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4470834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黄山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黄山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黄山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黄山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黄山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黄山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黄山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黄山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人一辈子都在( )中浮沉,惟有唐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A . 高潮低潮B . 平常C . 烦恼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2. (5分) (2016八下射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很显然,这个窗户俯kn 着一座公园,公园里有一泓 湖水,湖面上照例 (浮游 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摆弄着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班斓、争奇斗妍的牡丹花和金盏草。(1) 给划线

2、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kn_俯_着一泓(2) 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3) 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湖面上照例_(浮游 漫游)着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3. (1分) 根据提示默写。杜甫的望岳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 1 ,2 。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3 ,4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四、 名著阅读 (共2题;共10分)4. (5分) (2019八下厦门期中) 作家毕飞宇在傅雷家书序中写道:“对我,对我们这一代作家来说,傅雷是特殊的。我致敬傅雷。”但同时也说

3、:“我不愿成为傅雷的儿子。”你是否赞同毕飞宇的说法?请结合家书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5. (5分) (2019八下福田期末)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文段一: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谁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文段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

4、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画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1) 文段二选自哪本小说?小说主人公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哪一个?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经典名著往往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两个文段划线字都提到对待往事的态度,综合两个文段,谈谈你的收获。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6. (20分) (2016九上盂县期末)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第后面小题。“不靠谱”的三叔“你三叔这回又闯祸了!”父亲扔下大姑的电话,摇着头无奈地叹息。我猜想大姑在电话那端定然也是父亲这般表情,仿若三叔已是他

5、们心头压抑多年的心病,纵然大家都期望有一天,能像愚公移山那般移除这块闹心的障碍,但它却仍然如巨形磐石巍然不动。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三叔今年已入不惑之年,他惑不惑我没发现,反正这辈子三叔若想让人对他“不惑”,恐是极为难事了。这一切只因他所有“不靠谱”的行为。三叔的“不靠谱”打小便已显现出来。三叔自小长得清秀斯文,学习成绩更是一路优异,13岁那年便轻轻松松地考取了县里的重点中学,这在世代为农的村里人家自然是极为光耀的事。家里人还未从他考取的喜悦中醒过神来,他突然自己翻山越岭独自从县上回到家来,说什么也不再去学校了。爷爷自然是十分恼火,抽出门后的笤帚揍得三叔满屋子跑,可是依然没能拗过自己的孩子,皮肉一

6、顿款待之后,还是依了他。三叔对于他不上学的原因只字未提,家人和邻里之间自此衍生出千百种结论,三叔从来都不置可否,我也曾为这事问过他,他却没头没脑回我三字:“都一样”。虽说已经退学,但三叔却没断了爱看书的嗜好。在他家徒四壁的屋子里,除了一张破旧的床,便是满地的书。时常能看见他手捧书坐在门槛上,专心至极,甚至于白天下地干活都得随身带着一本。后来,我曾翻看过他的这些个“家当”,种类泛围之广,除了让村民们瞠目结舌,也让我这打小家里藏书算不少的人汗颜。这阵势若是在城市里,便可美其名曰:书香门弟。然而三叔摆错了位置,村里人皆认为一个庄稼汉读那么多书要做甚,而他不但不收敛,却越发不可收拾。于是他在众人眼中越

7、发地“不靠谱”起来。前几年村里招商引资,有许多台商来到这个穷乡僻壤投资办厂。三叔也走进工厂,成了流水线上的一名临时工。三叔干活认真,很快便成为了组长。干了大概三个月,三叔跟车间主任起了冲突,原因是三叔组里一名工人,家中有事请假半天,谁知下午来上班时,车间主任便以此为由,通知他不用来了,甚至告诉他已经安排了自己的亲戚顶替。三叔看不过眼,与车间主任理论起来。争辩到最后,车间主任甩下一句狠话:“再说就连你一块走!”,此话一出,鸦雀无声,三叔却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义正严词地对车间主任说:“他事先是请过假的,并没有违反厂里的规定,他是我组里的人,让他走我决不答应!”话音一落,工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指责起

