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解析算法的程序实现.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4000047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1解析算法的程序实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4.1解析算法的程序实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4.1解析算法的程序实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4.1解析算法的程序实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4.1解析算法的程序实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1解析算法的程序实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解析算法的程序实现.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保障邮局的利益研讨纪要分支结构优化的算法验证及相关问题探讨上海市辂玫彳号等会玄酎间:2018年4月25 3 地点:格玫中学(奉贤校区)行政楼大会议室 评课专家:余安敏(上海市高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主编、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特级校长) 研讨主持:张逸敏(黄浦区教育学院高中信息科技教研员)1、周群香(敬业中学):季老师的课也听了好几次了,觉得季金杰较为儒雅, 今天也觉得长见识了,从来没有听说过“四舍六入五成双”这个概念,回去以后 可以做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整个一堂课非常有想法,从问题出发,然后学生貌似 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然后再从解决过程中发现方法上的瑕疵,整个一堂 课,学生围绕问

2、题的探究,真正找到了 mod运算符的规那么,这比直接告诉学生 mod运算符是用于整数的运算要来得更能让学生理解。这节课是非常适合学生 探究的,我也一直在想,在上海的教学中,如果大家能集思广益,做一些帮助学 生探究的案例,可能会提升学生学算法的积极性。今天这节课,看似很简单,只 是一个判别条件的设定,但其实涵盖了非常多的内容,觉得收获很大,回去也要 去试试看,因为接下来张老师要到我们学校,让我们三位老师搞一个同课异构, 是不是也可以借鉴季老师的这一个方法做一些新的教学设计。因为设计适合学生 学的课是很重要的。2、周智敏(敬业中学):这节课从传统的程序设计教学来看,是打破了传统 的思维,从检验算法

3、的视角去找出问题。先自认为有答案了,然后即时检验,否 定了自己的结论,再寻找新的方法,这和传统的程序设计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 样更凸显了算法思维对学生的影响。到底怎样去设计、怎样去检验,这是整堂课 贯穿的“设计教学法”。“四舍六入五成双”是长见识了。我们学校以前也讨论过 类似的问题,不过只是讨论了负数,要求学生只要正整数参与。不允许做的就否 定掉。今天看来这里面是有许多文章可作的。3、何良(卢湾高级中学):季老师我听了几堂课以后,发现他对教材的研究 是比拟深的。本来,看他的教案第一反响是他要讲分支结构,分支嵌套,结果没 想到,他用了一个数学方法把问题简化了。就像敬业的两个老师说的,季老师把 里

4、面的运算规那么给搞清楚了,如果让我来上,我可能也上不清楚,因为好多程序 设计语言中,运算的规那么是不一样的。比方,Pascal中,这个运算是必须要整数 参与的,实数是没方法做的。季老师设计是比拟新的,这堂课如果我来上的,一 个是不一定有那么透彻,另一个,我肯定要限定重量,比方必须是整数。4、居晓波(储能中学):这节课首先目标清楚,三维目标都有交代,整个上 课的情境(邮局问题)、任务设计有层次感,从传统的分支嵌套到一个相对合理 的分支嵌套,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达成验证。整个教学, 从情境、资料辅助都达成了教学目标。所以整节课是有层次感的而且达成度高。5、冯金珏(向明中学):听季

5、金杰老师的课已经好几次了,今天很有收获, 这个课拿到教案后并没有聚焦到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后来通过几组测试数据后, 发现了问题。让学生发现问题才能让学生钻研其中。我们学校呢,我个人在设计 测试数据的时候,会人为规避掉小数的情况。季老师有10个数据是设计成带小 数的,这就让学生去发现带小数的情况。这说明教师积累深厚。教学设计,不仅 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也把听课老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老师们都想知 道学生是怎么想的。整个任务的设计是成功的,最后的教师总结也大开眼界,把 修约的规那么讲得很清楚。6、孙朝霞(卢湾高级中学):听了这堂课很开眼界。我自己在教mod运算 的时候,请教过数学老师,数学老师

6、说必须是整数,如果是小数的话,要用int 函数。事实上,有些学生是习惯用mod的,有的学生用了 mod,自己错了还不 知道。我刚刚在想,四舍六入五成双的原理是什么?对学生来说是很有启发的, 如果不注意的话,自己错的话还不知道。回避也不是一个方法。7、庄秀凤(大境中学):这节课设计的比拟细心,所以考虑到了一些比拟容 易忽略的问题。我们在上算法的时候发现,两极分化比拟大,有的学生很好,有 的学生学起来比拟困难。这节课季老师分了很多小组,然后,学生的任务单比拟 详细,能帮助学生总结。活动最关键的是最后的总结。分组的时候,发现每组有 一个思维特别敏捷的学生能帮助其他学生解释。在情境设计上也比拟好。8、

