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区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无答案)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554353265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庐阳区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庐阳区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庐阳区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庐阳区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庐阳区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庐阳区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阳区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庐阳区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无答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素养练习 【卷首语】六年时光,那些种在校园里长不大的记忆,那些留在岁月中忘不掉的纯真,都是成长 【板块一:成长有志向】 (4分) 一、从下图中选一幅作为成长纪念册的封面,并将你想到的关于志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书写工整美观,行款整齐。(4 分) 【板块二:成长有目标】(33分) 二、读毕业寄语,完成练习。 亲爱的孩子们: 燕子去了, _ ; 杨柳枯了,_ ;桃花谢了._ 。时光的ch ln( )匆匆nu y( )。 “青青园中葵,_。你们如同mngmi( ) 的花儿, 汲取着知识的阳光, 茁【zhu zhu】壮成长。 面对离别,

2、不要yu shng( ), 不要chn y( ), “ _ ,天下谁人不识君。”未来,你会站得更高,走得更远,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面对前路, 不要hung kng( ), 不要pihui( ), “ _ , 烈火焚烧若等闲。严【坡 峻】的考验,会让你们变得更加坚韧。 “ _。”书【籍 籍】是陪伴成长的良师益友。你们需要在平常好好读书,不断攀登学习的高峰。不要虚度光阴,否则等需要用到时,就会后悔平时没有好好读书学习。 “_ _。时间是宝贵的,愿你们在最灿烂的年华,立下鸿鸽【h yn】之志,努力拼搏, 品悟生命的y y( )。 “有志者事竟成”,期待你用智慧和勇气创造美好的未来! 1.读毕业

3、寄语,根据拼音写在( )中写出词语。 (8分) 2.请用“ 从【 】中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形。 (4分) 3.根据课文内容,将句子和诗句填写完整。 (12分) 4.阅读句子,下面哪一项跟它讲述的道理相同,适合填在句子处 ( ) 2分) A.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5.联系下文,为句子引用一句恰当的名言或诗句,写在横线上。(2分) 6.为证明“有志者事竞成”,事例选择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蔺相如为顾全大局避让廉颇,最终二人和好。 B.杨时拜访老师,天下大雪,为了不打扰老师

4、休息,站在门口等待。 C.越王勾践战败后,卧薪尝胆,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击败吴国。 D.梅兰芳表演时,听到有老者说不好,便把人接到家中请教。 7.请你用上一句诗或名言给同学也写一份临别赠言吧! (3分) 【板块三:成长有故事】(24分) (一)孟母三迁(10分) 【汉】刘向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赏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z)豆,揖让进退。孟母曰: “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 孟子长,学六艺,卒 成大儒之名。 注释:舍:家。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处

5、子: 安顿儿子。市:集市。嬉游:游戏,玩耍。贾人:商贩。炫卖:沿街叫卖。徙居:搬家。俎豆:此指祭礼仪式。揖让进退: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及:等到。 卒:终于。 大儒:圣贤。 8.阅读短文,用原文填空。 (6分) 迁居到的地方 迁居或定居的原因 第一次迁居 其舍近墓 第二次迁居 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 第三次迁居 徙居学宫之旁 9.结合注释,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 (2分) 10.与“孟母三迁”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 (2分)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二)以路为赞(14分) 在安徽合肥,

6、有这样一条路,路不长,路牌上仅有三个字一一廷乔路。每当有人轻轻念出这路名,使能掀开历史厚重的幕布,再回到那个革命年代。 1927年7月4日深夜,铁镣叮当的长巷,阴森幽暗的牢房。一个革命者被押赴刑场。他身着短衣,皮胶黝黑,拖着沉重的脚镣,浑身血污。在此之前,他经历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他始终以钢铁般的意志严守机密,宁死不肯透露一个字。敌人从他口中得不到任何秘密,便决定将他押赴刑场。 那晚,龙华刑场的月亮异常清冷。面对敌人的屠刀,年轻的面庞满是坚毅。监斩官喝令他跪下,他毅然屹立,毫不理会,目光中透露着藐视。几个刽子手强行把他按下去,但是,刽子手们刚一松手,他就一跃而起,昂然挺立,并高声道:

