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4108794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查报告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调查报告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调查报告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调查报告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调查报告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查报告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查报告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 进城务工。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xx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 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 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 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 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一、调查对象与方法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 为本次调查的个案。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 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

2、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思考等。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 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 入户典型访问了 20户老人。二、基本情况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全县幅员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万公顷,全县总人 口 45.87万人,瑶族占21.95%,全县辖13乡3镇。都阳镇位于大化 瑶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公里,地处丘陵。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都 阳村都阳街。东接七百弄乡,北连北景乡,西邻岩滩镇、江南乡,南 接百马乡、古河乡。xx年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千米,总人口 24244 人。辖都阳、尚武

3、、武城、中武、加城、满江、双福等7个村。都阳 镇耕地面积883公顷,其中水田443公顷,旱地440公顷,主要农产 品有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空巢老人(这里说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 年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60 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达40369人, 占全县60周岁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数为17244人,女性人数 为23125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况,其中文盲的占老年总人数的 61.7%,受到小学教育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的占4.6%,受到高中 教育的仅占不到0.7%;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日

4、常生活能自理且能从 事较轻农活的老年人占老人总人数的78%,半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 总人数得15%,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7%;经济来源情 况,靠子女供养的占81.9%,自己供养的占9.7%,社会扶助的占8.1%。三、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问题分析(一)大部门留守老人仍需要体力劳动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 也不高,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 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据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 还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一方面,从事农业生 产可以增加家庭经济来源,基本解决柴米油盐的日常开支,减轻子女 的负担

5、。另外一方面,绝大多数老人不想给自己的田地丢荒,所以坚 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重农活要雇人,成本 比较高,老人们只进行日常的田间管理。(二)家庭氛围缺失、精神慰藉单调随着大量子女外出务工,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 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 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 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节或 清明节能回来几天外,基本上不能回家与老人团聚,有的甚至好几年 没有回家,老人们难免有孤寂之感。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的分析, 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子女经常给父母打电话,电

6、话成了老人与子女 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 都没有。尤其是老人生病时,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 身边,只有靠老两口互相扶持,更显得孤独无助。而如果老人丧偶, 日子就过得更加艰难。(三)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留守老人最担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几乎可以导致一切困难:经济 拮据,缺少照料,心理负担加重等等。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 较差,很多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农村老 人也基本不进行体检,只有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才去看病。如今,有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制度,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但是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基层

7、实施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 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合作医疗按比 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大病的老 年人的实质帮助非常有限。由于经济收入不高,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 少数,由于支出习惯和现实经济能力的考虑,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 数老人的选择。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会去看医 生。有一些子女因为工作忙或是路途远而没有回来,只是打来电话询 问。农村偏远山区曾发生老人病死在家而无人知晓的悲剧。四、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一)政策方面政府在制定政策是应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 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切实可

8、行的政策。根 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外 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敦促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时按量发放外来务 工人员的工资,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只有这样,农民工才 更有能力去赡养老人,尽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健 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 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 入分配到位。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保 证留守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政府制定政策定期向社会大众宣传 尊老爱老,例如:每年评选出尊老爱老模范家庭,给予

9、该家庭经济上 帮助,给予该家庭子女就业就学上的优先选择权利等等。(三)经济供养1. 增加农业创收,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可由当地 的农业致富能手或专门的技术人员真正的下地下乡为农民讲解有关 农业作物的种植方法和作指导。这样就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外流, 为农民发家致富创造条件,提高农民收入,为养老奠定经济基础。2. 增强子女支付养老费用的能力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目前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 活的保证,所以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就应该增加对老人的供养的费用, 尤其对于那种身体状况不佳,要照看子孙,帮子女料理红白事的老人。 这当然在大的方面需要国家的良好

10、政策,加快和谐社会的进程。(四)生活照顾老人的生活很重要,而其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如何在生活上对 老人进行照顾,是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并提出可行解决方案的。而这就 要充分考虑老人的生活特点,结合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的力量,给 老人创建美好的生活。由于打工子女家庭收入的增加,有些子女更愿 意将花部分钱保证老人的生活。政府可对此进行引导,建立老年公寓、 敬老院、托老所等,让那些孤寡老人有地方可以去,让他们不再担心 生活无依,生活上得到照料,精神上得到安慰,让老年人欢欢乐乐安 度晚年。(五)精神慰藉经我们走访服务的20家留守老人情况的分析,老人精神方面的 问题比较突出,而这一点恰恰是政府部门和外出务工子

