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4341929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经济状况是 A经济结构简单,物质基础薄弱B已经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C已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打破了外国对我国的经济封锁2建国之初,我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计划经济体制认识正确的有()计划经济权力集中在中央,便于集中有限资源保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经济下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计划经济曾经起过主要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计划经济体现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应坚持下去A BC D31978年,国有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80.8%,集体工业企业的产值占整个工业产

2、值比重的19.2%,两者加起来,占到工业总产值的100%。这主要反映了()A我国经济实力雄厚B我国工业现代化水平较高C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不完善D在工业领域,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4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发挥了积极作用,对计划经济特点的认识正确的有 ()A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控制人、财、物资源B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C平均分配影响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D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5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原因在于计划经济体制()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直接控制国民收入的分配,保证了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国家运用指

3、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计划经济体制优于市场经济体制A BC D6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追求“一大、二公、三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过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认识正确的是 ()A在当时没有任何意义,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B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C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方便群众生活D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配置,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在农村,生产队长派活,社员集体劳动,按出勤记工分,按工分来分配,社员往往出工不出力。这说明 ()A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受到农民的拥护B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C平均分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D扩大了收入差距

4、,应该纠正8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A BC D9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当时国家领导人认为()公有制企业规模越大越好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我们已是高度的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越纯越好A BC D101956年夏天,上海的天气很热。当时上海的一家企业想买一批电风扇,就打报告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之后,已经是秋天了。这主要说明计划经济()政企不分所有制形式单

5、一效率低下条块分割A B C D二、非选择题1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建国之初的经济、社会条件,因而当时选择这样的体制是正确的。这一体制当时在许多国家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同时也就改变了它赖以存在的条件。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坚持这一体制,就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经济体制为什么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12到改革之前,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运行了20多年,当时的状况是: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第二,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了国家计划。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交给国

6、家,由国家统购包销。第三,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资金、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不能参与分配。实际上,真正的按劳分配是没有的。第四,国家直接经营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用什么方式生产,都由国家决定。第五,在农村,实行经济集体化。农民生产的粮食、棉花、油料等一切产品全都由国家统购统销。(1)上述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简述上述经济体制的弊端和影响。1319521978年,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积累了几千亿元;农民每年向国家交的农业税在27亿32亿元之间;通过农民储蓄这条渠道,国家积累了约155.5亿元。把这3项加起来,国家依靠农业积累的资金,19521978年累计达到了4 452亿元左右,年均约171亿元,占国民收入积累额的比重,除1978年外,都在30%以上。(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