7、 “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者死,绝不下跪!那声音刺破至暗的黑夜,响彻天际。最后刽子手们恼羞成怒,一拥而上,再次将他强按在地,而他,依旧挺直脊梁,高昂头颅,以不屈的姿态面对敌人的屠刀。 他叫陈延年,陈独秀长子。那时,他才29岁。 锤炼意志 陈延年出生在书香世家,从小聪敏好学。1915年,17岁的陈延年带着弟弟乔年,辞别母亲,离开家乡来到上海求学。一日,上海北风大作,异常寒冷,一个衣者单薄的年轻人在街头徘徊,路过的好心人看着实在于心不忍,请他到自己的窝所穿衣,却被年轻人婉言谢绝了。没人想到,这个年轻人,就是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原来,兄弟两人来到上海后,不愿像纨绔子弟一样依赖家庭,决意锻炼

8、自己的独立能力。这样的环境下,两人却从没落下学习,双双考入了上海复旦大学。 1924年9月的广州,身在社会底层的车夫们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在万福路、大南路车夫们聚集的地方,多了一个奇怪的人。这人特别喜欢和手车夫们交朋友,拉家常。他总是虚心地请教拉车要领,没多久就像一个老练的黄包车夫。 最奇怪的是“人傻钱多”,谁家工人生病或者有事不能出车,他就会主动帮忙,拉车挣的钱全部交给工人。渐渐地,大家都喜欢他,有什么问题都告诉他,而他也经常给工人们“出招”,教车夫们用集体的力量对付黑社会人物的敲诈勒索,学会团结斗争。工友们一定想不到,他就是刚被任命为中央驻粤特派员没多久的陈延年。11.文章围绕“以路为赞”

9、,写了陈延年人生路上的哪三件事 请在导图中用“人物品质列小标题概括,再回答问题。 (7分) 这三件事中,第 (填序号)件事写得比较详细,是因为_ _ 。 12.文章段中划线的环境描写,说法不恰当的是( ) (2分) A.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B.烘托了陈延年冷静和坚毅的内心。 C.渲染了当时阴森可怖的氛围。 D.给人带来一种清冷、寂寥的美感。 13.同学为这篇文章补充了结尾,你喜欢哪个 说说理由。 (3分) A.少年有志,一身正气,让无数人前赴后继。他们用鲜血踏出一条为党为民的道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B.年轻的生命永远停留在那一刻。如今这繁华盛世,多希望你能看到 我更喜欢结尾 (填序

10、号),因为_ 。 14.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延乔路,请为这条路写一条宣传语。 (2分) 【板块四:成长有方法】 (9分) 番茄学习法 【材料一】番茄学习法 (规划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定闹铃) 番茄学习法要求我们将任务拆解成小任务,25分钟倒计时可以增加我们的紧迫感,迫使我们更加专注于眼前的任务,同时也让我们劳逸结合,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材料二】费曼学习法 (把学的东西讲给别人听,如果能讲清楚,就是学会了) 人们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具体行为及结果。费曼学习法的核心思想就是“以教为学”。 【材料三】中国古人学习方法 1.注重思考。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不

11、懂就问。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注重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4.注重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15.阳阳对番茄学习法很感兴趣,请你根据材料一,帮他完成下面的学习计划。 (2分) 番茄学习法 (1) 把每天要完成的任务逐项写出来。 (2)设定一个计时器(番茄钟、闹钟等),时间是_。 (3) 开始完成第一项任务, 直到计时器响铃或者发出提醒。 (4) 休息_分钟, 喝水、活动、上厕所等。 (5) 再次设定计时器(番茄钟、闲钟等) , 继续刚才的任务。一直到完成此项任务为止。 (6) 每四个周期后, 休息2030分钟。 16.材料二中,阳阳觉得“费曼学习法主要对应了学习金字塔中“主动学习”中_的学习方式。学习金字塔采用画图表的说明方法来呈现,这样写的好处是_ _ 。(3分) 17.联系生活实际,从下面话题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想法。 (4分) (1)你最常用的学习方法; (2)你学到的学习方法; (3)最适合你的学习方法。 【板块五:成长有期待】(30分) 可以给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回忆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表达深切的感恩之情。还可以给自己写一封信,展望将来的自己,放飞纯真的梦想,将来再读这封信,一定会有很多感动和怀念。 温馨提示:1.注意书信的格式;2.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3.不少于450字。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