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408704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案背景】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立足于用好教材,尊重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各个层次的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动线索而展开的,但在活动的具体设计和组织安排上,又能对教材有所突破,作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精细化的处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加工,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课题】(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小节观察物体【教材分析】“观察物体”的系列内容是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入手。教材在一年级的上册安排了“认位置”的单元,让学生理解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在二年级,安排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使学生能辨认从正面、侧面

2、、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在三年级则安排了“搭一搭”的活动,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怎样让学生形成这种认识呢?教材并不是直接通过结论性的语言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跨越三个年级、经历多次的组织观察活动才逐渐形成的。【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强,但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乐于交流,已初步具有探究学习的习惯和一定的观察能力,但相互合作交流的习惯还需加强培养。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

3、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得基本方法。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得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教学准备: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带把手的茶杯、没有把手的玻璃杯学生:四人小组,每组一只带把手的茶杯、【教学方法】媒体设境,故事引入;动手操作、观察辨认。【教学过程】一、动画导入,创设思维意境1、大屏播入盲人摸象的动画故事。边看边想,有什么启发?2、这些盲人说得对吗?为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小结:对,我们在观察

4、物体的时候,千万不能象盲人一样,只看到一部分就作出判断,得出结论。 3、刚才看动画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摸到大象鼻子的那个盲人站在大象身体的哪面?摸到大象腿的盲人站在大象身体的哪面?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站在大象身体的哪面?(适时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设计意图】:首先我以“盲人摸象”的动画视频导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引入,配以课件的演示,新颖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渗透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时片面的,自然揭示课题。二、小组活动,积累感性经验1.指导“拍照”的方法。你们想不想自己拍些照片?你

5、有照相机吗?有,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架小相机,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对准你要拍摄的物体,看清楚了就“咔嚓”拍下来。今天我们要评出“最佳摄影奖”。2.给茶杯“拍照”。每组一只茶杯,放在桌子的中间,(茶杯把子朝讲台的方向)不能转动茶杯。用“相机”对准茶杯,“相机”的高度要与茶杯一样高,看清楚茶杯的样子,然后拍下来,照片就印在我们的脑子里了。对照大屏幕,上面的4个杯子,你看到得是哪一个?3.汇报、评价。指名出示:你看到的是茶杯吗?茶杯的把子呢?为什么看不见?(因为茶杯的把子是朝前的,你坐在茶杯的后面,所以就看不见把子。)谁看到得和这个同学一样的请站起来?为什么你们看到的和他一样?(因为站在相同的

6、位置来观察这只茶杯的。)指名出示:和这个同学观察的位置相同的同学请起立,你们看到的是这样的吗?这个长方形是什么?这两个同学坐的位置是怎样的?他们看到的茶杯样子又是怎样的?指名出示:和这个同学观察的位置相同的同学请起立,你们看到的茶杯都是把子朝左的吗?猜猜你们对面的同学看到的茶杯有把子吗?有,把子朝那边?4、换4次座位观察,再给茶杯拍张照片,这次你看到是哪张图片?和你刚才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师引导学生小结:位置不同,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也不同。你认为这句话有问题吗?5、再次出示一个没有把手的玻璃杯,这次你觉得换了位置后观察得还一样吗?为什么?总结:位置不同,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设计意图】:

7、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茶杯”,4次交换位置进行观察,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通过学生的集体观察和交流,强化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的特征,并借助语言、动作等辅助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为后面看平面图形时进行表象的提取做准备。三、巩固练习,互动提高。闯关游戏:第一关:同学们要坐着快乐大巴去动物园玩,出发之前有3位同学去观察大巴,他们看到的一样吗?下面三幅图分别是在车的哪个方位看到的?第二关:到了恐龙化石展厅,小亮、小明、小红分别看到了恐龙的哪个面?第三关:看,同学们又来到了熊猫园,小芳、小亮、小明、小红分别看到了小熊猫的哪个面?

8、【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并进行情景模拟的形式,帮助学生明确图中观察着与被观察之间的位置关系,把学生的认知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上升到“根据情境图,能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这一层次,实现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进而激活学生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形的表象,作出相应的判断。练习的设计围绕着一条主线秋游,巧妙地把练习穿插在一起,激发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兴趣,同时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还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看到自己的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四、引用古诗,全课小节:1、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是不一样的。2、在生活中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看到的结果往往是不一样的,有一首诗巧妙地写出了这种数学现象,这就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3、配乐诗朗诵题西林壁我们今后要像大诗人苏轼学习,在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从不同位置去观察,在思考问题时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加全面、更加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