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文言文.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4208331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文言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水通假字泾流之大 :“泾” 同 “径 ”直 不辩牛马:“辩” 同 “辨” 辨识 词性活用1.名作动面 名作动,面向,朝向 东面而视 2.名作状时 名作状,按时 秋水时至东 名作状,向东 顺流而东行3.形作动少 形作意动,认为.少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轻 形作意动,认为.轻 而轻伯夷之义者穷 形作动,尽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4.形作名美 形作名,美景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词多义1.之我之谓也 结构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仲尼之闻 结构助词,的2.于于是焉 介词,在 至于北海 动词,到达 吾非至于子之门 动词,到达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介词,被: 用在动词之后名词之前表被动 3.若望洋向若而叹曰 (海神

2、名,名词)以为莫己若者 (及、比得上,动词)4.闻闻道百/且夫吾尝闻 (听到,动词)少仲尼之闻 (学识,名词)5.始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才,副词)始吾弗信 (开始,名词)6.而顺流而东行(连词,表并列)东面而视(连词,表修饰)特殊句式1.判断句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2.被动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3.定语后置句 闻道百4.宾语前置句 以为莫己若 者我之谓也 古今异义1.至于北海: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今义:专指地名“北海”。2.百川灌河: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面目:古

3、义,脸。今义:脸的形状,相貌。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不吝啬;自然,不拘束;不俗气。5.东面而视:东面:古义,脸朝东。今义,东边。包含成语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含贬义。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扁鹊见蔡桓公通假字汤熨之所及也 “汤”同“烫”,用热水焐火齐之所及也 “齐”同“剂”火剂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多义词间 立有间 一会儿,片刻 是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益 不治将益深 更加 有害无益 好处 延年益寿 增加

4、居 居十日 停 止 面山而居 居住疾 寡人无疾 病 眼快手疾 快 深恶痛疾 痛恨古今异义1、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古义:跑 今义:走路2、 臣是以无请也 古义:询问 今义:请求3、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古义: 把-作为 今义:认为4、 立有间 古义:一会儿 今义: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5、 居十日 古义:用在时间词语之前,表示隔了一段时间,有“停留”之意。 今义:居住或居所词语活用名词用作动词汤熨之所及也 用药物热敷 针石之所及也 用针刺 火齐之所及也 用火剂汤文言句式省略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之)为功 扁鹊复见(之) (臣)无奈何也 今(病 )在骨髓,宾语前置句臣是以无请也 医之治不病以为功判断句疾在

5、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愚公移山通假字1.指通豫南 “指”通“直”,一直。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3.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4.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5.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 6.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古今异义(1)指 指通豫南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用手指(2)曾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古义:连都 今义:曾经(3)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4)阳 河阳之北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5)阴 达于汉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6)诸 投诸

6、渤海之尾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7)息 北山愚公长息曰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8)虽 虽我之死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9)已 惧其不已也 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10)方 方七百里 古义:方圆 今义:常指矩形(11)惩 惩山北之塞 古义:苦于 今义:惩罚(12)苦 何苦而不平 古义:愁 今义:能燥,能泄,能坚的药味(13)荷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古义:扛 今义:莲,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一词多义1. 其 惧其不已也 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 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2. 帝感其诚 他 其妻献疑 他的2. 之 以君之力 的 虽我之死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之于帝 代词,这件事 跳

7、往助之 代词,代指愚公3.且年且九十 将要,快要 且焉置土石 况且 4.焉 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始一反焉 加强语气 5.而 面山而居 表示修饰 何苦而不平 表示承接 而山不加增 表示转折 词性活用1毕力平险: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活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3面山而居:名词活用作状语,面向着。4聚室而谋曰:使动用法,使. .聚,相当于:“把. .召集在一起”。5何苦而不平:形容词作动词,愁7文言句式倒装句1.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你太不聪明了】状语前置2.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焉”提前。宾语前置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定语“三夫”后置。

8、4.告之于帝。 状语“于帝”前提。5.何苦而不平? 宾语前置被动句1.帝感其诚。被动句。【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省略句1.(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此句中省略主语“太行、王屋二山”。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省略句,省略主语愚公。3.以(汝)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4.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捕蛇者说一词多义者 有蒋氏者:的人 几死者数矣:的情况 貌若甚戚者:的样子若 若毒之乎:你 更若役,复若赋:你的貌若甚戚者:好像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比得上为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作为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做,干 故为之说:写,写作已 可以已大风:止,这里指“治愈”的意思 比吾乡

