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化学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化学实验(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 化学实验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精题演练1.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有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性质,是识记性的内容。浓硝酸在光照或受热时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如:新制氯水,硝酸银溶液等。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因为2NaOH+SiO2=Na2SiO3+H2O,Na2SiO3水溶液将瓶口和瓶塞黏在一起。答案:A2.实验桌上放置有:托盘天平、研钵、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蒸发皿、坩埚钳、干燥器、酒精灯、火柴、烧杯、
2、量筒、胶头管滴、药匙、石棉网,从缺乏仪器和用具的角度来看,能进行的实验项目是( )A.过滤 B.配制10%的硫酸铜溶液C.萃取分液 D.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的含量解析:配制10%的硫酸铜溶液,需要用到药匙、天平、玻璃棒、烧杯等仪器,过滤缺漏斗,萃取缺分液漏斗。答案:B3.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中,叙述正确的是( )用大试管稀释浓硫酸 用量程为100 mL的量筒量取3.5 mL液体 用相同容积的烧杯代替锥形瓶做滴定实验 用温度计代替玻璃棒搅拌溶液 用小烧杯做加热NaHCO3固体分解的实验 用铜丝代替铁丝做焰色反应实验 用普通圆底烧瓶代替蒸馏烧瓶做石油分馏实验 用碱式滴定管代替小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氨水
3、A. B. C. D.解析:稀释浓硫酸应用烧杯,量取3.5 mL液体用10 mL的量筒,滴定实验不用烧杯,搅拌溶液用玻璃棒,NaHCO3分解应在试管内完成,铜丝灼烧本身火焰有颜色。答案:D4.(2006陕西理综二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温润的pH试纸测定某稀醋酸溶液的pHB.制备乙酸乙酯,用如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C.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擦洗D.中和滴定实验中,盛待测液的锥形瓶需提前用待测液润洗解析:用湿润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相当于把原溶液稀释,A错;制备乙酸乙酯,如题图中所示的实验装置铁夹离试管口太近,且导管口插在液面以下,容易引起倒吸,B错;苯酚常温下难溶于水
4、,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C对;中和滴定实验中,盛待测液的锥形瓶提前用待测液润洗,导致溶质增加,所以浓度偏大。答案:C5.下列实验中所选的仪器合理的是( )A.用100 mL量筒量取5.2 mL的稀硫酸B.用100 mL烧杯配置100 g质量分数为1%的食盐水C.用托盘天平称量11.7 g的氯化钠固体D.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的化合物解析:取5.2 mL的稀硫酸应用10 mL的小量筒;100 g质量分数为1%的食盐水的体积接近100 mL,实验时液体容易溅出;某些钠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高温时会腐蚀瓷坩埚。答案:C6.高温灼烧固体物质,下列仪器中,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硬质试管、铁架台、铁夹 B.
5、烧杯、石棉网、铁架台、铁圈C.蒸发皿、泥三角、三脚架 D.坩埚、泥三角、三脚架解析:高温灼烧应使用坩埚,坩埚夹在泥三角上,泥三角可放在三脚架上。答案:D7.下列洗涤试管选用试剂合理的是( )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反应实验的试管用浓盐酸 做过银镜反应实验试管用稀硝酸用热的烧碱溶液洗涤盛过油脂的烧杯 长期存放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用稀盐酸A. B.C. D.全部解析:高锰酸钾分解后试管附着的二氧化锰,可用浓盐酸与其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而溶解;银镜反应生成的银可用稀硝酸溶解;热的烧碱溶液可以使油脂发生皂化反应而溶于水;氯化铁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铁可用稀盐酸溶解。答案:D8.下列各项是关于玻璃棒在若干实验中的用途及操作
6、,其中错误的是( )溶解物质时搅拌 蘸取少量溶液做焰色反应 醮取少量溶液测其pH 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其下端抵在漏斗内滤纸的任意部位 配制一定体积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 加热坩埚中固体物质用玻璃棒搅拌A. B. C.只有 D.全部错误解析:做焰色反应实验应用洁净铂丝(或铁丝)蘸取少量溶液,过滤用玻璃棒引流时,其下端抵在漏斗内滤纸的三层一边。答案:B9.现仅有下列仪器:烧杯、铁架台(带铁圈)、漏斗(含滤纸)、三脚架、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和圆底烧瓶,从缺少仪器的角度分析,不能进行的实验项目是( )A.过滤 B.蒸发 C.分液 D.分馏解析:选项D分馏时,缺少石棉网、温度计、冷
