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珊珊新教师汇报课《小猴与鳄鱼》教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390275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珊珊新教师汇报课《小猴与鳄鱼》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吴珊珊新教师汇报课《小猴与鳄鱼》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吴珊珊新教师汇报课《小猴与鳄鱼》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吴珊珊新教师汇报课《小猴与鳄鱼》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珊珊新教师汇报课《小猴与鳄鱼》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动名称小班音乐游戏小猴与鳄鱼设计者吴珊珊时间2017623设计意图小猴与鳄鱼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原创歌曲。它歌词简单,朗朗上口,曲风幽默,整首歌曲节奏欢快,富有情境性。歌曲重复回旋的结构可以较好地帮助幼儿把握音乐结构,简单明了的歌词内容十分切合小班幼儿玩“躲藏”、与“出现”的游戏,并且能有助于幼儿陕速掌握游戏规则。活动目标1. 在乐曲情节提示中初步学玩小猴与鳄鱼的游戏。2. 能分辨在乐曲“鳄鱼来了”处小猴藏起来,在“鳄鱼走了”处跑出来自由玩耍,并启发幼儿尝试利用身体不同部位进行“荡秋千”、“藏起来”。3. 体验“鳄鱼来了”时的紧张感和“鳄鱼走了”后的轻松、欢愉感。活动重点小班幼儿对富有情境性的游

2、戏具有较强烈的兴趣,活动中“鳄鱼来了”带来的紧张感与“鳄鱼走了”带来的轻松感,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躲藏好不被鳄鱼发现、鳄鱼失望的走掉使幼儿放松后带来的喜悦感、轻松感会更加强烈。活动难点活动中体验“鳄鱼来了”带来的紧张感与“鳄鱼走了”带来的轻松感,形成鲜明的对比。活动准备1.小猴与鳄鱼的纸偶。2.小猴与鳄鱼的音乐伴奏。活动过程具体流程设计意图第一环节教师引导幼儿熟悉并学会A段手指游戏一.通过纸偶游戏,引导幼儿理解A段歌曲内容及故事情节。 (1).师:小朋友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猴子)那有几只猴子啊?(三只)那这三只猴子今天会去做什么事情了?竖起你们的小耳朵听仔细喽!(2).教师一边跟

3、随伴奏唱歌曲,一边演示小猴纸偶。(3).用提问+讲述的方式引导动儿理解A段歌曲内容及游戏要求。(4).带领幼儿完整的用两中不同的方式玩两遍手指游戏。引导幼儿理解A段歌曲内容及故事情节。第二环节:教师引导幼儿熟悉并学会B段手指游戏二、通过纸偶游戏,引导幼儿理解B段歌曲内容及故事情节。 (1).师:就在小猴们高高兴兴荡着秋千的时候,听,谁来了?(2).教师一边清唱歌曲,一边演示鳄鱼纸偶。(3).用提问+讲述的方式引导动儿理解B段歌曲内容及游戏要求。(4).教师小结并示范刚才幼儿将“小猴”藏在身体的不同部位。(5). 教师邀请幼儿一起完整的玩一遍B段游戏。引导幼儿理解B段歌曲内容及故事情节。第三环节

4、:教师引导幼儿熟悉并学会C段手指游戏三、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理解C段音乐内容及故事情节。1.师:小朋友们躲得真好!大鳄鱼都没有发现你们的小猴耶!那之后又要发生什么事情了呢?小耳朵听仔细了。(播放C段音乐,跟随音乐师幼一同做C段音乐动作)引导幼儿理解C段音乐内容及故事情节。第四环节:活动拓展四、通过ABC三段的手指游戏学习,带领幼儿完整的玩一次小猴与鳄鱼的手指游戏。1、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完整的来一遍小猴与鳄鱼的游戏,要竖起你们的小耳朵听仔细音乐哦!2、第二遍完整玩游戏时,请一位小朋友来当老师的“鳄鱼”。3、最后一遍游戏时,跟随C段音乐节奏,老师带领幼儿走出活动教室。幼儿第一次完整玩一遍小猴与鳄鱼游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