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专题训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4108365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赏析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诗词赏析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词赏析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赏析专题训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词赏析专题训练(二)十、登岳阳楼1、默写:2、这首诗通过写( ),抒发了诗人( )之苦,( )之忧,以及( )的落寞情怀。3、首联,写景,先从大处着墨,以( )和( )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 )。首联的第一句巧妙地运用了( )和( )两个方位词,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第二句由( )及( ),从( )到( ),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 )图。3、( )从( )角度介绍了岳阳楼,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 )时代,怀古伤今。颔联中的( )二字,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也是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 )之情。4、颈联分别从( )、( )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

2、,收到了( )的艺术效果。说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和具体的时间,恰当地表现了自己( )的生涯,道出了一个( )心中的愤懑。5、请赏析尾联的妙处。 十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 默写:2、 这是古代( )诗中的名篇,运用了( )的手法。时间由( )到( )和( ),情调由( )到( )。既表明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 )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 )信念和( )精神。3、 ( ),( )。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4、 第二联写自己归来的什么感触?请具体说说。 5、 尾联是点睛之笔,点明( )题意,既是对( )的感谢,也是和( )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

3、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6、 赏析第三四句: 7、 赏析五六两句: 8、“闻笛赋”指( ),“烂柯人”指( )。9、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五六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怎样的画面。 十二、赤壁1、 默写:2、 此史虽为( )诗,其实也是( )。诗人借( )的故事,抒发了( )之情。3、 本诗前两句写( ),“折戟沉沙铁未销”暗寓( )之慨。后两句发( ),慨叹( ),抒发自己( )的郁闷。似乎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4、 赏析后两句的妙处: 十三、过零丁洋1、 默写:2、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他在诗中表明了自己( )的决心。3、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两件大事,即:一是( ),二是( )。4、

4、第二联运用( )手法,将( )和( )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 ),以“雨打萍”比喻( )。表达了对( )的担忧、对( )的悲叹。5、 颈联巧借( )和( )两个地名,写出了( )和( )。上句追忆( )的心情,下句写( )6、 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最后两句作简要分析: 、像文天祥一样临危不惧的人物和诗句还有很多,请试举一例: 、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 )和( )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十四:山坡羊。潼关怀古1、 默写:2、 这首诗借( ),触发了( )之情。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 )的思想感情。3、 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说说理

5、由: 4、“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是( )的真实写照。5、赏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十五:饮酒1、 默写:2、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 )。3、“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否换成“望”,为什么? 4、 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 )神往而又( )的情形。5、 “采菊。见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笔,达到了( )的化境。6、 “真意”就是( ),既表现为( )的具体“自然”,也是诗人( )的抽象“自然”。7、 赏析:“采菊。南山”。 8、赏析;“问君。自偏” 十六:已亥杂诗1、默写:2、本诗将( )和( )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3、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前

6、两句中的“( )”,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并且表示( )4、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 )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 )的,另一方面,离别也是( )的。这样,离别的( )就和回归的( )交织在一起,既有( ),又有( );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 )的真实写照。5、诗的后两句以( )为喻,表明( ),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 )。6、赏析最后两句: 十七:渔家傲。秋思1、默写:2、本诗表现了诗人决心( )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守边战士的( )之情。词的意境( ),形象( ),语言( )。3、词的上片重在( ),描写( )。诗人特地用了一个“( )”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4、请结合诗句说说塞下秋景“异”在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