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牛冬梅).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404139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相和(牛冬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将相和(牛冬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将相和(牛冬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将相和(牛冬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将相和(牛冬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将相和(牛冬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相和(牛冬梅).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将相和说课稿一、 说教材1、 教材内容将相和是第10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的故事,称颂了蔺相如机智、勇敢、谦让的美德,廉颇勇于认错和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根据课文内容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制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推让的好品质,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美好的品质) 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

2、重点: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把握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二、说程序(一)导入:1、复习提问导入。 2、交流自学情况(引导学生讨论喜欢文中的那一个人物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顾全大局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推让的好品质,廉颇勇于认错)总结:这两个人物都有美好的品质,大家都喜欢.但为了交流方便,下面我们对“完璧归赵”进行交流、体会。(二)学习“完璧归赵”1、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有5句,并体会)2、理解最后一句:“秦王没办法,只得客客气气的送蔺相如回赵国”3、蔺相如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为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小结:秦王想杀他,本想愚弄赵国,可是反而

3、被蔺相如捉弄了,他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这句话仅仅是写秦王的心理吗?(突出了蔺相如的机智)可见作者用词是多么的好、巧妙。过度:通过这次完璧归赵,蔺相如为赵国立了大功受到赵王的重用。我们再看一看几年以后的渑池之会上蔺相如是如何表现的。(三)学习“渑池之会”1、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有什么表现?具体说说你从那里看出来得?(有3点)2、同学们想一想这场政治斗争秦赵两国打成平局,还是决出胜输?为什么?(当时秦被赵强大。从敲打的乐器上说瑟可以敲出乐音而是破罐子)3、渑池之战获胜,功劳应属于谁?过度:由于蔺相如又一次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立了大功,应而封他为上卿,位比廉颇高,因而蔺相如和廉颇不和,也就引出了

4、“负荆请罪”。(四)学习“负荆请罪”1、你觉得廉颇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为什么?2、你觉得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为什么?3、你有什么收获?二、 说教法古语云:教学相长。学生的学需要老师的教,这就需老师选用恰当的方法。我在讲授本文时主要用以下方法:先读通课文,大体弄清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 去研读每个小故事;最后综合从各个故事中得到的认识,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人物作出评价,开展总结、拓展等活动。三、学法指导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多读、多说。通过不同方式、不同层次地读,由粗到精,把握故事要点;通过反复地说,把握故事来龙去脉,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将相和教学设计牛冬梅教学目标:(1

5、)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美好的品质。教学重难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两个故事。教学过程:一、谈话到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8课将相和。通过上节课地学习,我们知道文中讲的将指的是谁?相又是谁呢?(相机板书)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所作的一切是为了什么?(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通

6、过这次完璧归赵他为赵国力了大功,受到赵王的重用,我们再来看看几年以后的渑池会上他又是怎样表现的?二、走进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1.学习“渑池之会”的故事。(1)生默读课文第11至14自然段。提出几个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问题进行交流。(2)提问:在课文的这个部分中,你对哪些词句感受最深刻?这渑池会这场政治斗争中,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取其辱)(3)这场斗争的胜利归功与谁?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后来发生了什么?请读第三个小故事“负荆请罪”。2.学习“负荆请罪”的故事。(1)指名读课文第15至18自然段。(2)说廉颇负荆请

7、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3)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知错就改的人,最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4)通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胸怀宽广)(5)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三、回归全文,总结提高1.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2.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前面两个故事,写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后面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围绕“和”字来写。3.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6、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着脊背

8、,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四 学生演练,加深理解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演一演自己喜欢的故事。2表演时,着重体会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今天的你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想说什么?五、老师总结 秦国强大,但不敢攻打赵国,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他们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充分显示了“和”的力量。希望同学们能够向这些英雄人物学习,在生活只能够作到顾全大局,铸错能改,作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人。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1.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课外阅读司马迁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

