做合一,知行统一,对以往说与做两张皮的现象,具有特殊的批判和修正作用。学生参加这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社会,学生们为自己小小年纪,用学到的知识为当地发展献策出力小试身手,发挥个人潜能而欢欣鼓舞,这正是爱国爱家的具体体现;向别人宣传环保,首先要从自己做起,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律性和社会责任感。4、自立自理性的德育实践活动课针对当前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学生自立自理能力较差,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和艰苦磨炼,加强学生的自我服务性教育,如料理自己的生活,保持环境整洁卫生的劳动是非常必要的。在学

10、校包括值日,保持教室、校园的整洁,布置教室,改善学校环境和教学生活条件,绿化、美化校园等,这类的自我服务性、自立自理性劳动,不单单是为自己服务,包括为自己所在的集体服务,为所居住的社区服务,为国家服务。这类劳动,能使学生深刻体会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责任关心家里的一切事情,学会当家作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问题自己来解决。从而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并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继而关心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勇于承担重任的优良品德。总之,自立自理性的德育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自律,学会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创造,追求真知,全面提高青少年一代素质。这也是学生加强品德修

11、养、立志成才的必由之路。四、德育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1、德育实践活动课教学过程的六大要素:情境:是指进行某种活动所必需的,由一定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即活动所需要的氛围。问题:德育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活动课的主题;二是指活动课所要解决的矛盾或疑难。德育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有四类,即理解性问题、探索性问题、批判性问题和发现性问题。资料: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主张活动课教学不是供给学生一些现成的知识,而是给他们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加以整理,借以解决手头的问题,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杜威也不否认知识,但他认为,在活动课教学中知识是作为一种资料即

12、“进一步探究的资本,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存在的,它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思考:杜威视人为“解决问题之人”,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一种反省性思维。因此德育实践活动课教学不是给学生提供一些现成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产生观念、证实观念,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也就是思考,这样,教师不再是主宰者,而是作为一个学习者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操作:在德育实践活动课结构中,惟有操作最能体现活动课的特点,因而它是德育实践活动课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只有通过具体操作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德育实践活动课中的操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概括地讲,主要有5类,即动手操作、文艺创作、游乐表演、调查

13、研究、交流探讨。总结:这是对整节德育实践活动课活动过程和活动效果的评价,其目的是检查活动课的成与败、得与失,促成认识的提升和思想感情的升华,并为后继活动的开展提供参照性建议。2、德育实践活动课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活动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形式上有图片、文字、声像、实物以及其它信息载体;内容上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材料。以冀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创设情境:要千方百计地将教育教学演变成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需要或渴求。在创设情境时,一要注意情趣和境界的交融,二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三要注意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孩子的角度来认识世界。教师示范: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的示范要起到很好的典范

14、作用,是引导主体参与活动,而不是代替主体活动。要注意层次性,从“引”到“扶”,从“扶”到“放”,指导学生从“不会”到“会”,同时还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切不可喧宾夺主。学生实践:这是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实质性阶段或关键性步骤。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思考与自主操作相结合的过程。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按照主题活动的目的要求自主地投入活动,既动脑又动手,积极主动地完成活动作业。该阶段能充分体现德育实践活动课的特色。成果展示和总结评价:这一环节并不是活动课的终结,要通过对成果的评价来总结得失,及时调整策略,采取补救措施。3、德育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围绕着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而来的,只要能达

15、到预期教学目的、是围绕着教学内容服务的,我们就可以择而用之,没有既定之规,所谓教无定法。以认知为主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讲解的方式;以理解为主的部分,可以使用谈话、讨论的方法;以情感熏陶为主的章节,可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采用演讲、调查、座谈的方法;以导行为主的内容,可以通过表演、模拟训练等途径进行。五、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基本原则:1、主体性原则德育实践活动课应贯彻主体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自愿性和自主参与性,而不是强迫他们按照已经安排好、策划好、完全确定下来的程式去做,不给学生一点发挥和展示的机会。因此,学生的主体性或主体地位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活动的内容由学生自

16、己选择;活动方式和具体要求由学生自己安排;活动的材料也由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二是看学生参与程度。一堂德育实践活动课是否成功,关键看学生参与的人数。如果一次活动只有少数几个人参加,多数同学只是听客、看客,这样的活动是无法达到人人接受教育的理想效果的。应该给每一个同学机会,在活动中大胆尝试,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自我发展。2、实践性原则德育应把以道德为基础的道德实践作为其终极目的,付诸于实践。实践是德育活动的根本特性。德育育人的实践过程是内含于生活之中的过程,不可能脱离生活,凌驾于生活之上。因此,学生需要在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获得新的感知、体验,从而引导自己达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崇高境界。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去认识人生,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进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源于此理,德育实践活动课应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入生活,走近大自然,去和周围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