9、邻之死则已后矣:已经则久已病矣:早已赋 岁赋其二:征收,敛取 孰知赋敛之毒:赋税疠 可以已瘘、疠:恶疮 呼嘘毒疠:指瘟疫入 当其租入:缴纳 竭其庐之入:收入岁 岁赋其二:每年 积于今六十岁矣:年甚 貌若甚戚者:很,非常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厉害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超过生 君将哀而生之乎:使活下去 而乡邻之生日蹙:生活食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吃 谨食之:通“饲”,喂养观 今以蒋氏观之: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考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毒 若毒之乎:痛恨,怨恨 呼嘘毒疠:有毒的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毒害悲 余悲之:怜悯,哀怜 余闻而愈悲:悲愤,悲伤焉 今其室十无一焉:语气词 时而献

10、焉:代词,指蛇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指作者的这篇文章得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得,捉来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得到然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的样子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是,但是之 永之人争奔走焉:助词,的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捕蛇这件事悍吏之来吾乡: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余悲之:代指向他诉说的那个人而 吾恂恂而起:表修饰关系 黑质而白章:表并列关系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表承接关系 而吾以捕蛇独存:表示转折关系 可是虚词总结之永州之野产异蛇:的悍吏之来吾乡: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做翻译。问之,则曰:代词,代指蒋氏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代自己,我今吾嗣为之十二年:代词,代指捕蛇这件事以啮人

11、,无御之者:代物,代指蛇咬后的伤势言之,貌若甚戚者:代词,代指前面的话语以以啮人:假设连词,如果以王命聚之:用,凭而吾以捕蛇独存:靠今以蒋氏观之:根据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以便以尽吾齿:来焉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语气词兼代词),代捕蛇这件事时而献焉:代词,代蛇今其室十无一焉:用于句末,带有估计的语气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指这篇文章于吾祖死于是:在余将告于莅事者:给积于今六十岁矣:到苛政猛于虎也:比而(虚词重点)黑质而白章: 并列得而腊之以为饵: 承接哀而生之乎: 递进而乡邻之生日蹙: 转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修饰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转折哗然而骇者: 修饰恂恂而起: 修饰弛

12、然而卧: 修饰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承接时而献焉: 修饰退而甘食: 承接熙熙而乐: 修饰余闻而愈悲: 承接通假字非死则徙尔: 通耳,罢了,助词,表感叹语气。谨食之: 通饲,小心地喂养它。吾尝疑乎是: “乎”通“于”,对于。叫嚣乎东西: “乎”通“于”,介词,在。古今异义向吾不为斯役( 古:假使 从前 今:方向)则久已病矣 (病古:困苦不堪 今:生病)以尽吾齿 (古:岁月 今:牙齿)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 古:可以用来 今:能够)去死肌 ( 古:去除 今:到.地方)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古:到处 今:常常)汪然出涕曰(古:眼泪流出来的样子 今:水深的样子)汪然出涕曰(古:眼泪 今:鼻涕)而乡邻之

13、生日蹙( 古:生活一天天 今:(人)出生的日子)于是(古:在这件事上 今:连词)更若役 复若赋(古:你 今:如果)叫嚣乎东西(东西 古:到处 今:东方西方两个方向)隳突乎南北(南北 古:到处 今:南方北方两个方向)词类活用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名词作动词,把肉晾干2.(岁)赋其二 名词作状语,每年3.岁(赋)其二 名词作动词,征收赋税4.君将哀而(生)之乎 形容词作动词,使活下来5.而乡邻之生(日)蹙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6.殚其地之(出) 动词作名词,指地里的收成7.竭其庐之(入) 动词作名词,指家里的存粮8.(时)而献焉 名词作状语,到(规定献蛇)的时候9.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形容词作状语,滋味甘甜论语十则通假字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通“暮”晚 将尽多义词日: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日初出沧沧凉凉(太阳)成:成人之美(成全) 春服既成(做好)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做)士:士不可以不弘毅(读书人) 虽执鞭之士(小官)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