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手册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4415933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64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手册(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学习手册第一部分:专业术语的掌握一、 双重预防体系双重预防体系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双体系”,(1)风险分级管控体系;(2)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二、双体系建设这个名词的来历2016 年1月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 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安全关口前移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在事故之前,把事故消除掉。三、企业如何贯彻执行双重预防体系? 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省级文件要求,市级深化落实要吃透政府文件精神,保证实施过程 目标清晰、方向明确;紧跟政府导向,不断修正和改进,确保不走弯路、

2、不做无用功。四、 什么是风险风险(R):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L):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S):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R)= 可能性(L) 严重性(S)管控级别为:分四级,代表颜色:红(公司)、橙(车间)、黄(班组)、蓝(岗位),也及时我们所平时说的:1-4级风险点分级。五、 风险的类别(1)固有风险设备、设施、场所等本身固有(赋存、带有)的能量(电能、势能、机械能、热能等);危险物质(我公司:甲苯、二硫化碳、苯胺、液碱、硫化氢)燃烧、爆炸、腐蚀等产生能量或有害物质。(2) 现实风险 人员

3、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 因素及安全管理缺陷。(3) 潜在风险 管理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可能导致现实风险发生的各类因素;违背法规及标准规程,如各类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特种设备检测检验、职业健康安全与消防投入及验收等。六、 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的组合。(1) 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2) 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3) 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和作业行为。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

4、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七、风险点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注:风险点里包含有几个或者多个危险源,风险点的范围大于危险源。七、 什么是事故隐患?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1第二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车间、岗位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排查表各岗位车间部室逐级评审并汇总上报至安全部对危险源现有管控措施

5、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每月安全活动讨论学习安全部组织全员培训编制双体系建设指导手册编制双体系建设制度车间班组级双体系工作小组公司双体系领导组全员参与危险源识别全员学习双体系定期修订完善编制下发指导性文件危险源识别材料汇总成立双体系建设组织机构一、 成立组织机构(1) 公司双体系领导小组;组长: 总经理,负责总体协调和推进。 副组长, 各分管副总,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 组员:各部室、车间负责人,工艺员、设备员、安全员、电气仪表、员工代表等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职责分工明确任务目标清晰。 人员构成覆盖面要广、全。(2) 车间级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二、 编写体系文件(

6、1) 手册 指导手册是开展双体系建设工作的 指导性和基础性文件,在不断深入推进中修订和完善,确保文件的时效性和适用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指导手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2) 制度为了解决双体系建设工作 怎么干、谁来干、干什么 的问题。合理、健全、与时俱进的制度是双体系健康、持续、全面、深入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安全检查与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双体系建设奖惩管理制度(3) 记录、表格记录、表格填写统一标准和要求,防止出现标准不一、填写方式不规范。风险点清单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工作危害分析表作业活动清单 风险点清单设备设施风险分级

7、管控清单安全检查表设备设施清单 三、 安全培训(1) 全员培训; 培训全覆盖:掌握双体系基本概念及术语,运行程序等基本知识,让员工了解 双体系的重要性(背景)、必要性(当前紧迫的安全形式)和实用性(具体应用),是全员了解、认识双体系工作的普及阶段,也为工作的全面推进打下基础。(2) 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开展培训;根据职务分工、文化层次、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分层次进行:决策层先了解重要性,才能全力支持。管理层及学习能力强的部分员工先会先用,才能逐步开展;其他员工要逐渐学会、掌握。自上而下、以点带面、全面普及。(3) 培训层次多样化; 每月安全活动都与双体系建设相关。活动 内容丰富多样、由简到繁、由易到

8、难、循序渐进,以班组为单位开展 多种形式的双体系建设活动。 班组活动、班前班后会、集体培训、自主学习(4) 多重手段并用;讲学考问惩培训的目的:了解、掌握、熟悉、独立分析。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和班组活动,岗位员工才能够熟练掌握本岗位风险识别的方法,通过隐患排查来保障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四、 风险识别评价;风险控制措施危险源辨识风险点划分分级管控风险评价(1) 风险点的划分;风险点划分原则:对于风险点的划分,在生产装置、储存罐区、装卸站台、作业场所等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按照大小适中、便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进行划分。风险点:1、部位风险;2、区域风险;3、场所风险

9、;4、作业活动风险风险点划分:动态作业活动+静态设备设施=风险点台账操作及作业活动风险点划分原则: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系统或大型机组开、停机,检维修、动火、有限空间等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 控。如: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危险区域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 。(2) 作业活动清单;M车间作业活动清单序号作业活动名称作业活动内容岗位活动频次1234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活动频率:频繁进行、特定时间进行、定期进行。)(3) 设备设

10、施清单;填表说明:1.设备十大类别:炉类、塔类、反应器类、储罐及容器类、冷换设备类、通用机械类、动力类、化工机械类、起重运输类、其他设备类。2.参照设备设施台帐,按照十大类别归类,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3、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后列出。设备设施清单序号设备名称类别型号位号/所在部位是否特种设备数量123(4)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范围;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作业

11、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并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选用以下几种常用风险分析方法:对于作业活动,选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进行辨识;对于设备设施,选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进行辨识;对于危险工艺应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简称HAZOP)、类比法、事故树分析法进行辨识。风险控制措施;风险管控措施包括:1、工程技术措施;2、管理措施;3、培训教育措施;4、个体防护措施;5、应急处置措施。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

12、理性、技术保证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替代、封闭、隔离、移开或改变方向等。管理措施: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减少暴露时间、监测监控、警报和警示信号、安全互助、风险转移等。培训教育措施:员工入厂三级培训、每年再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继续教育、其他方面的培训等。个体防护措施: 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应急措施: 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风险评价与分级管控:风险评价的方法: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风险评价的准则:在确定

13、风险评价准则时,我们充分考虑了人、财产和环境三个方面存在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影响,结合我公司的生产特点和实际影响,经过多次开会探讨与研究,最终明确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的取值标准。风险度等级应该采取的控制措施实施期限8(蓝色)低风险不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但需要保存记录9-12 (黄色)一般风险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人员培训合格后上岗;配齐劳保用品;但需要定期检查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15-16(橙色)较大风险可考虑建立目标、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从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手段、培训教育、个体防护方面先行控制年度大修时修理20-25(红色)重大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主要从工程措施、管理手段、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管理等方面考虑;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检测及评价;取值超过20不能继续作业,及时尽快整改在规定期限内或立即整改(取值超过20的)风险分级管控原则:1 、风险分析和等级判定时,应对每项控制措施进行评审,确定可行性和有效性;2 、存在缺失、失效的情况,应制定落实改进措施,降低风险;3、 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