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快乐体育教学”.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4185562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议“快乐体育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再议“快乐体育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再议“快乐体育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再议“快乐体育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再议“快乐体育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再议“快乐体育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议“快乐体育教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议“快乐体育教学”巢湖市东风路小学 梁善思【摘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探索快乐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的学,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关键词】:快乐体育 教学模式 终身体育跨入21世纪,学校体育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在社会健康观和体育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体育教育思想。所以,快乐体育思想就运用而生,它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离不开的,特别是与当前进行“二期”教育改革以及整个体育的改革和发展紧密联系的。快乐体育是体育教学的目

2、标所在,追求所在,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学会方法。它重视体育课中所具有的独特乐趣,以此来满足运动的欲望,民展体力和智力,驱散疲劳和烦恼。真正做到乐从课来。一、“快乐体育”的内涵及特点1、内涵日本学生认为:愉快教学是重视每一个人不同运动所具有的独特乐趣,并可以愉快地从事运动学习的这样一种体育,并强调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应将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于学习的各种身体练习中,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快乐感,喜悦感,以此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自觉学习体育,充分发展个性,形成积极乐观与向上的生活态度。多年来,我国许多学校的体育专家和学者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注意吸收一些较为先进的教学

3、思想和方法。在我国,快乐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单调、呆板,教师单向控制教学的局面,对学生热爱体育运动,主动学习动机的激发,更有效地发展个性和培养能力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2、特点:“快乐体育”把体育学习建立在自身愿望需求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的基础上,它的内在乐趣和丰富的情感被视为学习的内容与追求的目标。学生能以浓厚的兴趣,持久的意志力调整自己的学习与练身行为,且学生的个性受到尊重,并能及时充分的发展,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保持良好情绪,并能不断获得快乐的运动体育与快乐的成功体验。二、改变教学模式,设计快乐教学方法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而以往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采用灌输方法,一切以教师说了算,已经无法让孩子

4、发挥主动性,严重妨碍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发挥,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违背。正是在“二期课改”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之前应了解学生喜欢什么?喜欢怎样的教学环境且学生之间可以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学目标的制订,甚至可以参与教学进度与制度实施。只有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地学习,才能出现主动学习的趋势,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快乐体育教学理应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中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因此应将快乐体育思想渗透到现代体育教学中,然后再设计出多种具有快乐因素的体育教学方法,也就是每一课,每一内容的体育教学都包含有愉快学习的因素。1、趣味融合教学法体育趣味融合教学就是教师将教材内容与游

5、戏方法二者有机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以游戏形式进行的一种体育教学方式。它基本上符合学生的年龄与生理生长特征,学生很是喜欢,积极性也较高。例如:学生弯道跑,可以选择“圆圈接力”游戏。画几个小圆圈,让学生逆时针绕过每一个小圆圈,利用“跑道接力”这个游戏向基本部分过度,然后以“叫号接力”的形式在大圆形跑道上练习弯道路。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弯道路技术,同时教师加以点拨,使学生明确动作要点,便于更好地掌握弯道跑的技术动作。又如耐力跑的练习,学生都是比较怕的,不跑又不行。此时我们教师可以动脑筋,化枯燥为乐趣,可以进行“迷宫跑”,一圈一圈地绕进去,再一圈圈跑出来,一组下来也有四、五百米了,但学生他只是感

6、到兴趣、好玩;也可以进行“Z”形跑,在一个比较小的场地里可以跑很多时间,但学生往往都在催促前面的学生快点跑,虽然有点累了,但也乐此不疲;还可以是“轮流休息法”,可以分成2-4组,先一组跑几圈,再休息一下,看下一组跑的怎么样,给他们任务,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不感到疲惫等等。只要教师多动点子,化精力去备好课,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也会越来越端正的,也会更喜欢你和你上的课!2、分组合作教学分组合作教学法主要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共同利用资源,互相支援,去进行学习;并利用小组本位的评核及组间的比赛,制造团队比赛的社会心理气氛,以增进学习的成效。可以按不同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个性差异、性别的学生

7、自行搭配成几人小组进行自主探索学习。例如:学习广播操时,教师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动作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再散点进行交流探讨,互相纠正错误的动作,教师再场内巡视指导,在组织组与组之间的比赛,看那组学得快、学得好,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合作教学中要加强引导,教会学生学会合作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讲清合作学习的要求和方法,如何确定小组长,小组长担当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他们各自承担什么样的个人责任,成员之间如何交流,如何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如何处理小组活动中出现的意外问题与突发事件,怎样汇报学习成果等等,指导学生有组织、有秩序、高效率地完成任务。3、体育游戏教学

8、法体育游戏对儿童的发展的重要性早已为国内外教育界、体育界人士认可,有关的研究和著作数不胜数,尤其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确立,人们对体育游戏的关注程度超过以往。我们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常上体验快乐的过程。主要的活动的方法有:3.1开展“一物多用”的游戏。“一物多用”游戏主要是游戏器械的一物多用。这里的物包括器械和生活中丢弃的“废物”经过选择、改造、制作,变废为宝的一物多用。后者在体育游戏中更有创新的意义。我们引导学生“变一下”、“换一换”、“加一点”、“组合一下”的方法,使游戏的器材更漂亮、更合理、更多样化。在游戏中学生的智慧和才能使老

9、师为之惊叹,同时也让学生在游戏中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感到快乐!如在教学“短跑”时,运用“小小魔术棒”游戏。这节课用的器材只有体操棒,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用体操棒进行单指竖棒、单手换棒摆臂练习、双人迎面抢棒起跑练习、速度跑拔河游戏、抬轿放松活动。“一物多用”的游戏迸发了师生的智慧火花,激发了学生环保意识,丰富和美化了游戏的器材,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3.2开展“主题游戏”。体育游戏的种类繁多,更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更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组织各类“主题游戏”。如“军事主题游戏”的前线送弹药要用最快的速度,“跨过小河”、“穿越火力网”、“翻过高山”、把“弹药”送到前线,支援军人抗击敌人。所有的同学都

10、玩的那么投入,欲罢不能。即使在室内也可以组织发电报的游戏,教师把电报写在纸上,让学生分组依次从最后一位同学开始用手指在前面同学的背上发送,一直传到第一位同学,第一位同学把情报写在黑板上,看哪组穿得又快又准。三、“快乐体育”的实践意义所谓的“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终身体育视为自身的目标,强调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心。而从情感入手,以情感教学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是深层的心理快感和成功感,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

11、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它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认为是“寓教于乐”,这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而以苦为乐,乐此不疲则包括教育在内的一切事情能持之以恒,进而及以走向成功的必然性。从情感入手,以情感教学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是深层的心理快感和成功感,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享爱学之乐、练之乐、苦之乐、争之乐、玩之乐,以达到学生热爱体育、自觉学习体育、主动锻炼身体;实现掌握知识,增强体质,全面发展之目的。总之,快乐体育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12、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使全体学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身心得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思想。此外,“快乐体育教学”教育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快乐体育教学的诸多因素也在这种变化中不断变化,包括快乐本身的评价标准也与人文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只有考虑到“快乐体育教学”动态的一面,及时调整、补充,设计出更合适的快乐环境,才能使快乐体育教学得以健康的发展,学生的体育学习才能乐此不疲。参考文献:1、小学体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32、体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3、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