7、凝管、接液管、锥形瓶;所提供仪器可以完成过滤、蒸发、分液三个操作。答案:D10.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 )A.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硫酸清洗B.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C.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D.在250 mL烧杯中,加入216 mL水和24 g NaOH固体,配制10% NaOH溶液解析:银镜反应后附有Ag的试管,应用稀硝酸清洗,A不正确;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四次称量操作分别是:称量空坩埚的质量、称量坩埚和CuSO45H2O的总质量、充分加热后称量坩埚和CuSO4的质量、再次加热后称
8、量坩埚和CuSO4的质量;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C错误;烧杯中所加液体一般不能超过烧杯容积的1/31/2,在250 mL烧杯中加入216 mL水超过了这一限制,D错误。答案:B11.(2006陕西咸阳二模)由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下列六种实验装置(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1)能用作干燥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有_(填代号,下同)。(2)既能用于收集氯气又能用于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装置有_。(3)在氯气和铁反应实验中,能添加在制气和化合反应装置之间以除去氯气中氯化氢等杂质气体的装置有_。(4)在乙烯与溴水反应制二溴乙烷的实验中,能添加在制乙烯装置和加成反应装置之间,达到控制
9、气流使其平衡目的的是_。(5)若用C装置做二氧化硫与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则其中广口瓶的作用是_。解析:(1)SO2是酸性气体,故用酸性干燥剂干燥,所以洗气瓶中盛放浓硫酸,E、F装置中放入P2O5、CaCl2固体可将其干燥,所以选A、E、F。(2)Cl2难溶于饱和食盐水,NO难溶于水,均可用排液体法收集,A中加满水(或饱和食盐水)短进长出。Cl2密度大于空气,可用排空气A装置收集(长进)。(3)在氯气和铁反应实验中应用纯净干燥的氯气,所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杂质,根据题图示,用E或F干燥Cl2。(4)在D中放入水(乙烯难溶于水),使水浸没漏斗下端,从不带活塞的一端通入气体,当气流过大时
10、,关闭活塞,广口瓶内压强增大,水面上升到漏斗中;当气流过小时,漏斗中水面下降,从广口瓶中排除气体。答案:(1)AEF (2)AB (3)AF(或AE) (4)D (5)安全瓶,防止碱液倒吸12.在空格上填上适当的仪器名称或操作步骤或试剂名称。(1)用已准确称量的1.06 g Na2CO3固体配制0.100 molL-1Na2CO3溶液100 mL,所需要的仪器为:_。(2)除去Na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蒸发、结晶、_。(3)除去KCl溶液中的,依次加入的溶液为(填溶质的化学式):_。解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仪器可回忆做实验时的情景及操作步
11、骤得出。(2)利用KNO3在高温时溶解度明显增大而NaNO3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小,可蒸发结晶而析出。(3)可用过量的BaCl2或Ba(OH)2除去,再用过量的K2CO3除去前面的Ba2+,最后可用适量的HCl除去前面的。答案:(1)100 mL容量瓶、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2)溶解 过滤 (3)BaCl2或Ba(OH)2、K2CO3、HCl13.请按要求填空: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_(填序号)。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0.1000 molL-1 K
12、MnO4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10.50 g干燥的NaCl固体;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清洗;用瓷坩埚高温熔融Fe(CrO2)2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以制备Fe(OH)3胶体;配制Al2(SO4)3溶液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有关实验的安全性操作。仪器的精度及误差分析等内容。KMnO4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橡胶管,故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KMnO4溶液;托盘天平的最小分度值为0.1 g,不能称量准确至0.01 g的样品;瓷坩埚成分中含有SiO2,可与Na2CO3等碱性物质在高温下反应;由胶体的制备原理可知,应向沸水中加
13、入FeCl3饱和溶液制备胶体,而向碱液中加入FeCl3时只会生成Fe(OH)3沉淀。本题答案为。答案:第二节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精题演练1.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Na2SO3溶液(BaCl2) B.FeCl2溶液(KSCN)C.KI(淀粉溶液) D.HCHO溶液(石蕊试液)解析:A中Na2SO3和其氧化产物Na2SO4都能和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中Fe2+和KSCN无明显的颜色变化,而Fe3+和KSCN能络合生成血红色的溶液;C中KI被氧化的产物是I2,I2使淀粉溶液呈蓝色;D中HCHO被氧化的产物是HCOOH,使石蕊试液呈红色。答案:A2.(2006湖南八校理综二模)下列各组物质,用一种试剂无法区别的是( )A.C2H5OH C6H6 CCl4 B.Fe CuO CC.NaBr NaOH KBr D.(NH4)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