9、板书设计: 将相廉颇和蔺相如知错能改 爱国 机智勇敢 不畏强暴 顾全大局国培总结学到老,活到老。人不学习就要落后,不学习就不能使我们的教育具有后续动力,不学习就会使人的头脑僵化,终身学习是当今的时代要义;“国培计划”就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本人主要有以下几点深刻的心得: 一、“国培”学习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理念,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理念强调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整合。“国培”专家深入浅出的讲析、诠释无不紧扣新课标理念,让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学习后

10、无不对新课标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丰实了我们的头脑,使我们领悟到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的精神实质,为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我觉得教师应树立新观念。新课程已经走进课堂,作为教师,我们应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历史的要求,那就要迅速转型,由“知识仓库型”升级为“创新型”教师,以创新教育来促进社会的发展。教师要勤于学习,充实自我,使自己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文化素养、道德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要视角敏锐,跟上时代步伐,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总之,不能停滞不前,不能只靠过去的经验,不能做个教书的匠人,而应做个育人的艺术家。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

11、师,很难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所以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三、国培活动让我增强了投身语文教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学习探讨,我对语文教学有了崭新的认识,学海无涯,教学相长,我要把自己所学的新的理念、知识运用到日常教学及班级管理之中,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用科学的方法引导自己的学生。在国培教师的指引下,在众多同行们的帮助下,我相信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会在语文教学中不断进步。“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把握国培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钻研教学业务,让自己理论水平更高、实践能力更强,发展进步更快。我会不断研究,反思,改进,悉心向同仁们学习,把语文教学当作自己毕

12、生的追求,思索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我也相信在倾听、反思、实践中,我的教学之路会愈趋成熟,相信会做得更好。将相和教后反思将相和,这篇文章讲完了,回想整个教学过程,既有值得提倡之处,也留下了许多不足。本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故事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针对教材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回顾本节教学,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提倡:1、以读为本。如何引导小学生读将相和才是本课一大重点。如果只要求一般的读懂故事情节并不难,但

13、要真正读懂蔺相如,读懂廉颇,读懂秦王、赵王,还需要下番工夫。因此我采用对比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中的人物。注重了朗读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读文章,在读的过程中,读出人物的不同心理来,如,读廉颇的那段话时,要读出不服气的语气来,读蔺相如与秦王的对话时,要读出理直气壮的大无畏精神来,而读蔺相如与下人的对话时,要读出语重心长的语气来。 2、创设情境,融入课文。在教授“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时,我重点抓住了廉颇的一段话:“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用这句话统领教学,教学的思路清晰。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抓住

14、文章的重点,我设计了一个情境教学互换角色。假设老师就是廉颇,而学生是蔺相如的朋友,当你听到廉颇的那番话,你会怎么说,你怎么才能说服廉颇,让廉颇明白蔺相如不仅是靠一张嘴。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融入情境,老师必须先当自己是廉颇,在课堂上形象地表演廉颇说的话,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让他们用事实来说服廉颇,让他改变廉颇对蔺相如的错误认识。于是,学生动手在文中找到了相关的语句,自由汇报,体会,理解人物的品质,最后回归到廉颇也认识到自已错了,从而“负荆请罪”。 这个板块以说为主线。师生双方转变角色,进入虚拟情境,内容理解以及人物形象在交际中得以深化,课堂气氛随学生思维之活跃而活跃,学生学得轻松有趣,训练也扎实有效。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充课文的空白内容。由于出于表达中心的需要,教材中有些地方的叙述比较简略,有的形成空白,如“负荆请罪”中,课文只是简单地写到了廉颇背上荆条向蔺相如请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想像廉颇负荆请罪时的神态、言行以及蔺相如的态度,并在小组全班表演,再让学生演一演,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进一步理解廉颇这个人物,这些练习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容又与课文紧密相连,故学生很乐于展开自己的想象,也易于学生接受。细想过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上缺乏频率,当时有些忽略;对学生的评价还不够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