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描写生活中的黑镜头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438037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描写生活中的黑镜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怎样描写生活中的黑镜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怎样描写生活中的黑镜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描写生活中的黑镜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描写生活中的黑镜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描写生活中的“黑镜头”小学四年级有个命题作文叫揪心的一幕,这是一个看图作文,看的是一个黑白照片。3年8月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照片记录了日本轰炸后的一片惨状:站台已经被废墟掩埋。周围的楼房也震塌了许多,砖头、瓦片、碎石散落一地,过街天桥也坍塌了。图片中有一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幼儿,看起来还不会走路,他孤零零地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他也许是永远失去了父母,成为战争孤儿。小学生照例指着照片说:“这个怎么写啊”我当然可以很容易地告诉他怎么写:描写画面,然后痛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再想象一下小孩的家人,他以后会怎么生活不过我不想这么简单化,我想把这

2、个作文话题扩大一些:怎样看待和描写苦难。灾难并没有随着战争的消失而消失。火灾、地震、车祸、矿难、疾病特别是在汶川地震中,就连小学生也在媒体上看到了很多扭曲的建筑和痛苦的脸庞。如果打开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的摄影作品集,则每一幅都很揪心和震撼:有残缺的尸体、扭曲的面孔、正在发生的屠杀、毁灭的一瞬间合成了好几卷的集子叫黑镜头。我选了一部分给孩子看幻灯,他们不停地释放出各种反应:“哇!”“哎呀!”就是语言也显得多余的那种反应。有的孩子央求:“别看了!”有的孩子则又害怕又想看。我自己则一边放幻灯,一边很忐忑:我放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是要比惨么告诉小学生,没有最惨,只有更惨,世界就是如此惨惨惨还有

3、,“黑镜头”对小学生是限制级的吗是不是不应该让他们幼嫩的小心灵受到太大震撼如果为了写作文来看“黑镜头”,会不会成了“欣赏灾难”和“消费灾难”这里面的道德伦理和职业伦理,有太多让人纠结不安的地方了。我打算结束放映:“下面我们看的是黑镜头系列里的最后一幅,也是非常著名的一幅。”画面是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拍摄的饥饿的苏丹系列:一个黑瘦的小女孩,她正在去救助站的路上,但是饥饿和衰弱让她近乎爬行,而她的身后则跟着一只秃鹫,它随时等待着这个小女孩死亡,以便饱餐一顿。这幅摄影并没有直接表现饥饿和死亡,而是艰难求生的过程,而且对小女孩的生死留有悬念。高妙的摄影视角,使得凯文卡特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奖。然而,两个月之

4、后,凯文卡特在自己的汽车里死了,死时只有3岁。他在排气管上套了一截绿色软管,把废气导入车内,这是一次明显的自杀。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在问“为什么”小学生们听了照片背后的故事,发出相同问题:“为什么呀”我说:“也许是因为他看了太多黑镜头受不了也许是因为他被别人指责,说他欣赏苦难也许是因为其他原因,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吧”凯文卡特是最具有“同情心”和“职业感”,并且又是被这两者深深折磨的黑镜头记录者。我和学生又把前面放过的“黑镜头”看了一遍,重新评价“哪一幅最震撼你”。我把同学们挑出来的照片放在一起,有个新的发现:画面上大多有儿童。就像此文开头提到的那幅揪心的一幕,废墟中坐着的是无辜的幼儿。这些年最打动我的新闻图片,我也放给同学们看:大雪纷飞中,一个父亲用棉被裹着他的孩子,父子俩正在大声叫卖,面前放着一小堆西红柿,那也许是他们这一天的生活依赖。我每次看了都禁不住潸然泪下,因为让人看到艰难和求生。最后,作文题目还是揪心的一幕,不过范围扩大了,我希望学生不仅写写画面,也写写画面背后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