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单元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2024春统编八下语文完全备课(导学案)】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554476074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单元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2024春统编八下语文完全备课(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4单元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2024春统编八下语文完全备课(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4单元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2024春统编八下语文完全备课(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4单元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2024春统编八下语文完全备课(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4单元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2024春统编八下语文完全备课(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单元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2024春统编八下语文完全备课(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单元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2024春统编八下语文完全备课(导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单元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2024春统编八下语文完全备课(导学案)】 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及演讲者的观点。 2.了解演讲词的特点,品味富有鼓动性的语言,学习运用对比手法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真理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及演讲者的观点。 2.了解演讲词的特点,品味富有鼓动性的语言,学习运用对比手法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案 1.了解作者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著名 _、 _、爱国民主战士。 五四运动中他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

2、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回国后,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被特务暗杀。 代表作有诗集 ,散文五四断想,另著有唐诗杂论等。 2.了解背景 本文选自闻一多全集第三卷,有删节。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国民党反动派不顾全国人民对和平民主的迫切要求,继续发动内战,并对爱国民主运动进行镇压。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因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这一演讲,当天下午就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了。课文是这

3、次演讲的记录整理稿。 3.文体知识 演讲词 也叫演说词,是指在公众场合就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等公开发表自己见解的讲话文稿。它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也可以表达主张、见解等。演讲词是以“写来体现“说”的艺术的,因此,与其他文体相比,演讲词具有鼓动性、针对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等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4.字词积累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卑劣( ) 无耻( ) 诬蔑( ) 屠杀( ) 悲愤( ) 捶击( ) 恐怖( ) 势力( ) 挑拨离间( ) 卑鄙( ) 蛮横( ) 赋予( ) (2)根据下

4、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卑鄙恶劣。( ) 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 (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 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 引起是非争端,使别人不和。( ) 不顾羞耻;不知羞耻。( ) 二、探究案 1.课文结构梳理 最后一次讲演 痛斥反动派暗杀 的罪行 爱憎分明 坚持真理 勇于 刨析反动派的虚弱本质 必败 人民、 必胜 号召昆明青年争取 2.思考探究 (1)文章开头写“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为什么“最卑劣最无耻”? (2)开头两段就李公朴先生被暗杀事件,从哪几个方面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3)文中连用三个“无耻和三个“光荣”

5、有什么表达效果? (4)第段中同时列举“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朴被害惨案的用意是什么? (5)第段中人称由“他们”变为“你们”,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闻一多先生预言反动派“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7)“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试分析这句话的含意,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8)“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结合背景材料,想一想这里的“光明和“黑暗”分别指什么。 (9)列举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作用是什么? (10)演讲者谈及特务时用“你们他们”,面对听众时则用“我们。这三种不同的称呼有什么表达效果? (

6、11)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12)“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文章结尾这一句应如何理解? (13)闻先生在给臧克家的信中说:“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结合本文内容,说明闻一多是从哪几个方面“讲个痛快”的? (14)这篇演讲词慷慨激昂,极具感染力,试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 三、质疑案 1.读完课文,回想一下,你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2.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前仆后继共同为祖国的灿烂明天奋斗着。同学们,我们现代青

7、年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点拨要点 一、预习案 1.诗人 学者 红烛 死水 3.字词积累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卑劣(bi li) 无耻(ch) 诬蔑(mi) 屠杀(t) 悲愤(fn) 捶击(chu) 恐怖(b) 势力(sh) 挑拨离间(tio) 卑鄙(b) 蛮横(hn) 赋予(f)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卑劣 诬蔑 蛮横 赋予 挑拨离间 无耻 二、探究案 1.课文结构梳理 李公朴 反动派 真理 民主和平 献身 2.思考探究 (1)开门见山,点出讲演的原因,渲染了悲愤的氛围,奠定了全文慷慨激昂的感情基调,为下文的叙述做铺垫。“最卑劣最无耻反

8、映了作者愤怒的情绪,表明其支持革命的立场和态度,表现了这一事件的性质之恶劣。 (2)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足见反动派卑劣无耻;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只会偷偷摸摸地暗杀,更见其卑劣无耻;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嫁祸于共产党,最是卑劣无耻。3.第4段介绍北京故宫的“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主题?为什么? 三层意思,逐层深入,彻底揭露了反动派制造暗杀李公朴事件的险恶用心。 (3)三个“无耻”,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感情强烈真挚。三个“光荣”,表达了讲演者对李先生的崇敬,对敌人的痛恨,给人们以巨大的鼓舞。二者形成对比反衬,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青年为争取民主和平而

9、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 (4)连续列举正义人士被害的典型惨案,赞扬李先生和昆明青年的伟大献身精神,同时揭露了反动派反革命、反人民、搞谋杀的罪恶本质。 (5)“他们”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及其实质;“你们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这样写有呼告效果,便于直接抒发情感,表现了演讲者大无畏的精神和愤怒的感情。 (6)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 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7)用“一个”和“千百万个对比,突出人民的力量的巨大,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爱国人士站起来斗争。表达出对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的

10、批判和蔑视,以及对人民终将胜利充满了信心。 (8)“光明”指全国的解放。“黑暗指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统治。 (9)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是世界历史上独裁专制残暴的统治者,最终都被人民的力量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倒行逆施也会和他们一样很快被人民推翻。表达了对反动派的蔑视和对人民终将胜利的信心。 (10)“你们”对敌人进行正面责问,显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他们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流露出演讲者的愤怒和蔑视。 “我们”鼓舞人们团结斗争,表现了演讲者与群众亲密无间的革命感情。 三种不同的称呼,表达了鲜明的情感和坚定的立场。 (11)闻一多先生坚信进步青年决不会让敌人蛮横下去,正义杀不完,真理永远存

11、在,历史赋予青年争取民主和平的使命,青年必须完成也一定会完成!他热情地号召青年继承传统,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 (12)以号令的形式向敌人发出奋战到底的挑战,也向世人宣告,不仅他闻一多,还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将会站起来,与反动派决一死战。表现了作者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升华了主题。 (13)谴责反动派制造的暗杀行径;揭露反动派色厉内荏的本质;号召进步青年继承先烈遗志,继续斗争。表达自己随时准备以身殉志的斗争决心。 (14)用语上:褒贬分明,将作者的爱憎鲜明地表现出来。对人民,对李先生,作者使用了不少褒义词,如“光荣最宝贵的生命”“无限的光荣强得很”等;对于敌人,则使用一系列贬义词,如“卑劣无耻”“偷偷摸摸屠杀”等。 句式上:使用大量反问句、设问句、感叹句、排比句,增强了感染力,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今天,这里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等。这些问句和感叹句比陈述句更能表达愤怒和斥责的情感。 手法上:敌我的对比,拉近了与听者的距离。不断变换人称,特别是“我们”与“你们”相连相对地使用,更突显演讲者感情的鲜明、立场的坚定,极具号召力。 三、质疑案 2.今天,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肩负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我们都是追梦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准备着,把青春献给祖国;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