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专用中考物理高分一轮第单元质量与密度习题.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4055333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和浩特专用中考物理高分一轮第单元质量与密度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呼和浩特专用中考物理高分一轮第单元质量与密度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呼和浩特专用中考物理高分一轮第单元质量与密度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呼和浩特专用中考物理高分一轮第单元质量与密度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呼和浩特专用中考物理高分一轮第单元质量与密度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和浩特专用中考物理高分一轮第单元质量与密度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和浩特专用中考物理高分一轮第单元质量与密度习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和浩特专用中考物理高分一轮第单元质量与密度习题第7课时 质量与密度高效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2018枣庄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B.物体的形状C.物质的状态D.物体所在的空间地址2.2018衡阳以下数据中,最凑近生活实质的是()A.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 gB.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 m/s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2 mmD.人体感觉酣畅的环境温度为37 3.2018昆明为了使来昆明过冬的红嘴鸥不饿着,人们每年都要用鸥粮喂它们。以前的鸥粮投入水中后,一部分由于海鸥不能够及时吃到而迅速沉入水里,既浪费粮食又污染了水体。2017年,一厂家对鸥粮进行了“膨化”办理

2、,使其投入水中后能够漂在水面上较长时间,海鸥几乎能吃完它。膨化后的鸥粮能够漂在水面上是由于它的()A.质量变大B.体积变小C.密度变大D.密度变小4.2018宿迁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 可能是指以下哪个物理量()A.体积B.质量C.密度D.硬度5.以下实质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A.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资料B.用液体氢作为燃料给火箭供应动力C.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资料D.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6.2018青岛以下关于图像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图7-5A.图甲:表示在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与加热时

3、间的关系B.图乙:表示在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温度与放热时间的关系C.图丙:表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D.图丁:表示匀速直线运动中行程与时间的关系7.2018广西北部湾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7-6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图7-6A.81B.43C.41D.218.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获取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7-7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7-7A.该液体密度为2 g/cm3B.该液体密度为1.25 g/cm3C.量杯质量为40 gD.60 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 g9.2017

4、巴彦淖尔质量为m1的液体甲与质量为m2的液体乙相混杂,已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1、2,混杂后液体的密度为(两种液体混杂前后整体积不变)()A.(1+2) B.C.D.10.小江进行了以下测量:用天平测出石片的质量m;往烧杯中加适合水吞没石片,在水面地址做上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慢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7-8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石片的体积,计算出石片的密度。依照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图7-8A.偏大B.无偏差C.偏小D.无法确定11.2017烟台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以下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测量牛奶的密度;鉴别金戒

5、指的真伪;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判断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A.B.C.D.12.(多项选择)入春以来,天气干燥,呼和浩特市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在火灾现场,建筑物内的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由于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对照()A.温度较低,大量齐聚在房间下方B.密度较大,大量齐聚在房间下方C.温度较高,大量齐聚在房间上方D.密度较小,大量齐聚在房间上方二、实验题13.2018淄博两个完好相同的瓶子装有不相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7-9所示,则甲瓶液体的质量乙瓶液体的质量,甲瓶液体的密度乙瓶液体的密度。(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图7-914.一个容器的质量为200 g,装满水时总质量是700 g,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600 g,这个容器的容积是cm3,此液体的密度是kg/m3。若将容器中的液体倒掉一部分,则节余液体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 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 g,取出石块后,节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 g,则石块的质量为g,石块的密度为g/cm3。(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16.在实验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创立性地设计实验能解决一些实责问题。小柯测量食盐水密度,能找到的器材有:两个相同的透明杯子、清水

7、、食盐水、记号笔和托盘天平。由于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小柯想到借助于V食盐水=V水的方法,用天平测得m1=52.0 g、m2=132.0 g、m3=141.6 g,利用这三个数据完成了食盐水密度的测量。他的测量过程与方法如图7-10所示。结合图示,可求得食盐水密度食盐水=g/cm3。图7-1017.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利用图7-11所示装置来测量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已知物块的体积是50 cm3,图甲、乙中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以下列图,g取10 N/kg。图7-11(1)图乙中,物块碰到的浮力为N,烧杯中液体的密度为g/cm3。(2)小明对本实验原理进行了进一步解析,从而