8、车间主任,车间主任见势不妙,便放软了口气,挥挥手作罢。为了感谢三叔,几天后,那名差点被开除的工人在厂里的公告栏上贴出了一则感谢信,三叔的“壮举”受到了工人们的一致称赞。此事慢慢传到了家里,家里人都惊诧不已,没想到平日里闷不吭声的三叔居然也可以如此“血性”,而爷爷终于第一次因为三叔而笑逐颜开。正当大家皆大欢喜之时,一个月后,工厂突然将三叔“遣送”回家,名义上说让他暂时休息,但过后就了无声息,不再通知三叔回去上班。三叔到厂里询问原因,迎接他的是一排“软钉子”。三叔明白,厂里是换着法子让他走人。不甘心的三叔于是寻求有关机构解决此事,但一次次未果,却更加坚定了三叔的信念,他最终决定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

9、的权益。就这样,拖过了半年,三叔拒绝了所有的工作机会,用这段不算短的时间实施着他的维权计划。我时常看见他坐在家中的矮椅上翻着法律书,一字一句地在书上做着记号。有时看见他满面笑容,我知道那是事情有了新进展,但更多时候,三叔都是紧锁着眉头,满脸写着疲累与茫然。然而三叔一直没有放弃,事情最后终于走到了立案开庭的阶段。工厂里请来了有名的律师,然而三叔却选择了自辩。这样鸡蛋碰石头的场面我没有见到,但开庭前我终忍不住问三叔何苦如此固执,就算赢了官司又如何,日后恐又有麻烦事。然而三叔回我:“我只是两亿农民工之一,我做这一切只是想告诉所有人,农民工也是懂法的,也有正当权益。”时至今日,三叔这句话仍然在我耳边,

10、清晰异常。父亲常说,三叔这一世,固执得像头牛,碰壁许多,却不曾想过改变。回忆起三叔经历过的事,似乎没人能真正了解他的心思,但我却总能隐隐感受到他坚毅的内心力量,以及一颗不愿媚俗的心。(1) 开头一句“你三叔这回又闯祸了”有何作用? (2) 说说三叔做了哪些“不靠谱”的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 第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4) 从文中可看出三叔是一个怎样的人? (5) 对于三叔被“遣送”回家后,半年内拒绝了所有的工作机会,自学法律自辩维护维权的做法,你赞同吗?请写出理由。不少于50字。 7. (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还给谁1971年的夏天,我在A国上大学。不知是抵

11、达此地的第几个漫漫长日了,我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候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找工作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使我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时,头是低着的。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的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在凝望着我。他看着我,我也知道,没有抬头。他站起来了,仍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但愉快的曲子。我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一片影子挡住了我的去路。那个吹着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枝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来!给你!”他将小草当作一样珍宝似的递上来。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

12、忍不住笑了起来。“对,微笑,就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说完他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很亲热地弄乱。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励,又对我笑了笑。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悠悠闲闲地走了。那是我到A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小草,保留了许多年,才找不到了。那个人,连名字都没有法子知道,他的脸在回忆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没有法子忘记他。很多年过去了,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一笔可以归还的债,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将这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个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快活下去

13、的信念就更加热切,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仍然是美妙的。这份能力,来自那枝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2) 文中的第2段写出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情?(3) 金发青年为什么要送“我”小草?(4) “我”为什么要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5) 文中第14段,“另外一些人”“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指的是哪些人?(6) 文章末段,揭示了什么生活哲理?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暮春翁格【清】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1) 首句中“怨”字的含

14、义是什么?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9. (17分) (2017龙华模拟)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目:“未可。”下视其辙

15、,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曹刿论战(乙)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日:“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盘桓:徘徊,逗留;遽:惊慌;唱:通“倡”,提议;王:通“旺”,指兴致高。选自世说新语(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肉食者鄙 鄙:_ 小惠未偏 偏:_彼竭我盈 盈:_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 说:_(2) 翻译下列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3) 甲文在描写主要人物的时候写到了其他人物,有何作用?乙文刻画了谢安(谢太傅)怎样的性格特点?八、 小作文 (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