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两种不同的课堂现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4070740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两种不同的课堂现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注两种不同的课堂现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注两种不同的课堂现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两种不同的课堂现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两种不同的课堂现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两种不同的课堂现象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不断地在教学前沿探索最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所以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我在听了大量课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分析,归结起来可分为两大类:1、文章阅读2、语文阅读。以“文章阅读”为主的教学努力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思辩美”;以“语文阅读”为主的教学努力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朗读美”。(一)“文章阅读”教学模式如下:(基本教学流程教师指令或提问方式)1、初读课文,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师: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师: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疑问?师:请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2、整理问题,进入重点师:有了问题,应该怎么办?师:你们喜欢研究解决哪些问题?师:你觉

2、得哪些问题比较重要,为什么?3、自读自研,交流反馈(个人为主,适当合作,随机点拨)师:请你边读边思考这些问题。师:请你自由选择伙伴讨论问题。师:请你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师:请你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4、再读再疑,合作解疑师:学了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师:请你在合作组中解决这些问题。(二)“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如下:(基本教学流程)1、整体感知课文(默读,听读,轻声读)师:读(听)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2、理解重点段落(理解读,感情读,自读自悟)师:你喜欢哪一个段落?为什么?师:你读了这段课文,读懂了什么?3、感悟欣赏词句(理解读,感情读,教师随机点拨)师:你觉得哪句话写得最美?为什么?

3、想想该怎么读?师:请你选择最有把握的一句来读。师:请大家评一评他的朗读。4、积累运用词句师:这么美的段落,我们应该把它背下来。师:(创设导写情境)谁能现在就写一段话,用上今天学到的这些词语。(三)优点 1、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示学生在课堂中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学习程度。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自我的意识和调整,超越了“教案剧”那种受动性和依附性,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被唤起而成为课堂的主人。2、学生的参与学习和尝试学习明显由于课堂中注重展示矛盾,展开过程,学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充分的参与和尝试的机会,并且被允许尝试失败,因此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主动地建构规律(文章阅读教

4、学模式),超越那种被动地同化与模仿。也能进行自由的想象,直觉的思维(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逐步实现平时所向往的“学会学习”,“创造性的学习”。(四)缺点1、 课堂目标缺乏正确的定位这主要以“文章阅读”侧重于思想教育、思辨力、创造力的培养。因此课内比重最大的精读、研读都是围绕课文情节、思想内容阐幽发微,条分缕析,课内言论成了一场思维游戏。按理说“语文阅读”应该在这一点上作得比较好,但由于一些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又把语文课上成了“美学分析课”或“朗读技巧指导课”,缺乏足够的以“语感为中心”的语言实践。2、课堂选择缺乏有效的落实无论是“文章阅读” 还是“语文阅读”为了体现主体价值取向,都非常注重“问题的

5、自主提出、自主选择”。例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保留观点见解等,但往往不是真正的“选择”,当学生的选择跟自已的预测不一致时,教师总能通过巧妙的办法把学生的选择纳入到自己的预设轨道上来。3、 课堂组织缺乏理性的教师权威课堂中教师刻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成了一种趋之若骛的教学时尚。教师该问的时候不敢问,该讲的时候不敢讲,该指令批评的时候不敢指令批评。有些教师甚至把少讲话及无原则的宽容视作课堂主体性的体现。4、 课堂“教育”缺乏温暖的人文关怀这两种课堂本质上还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认知体”,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解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而忽视蕴含于知识中的某种精神气质的东西。事实上,这两种课堂,一种是感性为主的课堂;一种是理性为主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