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上第三课.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4510642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三上第三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三上第三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三上第三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三上第三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三上第三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三上第三课.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瓯北千石小学电子备课本 二0一 一学年第一学期课题3、爬天都峰课型新授第(1 )课时 教学目的知识: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能力: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重 点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让学生在自读课文中,读准字音。学生通过认读卡片上的生字词,进一步巩固词语的字音及初步感知词义。有采用了有拼音,没拼音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读生字,巩固字音、字形。难点熟练朗读课文资料准备生字卡片教 师 活 动意图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师:你背

2、的真好,又让我们欣赏了黄山的雄奇秀美。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爬上天都峰去看一看。板书:爬天都峰。二、初读课文,认字学词。1、自己读课文,认读生字。要求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2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a.出现带有拼音的词语:笔陡、石级、发颤、仰起脸、奋力、攀着、鲫鱼、纪念、小辫子、笑呵呵、鼓舞、居然、汲取力量b.读准多音字:假日、似乎、白发苍苍、照相、应该c.去掉拼音读词语。d.去掉词语读生字。3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认读生字4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师:你这个小老师,让大

3、家都认识生字。三、读通课文,初步感悟。1指名小组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全班评价、要求读正确、读流利。2分组朗读,要求:反复练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进行指导。再全班齐读。3仔细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师:你读书很认真,对课文的理解也很准确,真棒!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

4、丝有关,中间是条“丝”。师:你学的非常好,能把它们分析的那样清楚,我想大家都能把它们记住了。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利用学过的旧知识进行引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另外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指导学生自学课文中生字词。指导学生把词语的字音读准确。认识字形。初读课文。能读正确、读流利。进一步熟悉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大意。巩固生字。帮助学生辨别形进字。能正确掌握字形。了解字意。能正确的书写生字。板书设计 3、爬天都峰 峰蜂 辫辩、辨作业1、 正确地、较流利地朗读课文。2、 抄写本课的词语。课后小记开课时以黄山奇石一课为导入,本计划让学生把这篇课文回忆着背一下,结果学生都忘得差不多

5、了,于是我只得引学生背了其中的一段,学生回忆起当时的金鸡叫天都了。接着以爬的前后为线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理解。课题3、爬天都峰课型新授第(2)课时 教学目的知识: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能力: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思教: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 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学生通过读于作者一同感受爬天都峰的过程,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说说“我”是怎样爬天都峰的,从而理解课文。资料准备教学挂图。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图片、文字介绍等。教 师 活

6、动意图 一导入 看到题目你想了解哪些? 二、讲授新课一)讲读课文中描写天都峰山势部分。1.默读课文。思考:这段话有几句?突出了天都峰的什么特点?2.指名读第一句,说说你从哪儿看出天都峰的高。要求抓住词句来理解。师:你们读得很认真,词语找得很准确。阅读能力很强。3.指名读第二句,理解天都峰的陡。重点理解“从天上掉下来”和“真叫人发颤”。4.小结。这一段作者对天都峰高和陡的描写,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同时也暗示了我们爬天都峰非常不容易,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是不行的。二)讲读课文35自然段。1.指名读“我”和爷爷的对话。2.从“我”和爷爷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通过对“也”字的理解,我们不难

7、看出:这一老一小都对对方能爬上天都峰持怀疑态度;但是我们仔细一想,这个“也”字还含有“羡慕”和“敬佩”的意思。3.从文中的两个“点点头”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4.小结。这一老一小在相互精神鼓舞下,约定一起爬天都峰。三)讲读67自然段。1.默读课文,画出表明爬山艰难的词语。师:你们词语找的准确,自己体会的也非常深刻,理解了文中所要表达的精神。2.指导朗读。3.小结。三代人战胜各种困难,终于爬上了天都峰。四)讲读89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老爷爷说的话里包含几个意思?3.理解“居然”“鼓舞”的意思。师:说的真好,其他同学都应向他似的,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4.小妹妹说的话里又讲了哪些内容?5

8、.“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以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提示:两个人的对话中为什么都有“勇气”一词?两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从他们的第一次谈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勇气他们怎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他们又怎能爬上天都峰?这个勇气来自对方的鼓舞,使他们增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奋力向上勇攀高峰。6.感情朗读(注意对话部分,要读好语气语调。)7.小结。“我”和老爷爷在峰顶互相道谢,感谢对方对自己的鼓励,给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五)讲读最后一段。1.齐读课文。2.“真有意思”是什么意思?3.理解“汲取”和“力量”。4.说说爸爸这番话的意思?你从中明白了什么?三、总结。1.简要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

9、.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四、重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2、3、4题的练习。激情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抓重点词语,理解天都峰的的特点。总结引发学生思考,渗透思想教育。理解重点字,体会情感。通过学生动笔画,说理解了他们的精神。指导学生读出情感。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说的。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朗读学生体会到了本文所要进行的思想教育。板书设计 3、爬天都峰高 手脚并用、奋力 天都峰 不再犹豫-一会儿、爬呀爬-互相汲取力量 陡 终于 作业1.感情朗读课文。2.抄写词语。3.用“比”和“一会儿一会儿”各写一句话。课后小记学生在读“我奋力向峰顶爬去”时我让他们作动作并想象

10、,学生读得有的都出了汗,接着让他们对比想象爷爷爬时的样子。有的学生就开玩笑似的说,爷爷也很奋力像老猴子一样惹得我和其余学生忍不住哈哈大笑,本想忍住笑再找几个说一说,但却和学生一样笑得肚子疼,这时候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了,过了一会儿我忍住笑说:“看来同学们都认为老爷爷也很努力,所以他们爬呀爬,终于爬上了山顶。”然后进行读七八九段,学生就学会了对比。在指导读六七自然段时,有个学生提出来个问题“为什么要用“爬”字呢?山上不是有台阶还有扶的铁链吗?”当时我就鼓励说:“她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她真动脑子!”然后我和学生一起讨论了一下,通过看天都峰的高等,学生知道因为山太高太陡,所以直起身子走可能走不动,大都是像猴子一样爬的,所以用爬山。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了解到课堂必须有一个主要目标把这个目标记在心里,让学生每上一节课就有一些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