7、曹福(光明中学):非常感谢季老师、陆老师,给我们准备了这样一堂课。 刚才大家讲了很多好的地方,我想问一个问题:同学反映出来的优化条件都是用 mod来做,是不是在前面的试讲班级里面有不同的答案,或者说有没有小组已经 有正确的答案?因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设计,教师就必须要考虑到 各种情况,所以教师在设计课的时候要充分准备。然后,教师在达成教学目的的 过程中搭建了很多资源和支架。9、袁凌蓉(敬业中学):1、人文气息浓,教师气质沉着。2、学生的课堂氛 围好,两个教学活动占了 25分钟,表达了以学为中心,教师讲的时候也很沉着, 不赶进度,学生的表达也很清楚自然。3、对新教材的分析到位,程序里用

8、到了 Textbox,这是新教材表达的新变化,已经进课堂了。4、信息化平台应用熟悉, 第一个活动是用苹果的平台,第二个活动为学生准备了笔记本电脑和程序。所以 本节课非常生动。10、张逸敏(黄浦区教研员):这节课之前试讲的时候已经听过了。第一, 设计的视角比拟独特,听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以为是分段函数,分段函数没什么 新意,如果要有新意的话要么就像以前周智敏上课那样,弄个电子秤,弄个APP 这也是一种创新。看了小季的模拟课堂以后,我发现:第一,这节课关注规那么的 应用,我们讲计算思维,有好多思维,我觉得这节课关注规那么的应用,寄信有规 那么,邮局的规那么,然后转换为计算机中的流程图,算法的规那么,

9、然后再将多重分 值嵌套转换为是否是20的倍数,这是条件的转换。进一步分出两个不同的表达 式。在探究mod时,也是在探究mod的运算规那么,不是整数,如何转换。这是 规那么的应用。再者,是过程的探究,我比拟关注程序设计的验证,数据参与,验 证算法的正确性。这里用随机数产生了一些数据,让程序去测试,这里就有临界 点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我们老师程序设计涉及到调试的时候,要从这几方面去 看。最后归结为一句话,注重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问题中发现问题,再讨论如 何去解决,注重思维的培养,下课铃响的时候,学生还沉浸在其中在算。所以, 我觉得整个课程关键在一点,就是规那么的设计、规那么的应用。这节课好像是有一

10、 点新意,在现在的形势下是不错的。但这是我的一点看法,还是要听余校长的大 家之言。11、余安敏:我关注学校的教学质量,格致中学(奉贤校区)传承了格致中学高 质量办学的优良传统,学生在格致文化中浸润,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思维习惯。 学校有好的校风,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刚才老师们的讨论我完全同意。首先,今天大家都谈到了运算符的问题。本节课其实表达了季老师的专业素 养和专业细致,这是一个教师要往上走的一个关键素养,考虑问题不仅细致还要 专业。其次,季老师是一个注重人文的教师,从以前的信息技术史,到刚才介绍了 设计教学法,这节课虽是研究算法与程序设计,但又不乏人文素养的渗透,从生 活实际问题引入到学科问题

11、,教学情境与时俱进。格致中学理科见长,但重视人 文精神,这样一种特色在季老师今天的课上也充分表达了这个特点,这个风格是 很重要的。老师讲得好是一个层次,思维深刻乂高了一个层次,如果乂有人文精 神又高了一个层次。所以我们这个学科,有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是很重要的。第三,上课要探索,最重要的是做学科探索,探索无止境,像我们这一代人, 里面各种知识都弄得很透了,那么怎么把分支讲好,切入很重要。今天的题目起 的好,先讲分支,然后又转到其他方面,里面还涉及到利益分配的问题,利益分 配在社会上很重要。所以教学设计如何切入新的话题很重要,要动脑筋。今天如 果能把程序和利益分配的关系点出来就更好了。第四,教学信

12、息化水平高,信息科技老师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教学,今 天季老师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黄浦区完全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式,这种方式 普遍是可以推崇的。1、要解决平台问题,用什么平台,2、要实现与学生的交互, 把资源推送给学生,3、控制何时开放何时关闭,4、教学资源,今天的准备非常 充分,这反映了一个专业老师,能为学生提供什么东西,有没有课后关联起来的 设计,包括习题、测验、课后思考,这些都是属于资源系统,是需要老师设计的。5、工具,无限投影,Pad,老师工具用的流畅,与学生的呼应有效。这个不能是 平时不用,到时候再拿出来,这个到关键时候肯定会出问题。老师们如果能够口 常积累,在PC机上,到时候可以

13、跨平台。第五、上海市高中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大家去看,一直比拟推崇 的是从具体问题中抽取要素变成学科问题,这个是教师的重要素养。今天的出租 车问题、邮政问题等等都是经典案例,因此,教学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立 足于学生的具体经验,将具体问题形式化,这就要靠老师。创新不是从定义到定 义,是要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出来。所以今天是从具体问题出发来做学科问题。我 把它归纳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今天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就表达了从 “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教师语言表达清晰 连贯,切入点准,教学流程清楚,整个教学环节一气呵成。在新版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背景下,教师需要合理把握教学中的细节与重点, 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抽象”和“形式化”;在“分析问题”的过程 中,要重点强调变量的设置,包括变量的表征含义、类型、范围等,生成“算法 模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思维的缜密,注重运算符和函数的运算 规那么,注重数据参与的算法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不断优化,而这些步骤都需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