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化学科目复习知识点

上传人:以*** 文档编号:554465075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册化学科目复习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上册化学科目复习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上册化学科目复习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上册化学科目复习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上册化学科目复习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上册化学科目复习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册化学科目复习知识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上册化学科目复习知识点1.高一上册化学科目复习知识点 篇一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3.过滤法:溶与不溶。4.升华法:SiO2(I2)。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

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10.纸上层析(不作要求)2.高一上册化学科目复习知识点 篇二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

3、瓶烧杯。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3.高一上册化学科目复习知识点 篇三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a.

4、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4.高一上册化学科目复习知识点 篇四乙烯C2H41、乙烯的制法: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4、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CH2

5、=CH2+Br2CH2BrCH2Br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CH2=CH2+H2OCH3CH2OH(乙醇)5.高一上册化学科目复习知识点 篇五分散系相关概念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2、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3、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

6、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6.高一上册化学科目复习知识点 篇六一、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二、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三、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同

7、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7.高一上册化学科目复习知识点 篇七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8、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15、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_酸化的_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6、向含有SO42的

9、溶液中滴加用_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23、将铜片插入_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

10、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8.高一上册化学科目复习知识点 篇八氨气及铵盐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NH3?H2ONH4OH可作红色喷泉实验。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NH3H2O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NH4Cl(晶体)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_、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铵盐的性质:易

11、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NH4ClNH3HClNH4HCO3NH3H2OCO2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NH4NO3NaOHNaNO3H2ONH32NH4ClCa(OH)2CaCl22H2O2NH3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9.高一上册化学科目复习知识点 篇九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层排布的,其主要规律是: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

12、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注意:以上规律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不能孤立片面的理解。如M层为最外层的时候,最多为8个,而不是18个。10.高一上册化学科目复习知识点 篇十单质及简单离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增强。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减弱。元素单质的还原性越强,金属性就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就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同一周期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碱性减弱);同一族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酸性减弱)。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