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4486724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住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层住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层住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层住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层住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层住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住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层住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探讨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土地资源的日益紧,住宅工程逐步向高层住宅开展,高层住宅一般在较大的城市开展比拟成熟,目前许多中小城市也逐步向高层住宅开展。但受建筑施工水平等综合因素影响,易出现较多的问题和隐患,造成的影响也比普通多层住宅大,后果也较严重。高层建筑出现质量问题后,往往维修困难,牵扯面广。所以在施工中就要加强措施,提高管理水平,认真做好通病防治工作,高层住宅质量通病主要表现,钢筋混凝土工程有:1、麻面2、蜂窝3、孔洞4、漏筋5、缺角掉棱6、施工逢夹层7、楼面裂缝8墙裂缝等;外墙有:1.门窗与外墙交接部位渗水、2.散水坡渗水、3.外墙预埋件根部渗水、4.变形缝部位渗水

2、、5.外墙镶贴饰面块材渗漏、6.铝合金门窗的渗漏、7.外墙框架结构梁柱与砌体围护结构间的渗漏。一、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原因与预防措施一麻面1、现象。混凝土局部外表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2、产生的原因(1) 模板外表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外表被粘坏;(2) 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外表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 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 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外表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5) 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外表形成麻点。3、预防措施: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

3、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混凝土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混凝土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二蜂窝1、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2、产生的原因(1)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2)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 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4) 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

4、捣时间不够;(5) 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6) 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7) 根底、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3、预防措施:混凝土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采用电子自动计量。混凝土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定。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混凝土的振捣分层捣固。灌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局部长度的1.25倍。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细骨料混凝土拌合物,那么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

5、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混凝土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适宜的振捣现象为: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灌注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灌注,并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三孔洞1、现象。混凝土结构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2、产生的原因(1)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2) 混凝上离析,砂浆别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展振捣。(3)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4)

6、混凝土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3、预防措施:1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细石混凝土灌注,使混凝土充满模板间隙,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2预留孔洞处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灌注不满,振捣不实,采取在侧面开口灌注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灌注。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a.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外表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混凝土外表成一定角度,约40。45。b.振捣器插点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织式顺序移动,不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R)的1.5倍。振捣器操作时快插慢拔。(4) 控制好下

7、料。要保证混凝土灌注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5) 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根底承台等采用土模施工时,要注意防止土块掉入混凝土中;发现混凝土中有杂物,与时去除干净。四露筋1现象。混凝土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构构件外表。2产生的原因(1) 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2) 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

8、位移,造成露筋;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3、预防措施:1灌注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2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3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混凝土灌注。4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展振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灌注混凝土前用清水将木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5混凝土自由顺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展

9、下料。6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7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与时调直,补扣绑好。五缺棱掉角1现象。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那么,棱角有缺陷2产生的原因(1) 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2) 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3) 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4) 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3防治措施木模板在灌注混凝土前充分湿润,混凝土灌注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外表与棱角才不会

10、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要用槽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冬季混凝土灌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与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六施工缝夹层1、现象现浇混凝土施工缝尤其梁板施工缝易漏水、接茬松散等现象。2、产生的原因在我们日常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天气、机械等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在建筑结构层上留设施工缝。如何处理施工缝,使工程质量不受影响,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2、预防措施:1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混凝土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那么按施工缝处理,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1.2

11、Mpa时,才允许继续灌注。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外表上继续灌注混凝土前,除掉外表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混凝土外表的水予去除。3在灌注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或与混凝土一样成份的水泥砂浆一层。4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冬季施工时可采用高压风吹。全部清理干净后,再将通条开口封闭,并抹水泥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砂浆,再灌注混凝土。七楼面裂缝的发生1、现象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45斜角裂缝为主外,其他还有常见的两类:(1)预埋线管与线管集散处;(2)施工中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2、原因1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

12、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2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问题,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撑马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3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理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

13、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4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天一层。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展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除了大开间的砼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那么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3、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可防治楼面裂缝3.1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保护1根据大量的施工实践,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必须

14、设置钢筋小马凳,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600mm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特别是对于细小的钢筋,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2尽可能合理地安排好各个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绑扎完板底钢筋后,线管预埋和模板收头应与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同时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和管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保护板面钢筋的重要性,必须行走时,尽量沿钢筋小马凳支撑点通行。3在混凝土浇筑时对裂缝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扩大接触面,尽量防止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混凝土浇筑时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进展护筋,确保钢筋位置正确。4在楼梯、施工缝等频繁通行处应搭设临时的简易通

15、道,以供施工人员通行。3.2、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1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68,间距w150mm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mm2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防止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处可以采用线盒。并且当线管数量很多时,宜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3.3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1施工速度方面不能过快,楼层混凝土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一定要保证(不宜小于24小时),以确保楼面混凝土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2在楼面混凝土浇筑完2-4小时之,尽量防止吊卸较重的大宗材料和大量人员进展钢筋绑扎施工,并且在吊运少量的材料时做到轻卸、轻放。两、三天以后方可进展正常支模等施工。在模板安装时,不得将材料集中堆放,应做到分散就位,以减少楼面集中荷载。3对于大开间的楼面应在模板支撑架搭设前就预先采用加密立杆以增加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在已浇筑的楼面上铺设木模以扩散压力,进一步防止裂缝发生。4、加强模板体系的质量要求1选择有足够刚度的模板支撑体系,不得随意改变技术人员确定的施工方案,防止模板变形、支撑下沉。2模板接缝应严密,严禁模板漏浆。3由于施工速度快.而施工单位又不愿意过多的在模板上投入,这就造成模板周转不足、顶板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