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二上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4195115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二上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二上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二上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二上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二上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二上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二上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二上回乡偶书授课方案人教新课标二上:回乡偶书授课方案设计理念诗歌是最精髓的语言艺术。如何让孩子们有滋有味地品读诗、悟诗、赏诗?让“诗”浸润孩子们的心灵,丰厚他的感情世界,积淀他们的文化底蕴?这是我设计回乡偶书这一古诗授课的出发点。授课目标1、认识“偶、鬓、衰、客、何”等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领悟诗人感想万千的真实感情。3、在读诗、悟诗的过程中,领悟中华民族积厚流光的浓浓爱乡之情。要点难点要点: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认识古诗内容,领悟作者丰富的心里感情。难点:理解诗意,领悟作者的感情,培育想像力。授课方法采纳讲读法,即讲解的阅

2、读,由学生自己多读、熟读和背诵,让他们在读中自己感悟,思虑、剖析、概括、牢固、运用所学内容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踊跃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授课课时1 课时授课过程一、发言导入,揭示诗题。1、发言导入。让学生谈谈想家的领悟,老师引入诗题:你们走开家几日就开始想家,那么,一个人走开家几十年后又回到故乡,该是如何一种心情啊!今日我们来学习这样一首诗。2、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解授课题,理解要点字。偶:有时书:写4、介绍诗人(播放课件)。贺知章不但是个大诗人,而且还是个大学问家。今日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回乡偶书就是写他辞官告老回乡,回到分别几十年的家乡时的感情。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通

3、诗文,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2、认读生字,纠正字音。(要点纠正“鬓、衰”的读音)3、指名朗读,老师指导朗读。4、你领悟到诗人这时是一种如何的心情呢?三、交流学习,感悟诗情。1、学习第一、二行诗。指读诗句。找出句子中意思相对应的词语。少小老大离回“老大”详尽在哪里表现出来?(鬓毛衰)让学生指指“鬓毛”在哪里,谈谈“衰”指什么。除了“鬓毛衰”以外,诗人的模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么多年不变的是什么?引起学生想象:诗人“少小”时的样子(开朗可爱,充满青春活力),再看插图(播放课件),用几个词语来形容诗人“老大”时的模样。(老气横生、步履缓慢、两鬓花白)引起学生思虑:诗人不变的是什么?乡音思乡之

4、情讲解“乡音”:家乡的话。让学生谈谈家乡的话。(借不变的乡音和衰老的容颜进行显然比较,指引学生领悟作者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情。)介绍贺知章回乡的背景。(播放课件)贺知章在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辞去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86岁,这时,距他年轻时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让学生想象一下家乡会有如何的变化,诗人会发出如何的感想。(事过境迁,同龄的人几乎都不在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量感想。于是,写下此诗。)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诗人年轻时候走开家乡,86岁才回来,离家时风华正茂,回来时却老气横生。他的心情如何呢?带着这类感想的心情朗读诗句。2、学习第三、四行诗。过渡

5、:诗人没有忘记故乡,而故乡还认得这回归的游子吗?齐读三、四行诗。想象这群嬉闹的少儿看见诗人会问些什么话,带上表情问一问。“笑”能改成“请”吗?为何?少儿的“笑问”使诗人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抓住“笑问”这一要点词,经过想象、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与诗人,文本对话,领悟诗人的感情。)指导朗读。读出少儿的天真、热忱。想象一下诗人与玩耍的孩童碰到时的场面,并演一演。(爱表演是学生的本性。学生要表演,第一要熟读诗的内容,深入理解诗的语言;其次要张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所以,课堂表演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巧运用课文语言,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四、配乐吟诵,升华诗情。(播放课件)1、播放优美的

6、古筝曲,老师充满深情地吟诵。2、指句学生吟诵,老师指导吟诵的节奏。3、师生共同满怀感情地吟诵。五、阅读续篇,深入感情。(播放课件)出示:分别家乡光阴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1、老师感情朗读,动人学生。2、学生自由练读,集体朗读。3、在这首诗里,你又领悟到诗人的何种心情呢?板书设计:授课反思想象是创办性思想的主要质量之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古诗精髓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好多想象的空间,从学生想象“贺知章”与少儿的对话,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联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加入了自己合理的想象,创办性地把古诗的境地形象地表达出来了。以读代讲低年级的古诗授课是很难掌握的,弄不好就会“高段化”,也会坠入讲解、剖析的泥潭。回乡偶书这首诗写回乡的感想。写一个走开家乡半个多世纪的老人的回乡感概,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要完满地理解这份感情确有难度。所以,在授课中要“以读代讲”。这是好多专家的主张,也是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自然,朗读不是傻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兴趣盎然、有效的解读,那才是有意义的朗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