8、获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被测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则吻合此关系的应是图丙中的图线(选填“”“”或“”)。(3)依照上述结论,小明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进行重新标度,将图甲装置改装成一个“密度计”,它的零刻度应标在N处;用它测量时,待测液体密度液应不高出g/cm3。(4)用此“密度计”测量时,若物块未完好吞没,则测得液体密度值将偏。(5)原物块质量、体积、密度分别记为m0、V0、0,将原物块更换为以下哪些物块后,能够提高该“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的精确度?你选择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质量为m0、密度比0小的物块B.质量为m0、密度比0大的物块C.质量比m0大而密度比0小的物块D.体积比V0

9、小的物块18.现有一形状不规则的木块,小明同学用如图7-12甲、乙、丙所示的方法测出了木块的密度,实验步骤以下:图7-12向容器内倒入适合的水,水的体积记作V1;将木块轻轻放入容器中,液面上升至V2;用细针将木块按压,使木块吞没于水中,液面上升至V3。请写出以下物理量的表达式:木块的质量m=,木块的体积V=,木块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水)19.2018遂宁悠悠涪江水孕育了涪江两岸儿女。爱动脑筋的小红想知道涪江水的密度终归有多大,于是她取了一些涪江水,在学校实验室找了以下器材:天平及砝码,量筒(刻度清楚但没有数字),烧杯,铜块(已知它的密度为1),细线,利用这些器材按以下步骤测出了涪江水的密度

10、,请你帮小红完满实验研究过程:(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向(选填“左”或“右”)调治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铜块的质量m1。(3)在量筒内倒入适合的涪江水,用细线拴住铜块,将它缓慢吞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并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线A,尔后取出铜块。(4)在烧杯内倒入适合的涪江水,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5)。(请你写出这一步的操作方法)(6)用天平测出烧杯内节余涪江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砝码和游码地址如图7-13所示,则m3=g。图7-13(7)涪江水密度的表达式为=(物理量用符号表示)。依照以上实验方案,小红测出的涪江水

11、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20.2018临沂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 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可否合格,进行以下实验。(1)小明设计了以下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往烧杯中倒入适合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利用=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2)小组成员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3)小组成员改进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以下操作: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地址如图7-14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调治;图7-14往烧杯中倒入适合盐水,测出烧杯

12、和盐水的总质量为g(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测出烧杯和节余盐水的质量为15 g;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g/cm3。(4)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连续向盐水中(选填“加盐”或“加水”)。三、计算题21.2018自贡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 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飘扬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 g,已知酒精=0.8103 kg/m3,g取10 N/kg,求:(1)小球的体积是多少。(2)液体的密度是多

13、少。四、综合题22.2018常州 PM2.5是飘扬于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m即m的颗粒物,某方案提出:利用大型鼓风机向空中发射大量水滴,吸附空气中的PM2.5下落至地面,但专家认为该方案不当:按1 s发射2 L水计算,连续发射1 h 就需喷水t;盛夏,发射出的水滴还未落地就已成水蒸气;严冬,发射出的水滴很快成冰粒,危及道路安全。图7-15参照答案1.A解析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由此可知一个物体质量大小取决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地址都没关,由于当物体的形状、状态、地址发生变化时,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发生变化,因此质量不变。应选A。2.A解析 一个乒乓球的

14、质量在2.7 g左右,A正确;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2 m/s,B错误;一页纸的厚度在0.10.2 mm,C错误;人体感觉酣畅的环境温度为23 左右,D错误。3.D4.B解析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哥哥所说的“没变”是指质量没变。5.D6.B解析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即温度不会再上升,故A错误。在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图乙中温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且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吻合晶体凝固的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像,故B正确。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图像应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C错误。由图丁知,随着时间的增加,行程不变,说明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故D错误。7.A解析 由图像可知,当V甲=1 cm3时,m甲=8 g;当V乙=4 cm3时,m乙=4 g,则甲、乙两种物体的密度分别为甲=8 g/cm3,乙=1 g/cm3,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比甲乙=8 g/cm31 g/cm3=81。应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