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北京六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434198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北京六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学年北京六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学年北京六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学年北京六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学年北京六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北京六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北京六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被踩瘪的乒乓球(但没有破)放在热水里烫一会,被踩瘪的地方重新鼓起来了。就球内的气体而言,变形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A质量B密度C形状D体积2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是3:2,路程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的时间之比是A2:1B1:2C9:8D8

2、:93将敲响的铜锣用手一触摸,锣声会立即消失,这是因为()A锣声的传播停止了B锣声传到人体中去了C锣声变化为次声了D铜锣的振动停止了4如图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已知甲乙丙,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乙、丙、甲B甲、丙、乙C甲、乙、丙D丙、乙、甲5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A异同点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地点液体表面液体内部温度条件任何温度一定温度(沸点)剧烈程度平和剧烈 相同点汽化、吸热B物态变化过程吸放热举例液化气态变成液态放热冰棒冒“白气”升华气态变成固态吸热冰冻衣服变干C固体熔化异同点相同点不同点温度是否升高有无熔点晶体吸热

3、不变无非晶体吸热升高有D区别实像虚像概念真实光线会聚而成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成倒正一般倒立一般正立举例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AABBCCDD6下列直线运动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7下列做法可以减慢蒸发的是()A用干手器将手烘干B将地上的积水向四周扫开C把装有酒精的瓶子的瓶盖拧紧D将湿衣服放在通风处晾干8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分析中,正确的是()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B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一些C在湖面上观察到水中飘动着的白云,这是光发生折射的缘故D太阳光穿过树叶,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圆形的,这是由于

4、树叶之间的缝隙都是圆形的缘故9物理学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一些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图像表示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C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关系D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关系10在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A秋天,雨后的早晨出现大雾B初春,河面上的冰雪消融成水C夏天,教室里洒水后空气变得凉爽D冬天,晾晒的衣服逐渐变干11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春天,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夏天,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秋天,浓浓的白雾慢慢散去;冬天,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ABCD12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

5、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37oC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C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4sD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0g二、填空题13有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当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的大小为_;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14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公路两旁的噪声是在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15某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分析图象

6、可知,a、b的电阻Ra _ Rb (选填”、乙丙,可知,V甲V乙V丙,即液体的种类是乙、丙、甲,故A选项符合题意;B由上可知,丙的体积是最大的,故中间是丙,甲的体积是最小的,最右边是甲,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上可知,丙的体积是最大的,故中间是丙,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上可知,丙的体积是最大的,故中间是丙,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5、D【详解】A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有:蒸发在液体表面且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并且需要特定的温度;蒸发的过程非常平和,而沸腾的过程比较剧烈;故A错误;B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此过程需吸热,冰冻衣服直接变干为升华过程;故B错

7、误;C晶体熔化时需吸热、有固定的熔点,且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同样需吸热、但它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故C错误;D物体发出的光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则它们反向延长后相交所成的像叫做虚像,故D正确;故选D。6、A【详解】A由图可知,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其斜率表示速度,斜率不变,说明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st图象不是直线,斜率不断变化,说明物体的速度在变化,做变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st图象表示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静止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st图象不是直线,斜率不断变化,表示随

8、着时间的增大,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做加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7、C【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要减慢蒸发可以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详解】A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是通过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了蒸发,故A项不符合题意;B将地上的积水向四周扫开,是通过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B项不符合题意;C把装有酒精的瓶子的瓶盖拧紧,是通过减小了液体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积,同时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来减慢液体蒸发的,故C项符合题意;D将湿衣服放在通风处晾干,是通过加快液体表

9、面的空气流动来加快液体的蒸发,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8、A【详解】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属于光的色散,白光是由7种色光混合成的,A正确;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同,B错误;C在湖面上观察到水中飘动着白云,属于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C错误;D沿直线传播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留下圆形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像,不是由于树叶之间的缝隙都是圆形的缘故,D错误。故选A。9、B【详解】A水在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完全汽化后温度升高,故不是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故A错误;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路程应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且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B正确;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图示显示的是物距变大,像距变大,故C错误;D根据m=V可知,同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故D错误。10、A【详解】A雨后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