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找茬”-文本编辑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4457699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家来“找茬”-文本编辑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家来“找茬”-文本编辑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家来“找茬”-文本编辑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家来“找茬”-文本编辑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家来“找茬”-文本编辑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家来“找茬”-文本编辑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家来“找茬”文本信息加工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文本信息加工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总课时安排需4课时,本节教学设计为第3课时内容。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信息素养中信息加工范畴的内容,是信息素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另外也为以后学习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奠定基础。本节课根据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以及所掌握的Word基本知识,主要讲述版面设置、正文样式、文字效果、图片处理、段落格式等方面内容。三、学情分析1.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正处于一个渴望一切依靠自己双手解决问题的阶段,独立自主意识强,思维活跃。2.学生中60%左右来自城镇,在

2、小学、初中时曾接触过word,在平时学习中运用也较多,另40%左右的学生来自农村,对于计算机比较陌生,更不用说对于软件的操作了。虽然前两节课中已经学习了部分word基础知识,但由于各种因素,学生掌握的情况却不尽相同,而且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够。四、设计理念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等,在教学过程中,讲授演示操作的方式已不能吸引学生,所以我设计了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讨论相结合的综合实践课,加强合作意识的培养。期间对学生的操作要点进行适时点评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文本信息如何通过加工形成我们需要的成果。任务驱动:准备好“根叔”不需要掌声,“根叔”更需要被铭记这个半成品文件,在其中

3、设置一些重要知识点的“陷阱”,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陷阱”。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中实践、讨论、学习,获得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分组进行:因为学生对Word掌握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分组进行讨论、实践,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找出文章中的“陷阱”。在学习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拓宽学习的渠道。五、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进一步熟悉文字处理软件Word加工文本信息的基本操作,并从操作过程中逐渐提升对日常文本信息的操作。技能目标: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审美能力,对文本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美化。情感目标:培养学生

4、自主判断、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爱观察、爱思考的习惯和对信息加工的兴趣与爱好。六、教学重点1. 掌握Word中版面设置、文字效果、段落格式、图片处理等方面的操作方法。2提高学生运用Word知识的能力,并能熟练使用相应的命令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和美化使其能更生动形象的表达信息。七、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结合已有的知识,准确的找出信息中需加工完善的地方。2教师在学生分析找错并修改的同时,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中的大众问题并加以讲解。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事例导入向学生展示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於2010年6月23日上午在2010届本科毕业生的

5、毕业典礼上名为记忆的毕业致辞,并配以图片等资料简短介绍当时的场景,引出“根叔”这个称谓的由来。因为事例比较贴近当下学生的心理,学生看了觉得很亲切,很向往,自然也就提起了兴趣。导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篇关于这篇毕业致辞感思的半成品word文档,我想请同学们一起来“找茬”,集思广益,帮助老师修改并完善这篇文章的加工。”学生任务:仔细阅读、观察文章,然后分组讨论,找出文章中的“陷阱”,并将讨论结果填入下表。找茬如何修改操作重点修改一修改二修改三修改四(二)学生“找茬”、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动手操作相结合(此部分可根据学生回答的顺序作相应调整)【学生“找茬” 】 1.标题文字格式与文章整体风格

6、不符。PPT投影操作任务1.请根据文章整体风格,对标题文字进行格式化;并给标题文字加蓝色的虚线方框,底纹值为20%灰色。学生根据要求自主练习,教师巡查,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个体解答。学生在对标题进行字体、字号、颜色等修饰时会发现操作比较简单,容易掌握。而对标题文字加方框和底纹值时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教师引导:此时取两个操作结果不同的学生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不同之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边框线和底纹值覆盖的范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此时教师可引出此知识点中应用范围“段落”和“文字”的区别。并此知识点进行集中演示、讲解。教师:“题目当中要求对标题文字进行设置,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应用范围呢?”

7、重点掌握:“边框和底纹”及“底纹值”选项中应用范围“文字”与“段落”的区别。【学生“找茬”】 2.文章正文段落的首行格式没有设置。PPT投影操作任务2.请将文章正文部分按如下要求设置:正文所有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并对行距加以适当调整,保证版面设计的美观。方法:选中所有段落,通过“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中的“特殊格式”和“行距”进行设置。教师引导:对段落进行“首行缩进”操作时,除了以上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键盘上的快捷键“Tab”键来设置。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单位的不同,1字符0.37厘米。【学生“找茬”】 3.文章中插入的图片长与宽比例不协调,缺少美感。PPT投影操作任务3.请对图片按如

8、下要求设置:对图片的长与宽进行适当调整,使其符合文章的版面要求;并将图片设置为“紧密型”图文环绕方式,右对齐。方法:右击图片“设置图片格式”,打开图片属性窗口,在选项卡中分别进行调整。教师引导:注意在对图片大小进行调整时,长与宽的比例是成比例进行缩放,如果要对图片的长与宽进行单独的调整,就必须取消“锁定纵横比”选项。学生探究:在文中插入两幅同样的自选图形(比如五角星),分别将其图文环绕方式设置为“四周型”和“紧密型”,注意观察两者的区别在哪儿?教师引导:在word里的任何一个图形都有两个外围框,一个是调整框,就是我们插入图后在图四周看到的六个圆形控制点,一个是图案自身的外轮廓。“四周型”文字是

9、环绕这个调整框的外形来排列环绕的,是个方形;而“紧密型”文字是按图形的外轮廓来排列的。【学生“找茬”】 4.文章中存在不符合原意的别字,应将“跟淑”改为“根叔”。PPT投影操作任务4.请对文章中的别字进行更改,将所有的“跟淑”修改为“根叔”。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运用自己的方法去对文章中能够找到的别字进行修改。在巡查中发现对word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会使用“编辑”菜单中的“查找与替换”,而以前没有接触过word的学生会一个一个去目视寻找并单独进行修改。教师:“同学们都能够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去查找并修改,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但是现在老师给出的文章页数较少,当中需要更

10、改的别字也不多,所以大家都能够完成。如果现在有一个上百页的文件需要我们进行查找更改,我们应怎么办呢?”方法:“编辑”菜单“查找与替换”,注意查找内容与替换内容的顺序不能颠倒。并尝试“替换”与“全部替换”的区别。学生探究:请大家将文章中所有 “根叔”两字的格式快速地设置为红色加波浪线。(此“格式替换”可通过演示讲解,重点注意光标的定位。)(三)拓展任务1.请将文章最后一段分为2栏,栏宽相等,并插入分隔线。2.在页脚位置插入页码,页码数字格式为“一,二,三”,居中对齐。学生通过帮助文件自主学习,为下节课的教学作一个启示,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达到更高的层次发展。(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随时注意保存,以防丢失。)(四)本课总结1.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灵活运用word中各项功能对文本进行加工,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2.熟练掌握字处理软件word中各项菜单命令,如“编辑”菜单、 “插入”菜单、 “格式”菜单等。注:此教学设计素材“根叔”不需要掌声,“根叔”更需要被铭记摘录自网络“凤凰论坛锵锵杂谈”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