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项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九)

上传人:以*** 文档编号:554476754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1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项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九)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项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九)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项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九)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项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九)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项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九)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项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项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九)(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项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九)一、固体压强1.( 嵊州期末)如图除示、由三块材质和大小均相同的长方体1、2、3拼成的正方体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B上方中央再放置一较大的正方体A。若将B中间的长方体2抽掉后,正方体A对B压强的变化量为P1 , 地面所受压强的变化量为P2。关于P1与P2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P1一定大于P2B.P1一定等于P2C.P1可能大于P2D.P1一定小于P2【答案】 B 【解析】设物体A的重力为GA , 每个小长方体的重力为G,底面积为S; 原来A对B的压力为GA , A与B的受力面积为3S, 那么A对B的压强:pA=FASA=GA3S;

2、 若将B中间的长方体2抽掉后,A对B的压力为GA , A与B的受力面积为2S, 这时A对B的压强:pA=FASA=GA2S; 那么A对B的压强变化量为:p1=PAPA=GA2SGA3S; 原来B对地面的压力为GA+3G,A与B的受力面积为3S, 那么B对地面的压强:pB=FBSB=GA+3G3S; 若将B中间的长方体2抽掉后,B对地面的压力为GA+2G,A与B的受力面积为2S, 这时B对地面的压强:pB=FBSB=GA+2G2S; 那么B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2=PBPB=GA+2G2SGA+3G3S=GA2SGA3S; 那么p1=p2 , 故B正确。 故选B 2.( 长兴月考)如图所示,将

3、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分两部分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等于() A.3:5B.3:2C.2:5D.9:10【答案】 D 【解析】地面受到的压力为3G,受力面积为2S,那么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F甲S甲=3G2S; 乙:地面受到的压力为5G,受力面积为3S,那么对地面的压强为:p乙=F乙S乙=5G3S; 那么:F甲:F乙=3G2S:5G3S=910 , 故D正确。 故选D。3.高度相等的柱形物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A、B底面积之比为3:2,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2:1,对地面压强分别为pA、pB 将A沿水平方向切去 12 的高度,B沿竖直方向切去 12 的宽度,则A、B剩余部分对

4、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pA:pB=2:1B.pA:pB=2:3C.pA:pA=1:1D.pB:pB=2:1【答案】 B 【解析】A、B底面积之比为3:2 ,即 SA:SB=3:2; 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2:1,即 FA:FB=2:1; 根据公式 p=FS得到, A、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pApB=FASAFBSB=2312=43 , 故A错误; 将A沿水平方向切去 12 , 压力就是变成原来的 12 , 但受力面积不变, 那么这时A对桌面的压强 pApA=FASA12FASA=21 , 故C错误; B沿竖直方向切去 12 , 压力和受力面积都变成原来的 12 ,

5、那么这时B对桌面的压强: pBpB=FBSB12FB12SB=11 , 故D错误; pA:pB=12pA:pB=124:3=2:3 , 故B正确。 故选B。4.如图,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着三个柱状物甲、乙、丙,它们的高度均为h,均为实心匀质,甲、乙、丙的底面分别是半径为R的圆面、边长为a的正方形、半径为r的圆面。已知:2Ra2r,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 , 则甲、乙、丙材料的密度比较,正确的是( ) 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答案】 D 【解析】上下粗细一致的均匀柱体,它的体积V=Sh; 它对地面的压力F=G=mg=gV; 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FS=gVS=gS

6、S=g; 上面的式子说明:上下粗细一致的均匀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只与物体的密度和高度有关,与底面积无关。 因为:P甲=P乙=P丙 , 甲=乙=丙 所以:甲=乙=丙。 故选D。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两物体均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 ) A.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小于乙B.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小于乙C.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一定小于乙D.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小于乙【答案】 A 【解析】(1)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FS=GS=mgS=VgS=SgS=g ;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甲gh甲=乙

7、gh乙 , 即甲h甲=乙h乙-由图可知:h甲h乙 , 甲乙 , (2)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时,m=v,甲h甲2h甲=乙h乙2h乙-由两式可得:h甲h甲=h乙h乙 , h甲h乙 , h甲h乙,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3)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体积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甲g(h甲-h甲)=甲gh甲-甲gh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乙=乙g(h乙-h乙)=乙gh乙-乙gh乙,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体积,根据v=sh,得:h甲2h甲=h乙2h乙,h甲h乙 , h甲h乙,又甲乙 , 甲gh甲乙gh乙,又甲gh甲=乙gh乙 , p甲p乙,故C、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6.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侧放和

8、平放着完全相同的两块砖A和B 在砖B上面放有重力不计的薄壁容器C(不考虑容器的厚度)C中装有水,密度为水 , 砖A和B的密度均为 , 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 , C与砖B和砖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C和SB , 且SC= SB 已知砖B和砖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薄壁容器C中水的深度为( ) A.B.C.D.【答案】 C 【解析】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gh1 , 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 , 。故选C。7.( 诸暨期末)小宇利用海绵、小方桌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所示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B.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9、什么因素有关C.探究过程的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答案】 C 【解析】A.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中,控制压力相同,而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或者控制接触面积大小相同,而改变压力大小,即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用海绵的凹陷程度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加减砝码改变压力大小,将小桌倒置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因此探究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压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直接比较,只能通过海绵凹陷程度而不是凹陷面积的大小判断,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10、;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高度hAhB , 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ASB , 对地面的压强pA=p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的密度一定大于B的密度B.A的密度可能小于B的密度C.A的体积一定大于B的体积D.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答案】 A 【解析】pA=pB , hAhB , 由p=gh得:AB , 故A选项正确,B错误;又pA=pB , SASB由p= FS = GS 得:GAGB , 即mAmB , 故D选项错误hAhB , SASB , 由V=Sh不能确定A的体积一定大于B

11、的体积,故C错误故选A9.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探究A、B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象如果用A、B两种物质分别做成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根据图象可知,A、B两物质密度之比及甲、乙两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之比为( ) A.A:B=1:4 P甲:P乙=8:1B.A:B=8:1 P甲:P乙=4:1C.A:B=4:1 P甲:P乙=1:8D.A:B=8:1 P甲:P乙=1:4【答案】 B 【解析】由图象可知:甲的密度A= mAVA = 8g1cm3 =8g/cm3 , 乙的密度B= mBVB = 2g2cm3 =1g/cm3 , AB = 8g/cm3

12、1g/cm3 = 81 ;= mV ,甲乙两正方体的质量相同,体积之比 VAVB = mAmB = BA = 18 ,正方体体积V=a3 , 正方体边长之比: aAaB = 3VA3VB = 318 = 12 ,实心正方体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p= FS = mgS = VgS = a3ga2 =ag,甲乙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pApB = AaAgBaBg = 81 12 = 41 故选B10.体重60kg的张超为了估测自己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他穿上一双平底鞋站在一张方格纸上,描画出一只鞋的鞋底边缘的轮廓如图所示,已知小方格每边边长2cm。他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 A.1.5104PaB.3.0104PaC.1.5103PaD.3.0103Pa【答案】 A 【解析】人对地面的压力:F=G=mg=60kg9.8N/kg=588N;鞋底占有的方格数为52格,一小格的面积为2cm2cm=4cm2 , 人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2524cm2=416cm2=0.0416m2 , 他对地面的压强: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