11、女忽视的,建 议采取以下措施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减少他们的孤独与失落感。1. 当地政府可以以乡镇为单位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专门为留守老 人服务,定期下乡主动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 乡镇政府领导和村委会成员可以经常下乡慰问留守老人。受访者中覃 克阳老人,生育1男1女,女儿已出嫁,儿子已外出务工近5年,母 亲已是94岁高龄,生活已不能自理,他就希望政府搞好野马河两岸 河堤,方便老年人散步。还有黄玉林老人,平时酷爱跳广场舞,但是 场地有限,希望政府帮她们硬化场地等等。因此,政府应因地适宜加 大农村健身活动场所投入,让喜欢运动在老年人有地方去锻炼身体。 多组织娱乐活动,比如组织举办晚会

12、,开展适合老年人在文体活动等, 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减少他们的孤独与失落感。作为子女,应该 多抽些时间常回家看看养育你的父母,即使再忙也常给家人打个电 话,报个平安。2. 还应加强孝道宣传。一是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 强老年人的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子女们的思 想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他们真正明白关心老人,尊敬老人, 赡养老人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实事求 是地揭露一些虐待老人,不赡养老人等丑恶行经。政府以及村委也要 对于这些行为进行调解,必要时还应求助于法律手段来解决。二是弘 扬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加强农村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做好宣传教育 工

13、作,表彰敬老养老典型,让村民真正树立起尊重、关心、帮助老人 的良好社会风尚。更要加强宣传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的力度。教育外 出务工人员尊重父母,时时与父母保持联系;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让 老人无后顾之忧。(六)安全知识留守老人们很多都不懂得用火、用电安全的常识,因此政府要定 期派工作人员走村串户,了解农村用电情况,向老人们讲解安全用电 常识和当前电价执行标准,使老人们真正用上明白电、放心电。同时, 工作人员还要深入到一些留守老人家里,查看线路,发现异常,就地 解决,消除安全隐患。同时邻里之间要相互帮助,发现有安全隐患存 在要及时消除。结束语: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直都在倡导要建

14、设 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留守老人是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 组成部分之一。他们很多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心酸历史,他们 是历史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社会发展繁荣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们, 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全社会都应一起努力,帮助、关 心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们的晚年生活着想,让他们衣食无忧,有病得 到及时治疗,临终得到关怀,使他们能幸福、快乐、健康地度过晚年, 真真切切感到社会、家庭、儿女给予他们的亲情和温暖。范文一:一、引言1、调查背景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 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

15、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随着我国 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 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帮扶空巢家庭老年 人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对策办法,加强城镇空巢家庭艰巨老年人的 帮扶工作,给上级党委研究老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2、调查目的透析空巢老人问题以及解决方法4、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二、正文(一)空巢老人生活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空巢老人问题进行了数据统计,下面分析。据市统计局城调队统计,城市居民家庭中空巢老人家庭已占到 54.0%。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正成为一个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重 大社会问题。今年,天津市老龄办组织开展了

16、对空巢老人家庭的生活 状况和养老需求的抽样调查,昨天,调查报告正式发布。老人们通过 填写调查问卷,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经济状况、健康医疗情况、住房 情况、生活照料情况、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养老意愿和需求等等,同 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32.4%的空巢老人独自居住;87.1%的空巢老人有退休金;1.8%的空 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以上的数据来自天津市老龄办最新发布的天津市空巢老人家庭 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调查报告。此次调查涉及了有关空巢老人生活 的诸多方面,从具体的数字可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1、居住方式独自一人居住的有389人,占32.4%;老夫妇俩共同居住的有811 人,占67.6%。女性空巢老人中独居的比例远高于男性。2、婚姻状况已婚有配偶的有817位,占68.1%;未婚的有12位,占1.0%;丧偶 的有356位,占29.7%;离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