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小学生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一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4106038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中小学生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海市中小学生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海市中小学生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海市中小学生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海市中小学生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中小学生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中小学生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中小学生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一(学期/学年)学科 数学 年级 五(1)班 起讫时间 2005.9 2006.1 基本情况姓名陈佳性别女出生年月1993.8残障类别智力: 听力: 视力: 智力障碍IQ:听力障碍左一级社会适应性较差右一级学习基础计算基本功较好,速度较快,正确率也较高。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应用题、图形和概念较差。主要特点与问题由于听力障碍,完全借助助听器和看口型来听懂对方说的话,因此交流困难。课堂中,她只能借助教师的板书来理解上课内容,而老师口头传授的知识她则无法全部听到或理解。有时上课听不懂或听不清,就只顾自己做作业。完成作业速度快,计算正确率较高。教学目标 在计算方面

2、能掌握计算法则并进行正确计算,运用定律和性质进行基本的简便运算;图形方面要掌握基本的图形认识和计算;应用题方面要能够解答简单基本的题目,稍复杂的应用题也要尽力而为。实施措施(教学方法手段、辅导措施、硬件设施等)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指定学习成绩较好的与她同桌,并给予一定的帮助。教育学生只要陈佳求助,都应乐于相助。课上经常关注听课情况以及关注作业、测验情况,及时辅导与定时辅导相结合。特别是应用题、图形及概念,经常面批并个别辅导。 注重与家长联系,在家督促加强数学理解能力的训练。说明(内容的调整情况、资源教室等)教学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与一般同学相同。只是在应用题、图形及概念方面降低要求,只要她

3、能完成基本题即可。在思想教育方面,激发她爱数学,发奋学习,积极探索。 评估反馈目标达成度原因分析学校 曹光彪小学 任课教师: 侯凤珍 制定时间: 2005。9 上海市中小学特殊学生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二(单元)学科 数学 年级 五(1)班 单元名称教学目标主要困难与问题实施措施评估反馈目标达成度原因分析1分数的初步认识会读写分数、用分数表示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掌握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看图讲出分数的含义、理解带单位名称的分数的含义、看图讲出相等分数的含义。实施伙伴帮助,使其理解意义。教师上课指导她说简单的图意。用分数表示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掌握得较好,比较同分母或同

4、分子分数的大小也掌握得较好,看图讲含义比较慢。对图形的理解能力较欠缺。2小数的认识认识小数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知道纯小数和带小。理解小数的意义、说出小数的组成。个别辅导其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说出小数的组成。读写小数、比较小数的大小掌握得较好,知道纯小数和带小数,但小数的组成掌握一般。对数的意义及组成的理解较欠缺。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会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按要求写出几位小数,能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会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式题,会进行简便运算。理解小数的性质和按要求写出几位小数。个别辅导其正确理解小数的性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和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得较好,简便

5、运算一般。,基本的计算能力较强。4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会计算10、100、1000、乘或除一个数,会进行单、复名数之间的改写,会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以及文字题和应用题,会取近似值。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变化、单复名数之间的改写、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课上加强对她的指导和点拨,课后个别辅导。小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和混合运算掌握得较好,简便运算一般,文字题和应用题有待提高。计算能力强,正确率较高。5正小数、负小数的认识和四则运算能正确比较正、负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进行正、负小数的四则运算。正、负小数加减法的方法。个别辅导正、负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正确率较高。上学期的知识正

6、、负数的计算有些遗忘。6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会小数四则计算文字题,会解方程,列方程解答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应用题中有两个未知量。个别辅导,课上加强对她的指导和点拨。计算较好,简单应用题掌握较好,有变化应用题的理解有困难。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不强。7三角形的面积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会画底和高,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实施伙伴帮助使其理解推导,教师上课指导她进行图形的“分”“割”“移”。基本、简单的图形计算掌握得较好,稍复杂的有困难。对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不强。8平均数掌握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

