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备网上材料二.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3871717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备网上材料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灾备网上材料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灾备网上材料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灾备网上材料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备网上材料二.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险企业信息化建设上险本源:本站原创作者: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企业梁祥肖良华点击次数:次数据中心时间:2009-12-8保险业信息化建设不停推动,企业对信息化手段的依赖性增强,如何为信息化建设上保险,提高企业弹性、保证业务连续性已成为保险行业所面对的重要课题。保监会在2008年特地颁发了保险业信息系统灾害恢复管理引导(以下简称引导),初次对保险机构信息系统灾备建设进行了明确要求,而且对灾备建设、灾备管理等提出详尽规范。本文就引导的要乞降规范,商讨灾备建设对保险企业的重要意义及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数据集中福兮祸伏自从2000年我国银行业开始进行数据大集中以来,保险行业出于各种考虑也

2、接踵睁开数据大集中、业务办理大集中等。数据中心或后援中心的建设成为各家保险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热门。大集中可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提高竞争力等。但正如古语所言“福兮,祸之所伏”,大集中也带来了风险的集中。详尽表现为数据中心一个小的故障都有可能影响整个企业全部业务的正常运营,一旦发生大的灾害甚至可能以致企业破产。据IDC统计数字表示,发生过灾害的美国企业中,有55%当时破产,有29%在两年以内因数据扔掉而破产,生计下来的仅占16%。二、灾备建设有备无患如何对付集中所带来的风险?在国际和国内IT行业,已经有成熟的方法论,而且也获得很多实践经验。业务连续管理(BCM)、业务连

3、续性计划(BCP)以及细化的灾害恢复计划(DRP)是目前主流的方法论,在国际和国内应用都非常广泛,属于行业最正的确践。DRP主要环绕IT的备份与恢复,面向信息系统;BCP在DRP的基础上增添了业务影响风险解析(BIA)、业务恢复方案等,主要面向业务连续性;BCM把BCP的外延扩大到紧急事件的应急响应办理等,面向企业整体的业务连续管理。企业需要进行整体的BCM和BCP建设。详尽到信息化建设,企业一般比较关注DRP建设,以达到“安不忘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目的。固然我们在方法论上已经有了一致认识,但在详尽建设实践中间,各行各业因为业务性质差异、管理要求相异、看守审计的不一样而造成对灾备建设的详

4、尽要求不一样。保险行业在大集中过程中,企业各自采纳不一样的方式进行灾备建设,所达到的灾备成效错落不齐,亟需一致的管理和看守方法。保监会颁发的引导对于保险行业的灾备建设拥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表此刻以下几方面:督促保险企业更加重视灾备建设;使得保险企业对灾备建设有共同的认识,有一致的要求;规范并指导灾备建设、灾备管理等;明确了看守要求。引导在编制过程中充分汲取保险行业各个机构以及灾备专家的建讲和建议,笔者也有幸参加了两次谈论。引导综合考虑了整个保险行业的灾备建设特色,并经多次谈论最后成稿,拥有特别强的指导意义。保险企业可以依据引导逐渐建立各自的灾备系统,而且需要特别注意看守要求:保险机构应兼顾规划

5、信息系统灾害恢复工作,自引导奏效起年内最少达到引导规定的最低灾害恢复能力等级要求。此中对于灾害恢复能力等级要求也提出了明确的指标,主若是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恢复点目标(RPO)。中国人寿向来重视灾备系统建设工作,依据引导规范和“兼顾规划、分级部署”的原则,2008年以前主要以备份系统建设为主、过渡性灾备系统建设为辅;目前在进行过渡性灾备系统建设的同时,企业已经启动了北京灾备中心建设工程。与此同时,中国人寿还侧重完美备份管理制度、容灾管理制度、重要事件办理流程系统等,以规范和保证灾备管理。三、灾备部署无为而治详尽到保险企业的灾备建设,主要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因材施教,二是经济可行。因材施教纯保

6、险业务与银行、证券业务有必定差异,对比较而言,保险业务更加复杂,每笔业务的数据量更大,数据保存时间要求更长,但业务及时性要求没有银行、证券高,数据恢复要求时间也没有银行、证券短。保监会所颁发的引导要求的RPO和RTO比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银行业信息系统灾害恢复管理规范要求要低。对于保险企业来说,可以依据自己业务对灾备的需求以及看守要求,制定合适的灾备目标和部署方案,以节约成本。目前保险企业的业务有了新发展,一是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二是保险企业的混业经营。两个特色对保险企业的业务及时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灾害恢复时间要求更短,对于拥有上述业务的保险企业而言,灾备建设和部署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材施教”

7、还有其他一层含义,即要做好风险解析和业务影响解析,才能更好地制定企业灾备建设规划。截止目前所发生的大型灾害而言,既有近似“911事件”的局部地域灾害,也有近似汶川地震的大范围灾害。所以对于灾备建设,还是要充分认识到各种灾害的可能性,做到多级灾备。2.经济可行高额的成本常常成为企业灾备建设最大的困难。建设一个齐备的灾备中心涉及建筑花费、机房配套设施花费、IT设施投入、通讯线路租用等。其他还包含灾备中心每年的运维花费,均需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灾备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可以从最简单、经济的数据备份系统建设开始,逐渐过渡到高端灾备中心。依据经验,可以利用以下方法节约成本。参照国家标准和引导

8、规范,逐级建设灾备系统,以集中精力、提高效率、逐渐培育管理人材、降低整体成本。充分利用旧有投资,比方利用分支机构的机房、设施、人员等做为灾备资源。充分开发已有资源,主要指数据备份系统资源和数据库资源等,可节约大批的灾备技术采买和服务花费。数据备份系统是企业具备的基础资源,假如运用合适,可以实现远程电子数据复制,最高可达到国标的第四级标准。其他主流的数据库系统都自带远程数据复制模块,可以利用其实现远程数据及时复制功能,假如运用合适,最高可达到国标的第五、六级标准。以上方法一般只适用于中小规模或过渡时期的灾备建设,在建设高端灾备中心时,还要从安全性和易管理性的角度来选择灾备技术和灾备部署方案。“平

9、战结合”也是节约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门路。比方灾备中心的设施可以供开发测试所使用,以节约设施采买成本。中国人寿采纳逐级实现的灾备系统建设目标,在过渡性灾备建设中主要以满足看守和业务要求以及成本节约为指导,采纳集中加分其他方式进行过渡性灾备建设。集中是指在数据中心计房之间实现数据异地备份。分别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数据中心的数据及时复制回省分企业。对规划和建设中的灾备中心提出了较高的建设标准,将采纳同城备份中心加异地灾备中心的灾备模式。四、灾备演练生于忧患对于企业的灾备建设而言,灾备恢复流程、灾备应急方案等灾备管理更加重要。对于闪避企业风险而言,灾备建设自己不是目的,只有出现灾害而能赶忙恢复对外业务、对内管理才是目的。正如孟子所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保证灾备系统的有效性,需要特别重视应急演练工作。演练工作可以充分考验组织协调能力、决策执行能力、危机事件办理能力等,以保证一旦灾害发生,企业可以依据计划流程顺利实现灾害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