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诗经》两首学案(粤教版必修) .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4297599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4《诗经》两首学案(粤教版必修)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4.4《诗经》两首学案(粤教版必修)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4.4《诗经》两首学案(粤教版必修)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4.4《诗经》两首学案(粤教版必修)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4.4《诗经》两首学案(粤教版必修)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4《诗经》两首学案(粤教版必修)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4《诗经》两首学案(粤教版必修) .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14两首 学案(粤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识记诗经的文学知识,熟练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2学习静女重章叠句,学习氓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3.感受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真挚的感情。【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给下面的加点的字注音静女其姝( )俟我城隅( )搔首( ) 踟蹰( )彤管( )归荑( )美人之贻( )嗤嗤( )涉淇( )愆期( )垝垣( )咎言( )于嗟鸠兮( )汤汤( )罔极( )靡室( ) 夙兴夜寐( )2.指出下面通假字的本字,并指出其含义(1)爱而不见 通 , 通 (2)说怿女美 通 (3)自牧归荑 通 (4)匪女之为美 通 , 通 (5)于嗟鸠兮 通 (6)犹可说也 通

2、 (7)隰则有泮 通 3.指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其 士贰其行( ) 咥其笑矣 ( ) 其叶沃若( )之 氓之嗤嗤 ( )静言思之 ( )总角之宴 ( )言 载笑载言( ) 体无咎言( ) 言既遂矣( )以 以望复关( )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4.指出下面加点字的古今异义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古义: 今义: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古义: 今义: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古义: 今义: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古义: 今义: 5指出下面加点字的活用现象并写出活用后的意义。夙兴夜寐 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 三岁食贫 6在下面的括号里写出特殊句式的类型并解释其意义 (1)俟我于城隅( )(2)二三其德( )二、

3、课堂学习与研讨1快速默读课文,共同探讨下面的问题 这两首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师生共同梳理这两首诗的结构思路。静 氓女静女是以谁的口吻写的?描绘了什么场景?格调怎样? 体会静女中男女青年的性格,分析诗歌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2文本探究(1)静女第二章和第三章都写静女给情人赠物,诗人为什么要分成两章来写?如何理解静女所赠之物? (2)氓中女主人公在叙述生活经历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来表现人物性格,请简单分析。提示:根据下表解答。对比的角度对比的诗句对比的作用女主人公婚前婚后氓婚前婚后人生经验(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

4、说也。”诗中的“物”与人有关系吗?你能说一说诗句的含义吗? (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及“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比兴句。这两处使用比兴手法的好处有哪些? 【达标检测】一.积累运用(1)下边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氓之蚩蚩(mn) 静女其姝(sh) 修我矛戟(q)B.静女其娈(lun) 乘彼垝垣(u) 与子同泽(z)C.夙兴夜寐(s) 隰则有泮(pn) 贻我彤管(y)D.洵美且异(xn) 无与士耽(dn) 渐车帏裳(chn)(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体无咎言 夙兴夜寐 嗜草 乘彼垝垣B.糜室劳矣 矛戟 彤管 踟蹰C.自我徂尔 有炜 洵美 于嗟鸠兮

5、D.泣涕涟涟 送子 涉骐 晏晏帏裳(3)对下列四句诗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C.“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用了赋的手法,直接抒发对女子的喜爱。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4)选出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彤管有炜,说怿女美。(5)诗经原名_或_,共收录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_首。它是我国第一部_。诗经“六义”是指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