7、方法,能正确解答。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知道平均数求部分数的应用题。个别辅导,课上加强对她的指导和点拨。基本、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掌握得较好,复杂的有困难。对较复杂的应用题的理解比较欠缺。学校 曹光彪小学 任课教师 侯凤珍 制定时间 2005.9 平均数应用题练习教材: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第九册执教:黄浦区曹光彪小学侯凤珍 班级:五(1)班教学目标随班生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理解平均数含义的基础上,会正确解答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并能运用“移多补少”的思考方法,灵活地解决平均数问题。1、 理解平均数含义,能正确解答一般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2、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8、的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2、 小组学习中在伙伴的帮助及教师的个别指导下学会摘取有关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3、 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主动建构,学会学习。3、 在小组学习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热爱。教学过程:随班生教学处理:一、 新课引入:1、 组长汇报,教师把每组的数据统计在大表格中:组号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 第六组人数 人 人 人 人 人 人总个数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平均数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师:我们能不能根据这张表中的信息来比出前三名呢? 为什么? (因为每一小组的人数不同,比较总数显得不公平。)4、 那么有什么好办法呢?(算小组平

9、均数) 好,大家一起说一说怎样求平均数。(板书: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5、计算本组踢毽子个数的平均数(得数保留整数)。6、 组长汇报,教师将数据填入表中。师:现在来看一下,哪几组是前三名? 当人数不相等时,用平均数来确定名次比较合理。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 平均数应用题练习)四年级已学过平均数(一),学生已掌握如何求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而且平均数(二)新授课于昨天刚学,因此在提问“怎样求平均数?”时,可以让该生回答,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二、基本练习(一)看表格提问题列式计算 1、 继续观察大表格,想一想根据这张表中的信息你还能求哪些平均数?2、小组讨论并汇报:(师板书)

10、(1)全班平均每组踢多少个毽子?(2)全班平均每人踢多少个毽子?3、共同计算并讨论思考过程。 (抓住问题想份数,找相应的总数)4、汇报:(1) 算式 (板书:)( )6 ( )36(2) 你是怎么想的?(3) 在解答这两个问题时,你发现了什么?相同:它们的总数是相同的,而且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都是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区别:两者的总份数不相同,问题(1)对应的份数是全班的组数,问题(2)对应的份数是全班的人数。(二)根据问题寻找对应的总份关系1、师:同学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都很强,发现了解答这两个问题的不同点。下面我们再选取其他同学提的一些问题,从问题中找一找总份数是什么,与它相应的总数是什么? 请

11、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出示:(1) 全班平均每组有多少人?(2) 前三组平均每组踢多少个毽子? (3) 第四组和第五组平均每人踢多少个毽子?2、汇报: a) 我把什么看作份数,与它对应的总数是什么? b) 根据问题是按什么平均分,所以份数是什么,与它对应的总数是什么?3、师: 我们在求平均数问题时,先要从问题中找到总份数,然后在找与份数相对应的总数。 (板书: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相对应(三)选择信息编题列式1、 从大表格中摘取部分小组踢毽子的信息,编应用题。师:接下来我们仍然看这张大表格,请你们选择表中的信息,把这两道应用题补充完整。(1) 两个小组进行踢毽子比赛,第 小组有 人共踢了 个,

12、第 小组有 人,平均每人踢了 个,两个小组平均每人踢多少个?(2) 两个小组进行踢毽子比赛,第 小组有 人平均每人踢了 个,第 小组有 人,平均每人踢了 个,两个小组平均每人踢多少个?2、 选择两组的应用题,师填写。(第二题小组的人数选择相同)3、根据他们编的应用题,全班列式 (师巡视,并找错)4、 学生汇报算式及思考过程。( )( ) ( )( ) 或( )25、小组讨论:解答两题后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审题要清楚,部分数是否直接告诉我们; 当小组人数不同时,一般不能将平均数相加。)1、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关注,给予点拨,让该生知道那些信息是有关系的,可以组合在一起提出问题。2、 列算式时,关注该生独立思考的能 力,正确给予肯定,错误帮助分析问题。3、 机动,如举手就请该生。4、 同桌互相说一说时,教师辅导小伙伴如何帮助该生说清楚。5、 鼓励该生选择一题说一说。6、 感受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和对她的启发与帮助。7、 列算式时,关注该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正确给予肯定,错误帮助分析问题。三、拓展练习1、 师:侯老师也想参加踢毽子活动。 按照我的水平,15秒钟内我基本上可以踢 个(视六组的平均数而定)。如果把我踢的个数放入到第一组中,想一想他们小组平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